早期留日学生的革命宣传活动

辛亥革命网 2010-11-02 00:00 来源:中国新闻史 作者:中国新闻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世纪60~7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家很快富强,一时我国许多留日学生也想让中国走日本的路子,但是他们在日本接触到资
 

  19世纪60~7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家很快富强,一时我国许多留日学生也想让中国走日本的路子,但是他们在日本接触到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后,思想逐渐由改良转向革命,这样在日本也出现了倾向革命的报刊。

  中国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个具有革命倾向的刊物是 1900年11月在横滨出版的《开智录》,它由郑贯公、冯自由、冯斯奕创办,郑贯公主编,主要撰稿人有秦力山、蔡锷等,他们都是梁启超的学生,特别是郑贯公深得梁启超的信任,梁让他兼任保皇派《清议报》的助理编辑。《开智录》以“开通民智”为宗旨,印刷。发行要依附《清议报》,内容也和《清议报》相似,初为油印,后接受孙中山的资助改为铅印。但郑贯公、冯自由、冯斯栾三人分别以“自立、自由。自强”(人称“三自”)的笔名发表文章,“倡自由之言论,申独立之民权”,赞扬义和团,谴责帝国主义和倡言排满革命,不久《开智录》的革命倾向被保皇派发觉,《开智录》被迫停刊,郑贯公被《清议报》解职后由孙中山介绍去香港、成了《中国日报》的记者。

  略迟于《开智录》出版的是《译书汇编》,1900年12月在东京创刊,它是由我国第一个留日学生团体“励志会” 的部分成员创办的,这些人有戢元丞、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他们已逐渐对改良派有了认识,主张推翻清廷进行革命,创办《译书汇编》是“专以编译欧美法政名著为宗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该刊曾发表孟德斯鸠的《万法公理》、斯宾塞的《政治哲学》、卢梭的抵约论》等,1903年改为《政法学报》,1904年停刊。虽然该刊没有提出民主革命的激烈主张,在政治上与改良派界限也不是十分明确,但它刊登的译著却为民主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它已呈现出向革命报刊转化的倾向。

  《国民报》革命倾向较为明显,它是1902年5月由秦力山、沈翔云、戢元丞、王宠惠等人在东京创办的,秦力山任总编辑。1900年在湘鄂赣的自立军起义失败后,唐才常被害,秦力山等人逃亡日本,血的教训使他们对保皇党深恶痛绝,于是便以这份杂志为武器,揭露康梁,鼓吹革命。秦力山、杨廷栋、雷奋等人的文章猛烈地抨击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并提出暴力推翻清王朝统治的主张。特别是第4期上章太炎的《正仇满论》对梁启超的“保皇扶满” 言论进行了系统的批驳,这是革命派从正面批驳保皇派的第一篇文章,说明《国民报》已和保皇派划清了界限。该报的出版曾经得到孙中山的支持,但只出了4期,就因经费困难而停刊。

  《湖北学生界》是1903年1月由湖北学生会在东京创办的,半月刊,由刘成愚、蓝天蔚等人编辑,以“输人东西之学说,唤起民国之精神”为宗旨,大力报道留日学生的拒俄运动,表现出极大的反帝爱国热情。从第5期起改名《汉声》,反满情绪日益高涨,曾发表岳飞、文天祥、夏完淳等人的爱国诗词。1903年9月停刊。

  《浙江潮》是1903年2月在东京由浙江留日学生同乡会创办的,孙翼中主编,参加编辑的有蒋方震、许寿裳等人,鲁迅的第一篇小说《斯巴达之魂》就发表在此刊上。《浙江潮》注重揭露清王朝的腐败和列强的侵华罪行,明确地提出了革命主张,销量达5000份,为留日学生刊物的发行之冠。

  《江苏》是1903年4月江苏留日学生同乡会在东京创办的,月刊,主编是秦毓鎏,参加编辑工作的有丁文江、陈去病等人。秦毓鎏是激进的革命派党人,第3期的《江苏》他就不用光绪年号而改为黄帝纪元。该刊宣传陈涉、郑成功、史可法等人的事迹,还发表孙中山的论文《支那保全分割合论》,积极鼓吹革命和民主共和。

  除了报刊以外,留日学生还印发了一批革命宣传的小册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猛回头》,特别是《革命军》被当时的《苏报》称为革命的教科书。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