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开和尚与“九龙党”

辛亥革命网 2012-06-2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柏刚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会党与新军、学界、华侨并列为辛亥革命的四大支柱之一,浙江是辛亥革命时期全国会党最为集中的地区。主要会党有20多个,在革命党人的引导

  会党与新军、学界、华侨并列为辛亥革命的四大支柱之一,浙江是辛亥革命时期全国会党最为集中的地区。主要会党有20多个,在革命党人的引导下,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龙华会号称五万人,实有2万人,成为浙江最大的会党,僧大开和尚创建了以东阳为中心的“九龙党”,后隶属龙华会。

  大开和尚(1853—1908),又名大恺,法号清泉,俗名潘根昭。东阳磐安人,原籍浙江磐安县玉山区前山乡后张村,祖辈务农。兄弟四人,大恺排行第二。因家贫寒,难于度日。七岁那年,父亲就送他到天台僧寺作小沙弥,法名清泉。师父玄觉法师,曾是太平军卒长。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就隐居于天台山削发为僧。玄觉法师经常给大开讲叙太平天国抗清灭洋的故事,深盼大开能继承其“反清复明”未竟之志,悉心传授,使他在童年时期就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心灵里播下了反清的种子。 

  大恺自幼喜欢耍拳弄棒,学习武术,在天台山时就跟师父玄觉法师和师姐净慧师太学过拳术。13岁时候,转九和乡的唐玄寺和玉峰乡的实相寺当小和尚,又跟唐玄和尚学过武功。22岁时才在玉峰乡的下葛庵和灵溪庵定居,后来当上这两个寺院主持。

  当了下葛庵、灵溪庵的主持后,大开和尚就索性在寺院摆设拳坛,与众僧切磋武艺,广收门徒。大开和尚性情刚烈,爱打不平,很多人都对他有顾忌,只要大开在场,谁都不敢惹事生非。后来大开见周氏是黄岩闻名遐迩的拳师,武义高强,就拜周氏为师,学习少林矮桩拳。当时与他一起学拳的还有铁店村的周双樵、周福章,溪头材的陈裕明,马塘村的周洪根,以及天台人陈锡智、陈喜昌等十多人。后来又跟尚湖村的武举人陈秉昌学习大洪拳。大开和尚由于他勤学苦练,武功超群。据说大开能轻易地将石臼举起戴在头上,单身握住手推磨柄,翻动如扇;也能举起上百斤重的铁锤,自如地挥舞起来;一个扫膛腿也能将寺院的大石臼扫到台阶下;也能挥动十围枯树,中断如斩。有一次他从茶场庙回寺,路遇一头大水牛,突然向他一角袭来,他趁势一转身,举手一掌,竟把水牛的三根肋骨折断。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玉山地区遭受严重旱灾,溪水断流,田地龟裂,庄稼枯焦,民不聊生。岭口乡罗村因抢夺田水闹了人命,东阳县知县丁燮,坐着大轿往罗村到现场验尸返岭口。灾民见知县来此,聚众堵于道,要求勘荒救灾。丁不允,乡民怒毁其桥。丁老爷不仅不体恤民情、救灾赈粮,反而欧打灾民。并将灾民胡钗如逮捕,带进东阳城关入牢中。从而激起玉山农民的愤慨。灾民告知义僧大开和尚。大开和尚号召各乡村星夜呜锣,集丁壮3000余人,扛“官逼民反”的大旗,到东阳城里请愿。大队纪律严明,一路秋毫无犯。知县丁燮获知后,即邀城里士绅翰林李福简连夜出城,在白坦拦住暴动队伍,答应释放胡钗如,并减负玉山当年田赋,这才事息。这就是所谓“玉山庚子暴动”。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大开和尚与一批武师在下葛庵成立了“百子会”。凡入会者均由寺院发给一双云头鞋作为标记,会员聚会时,由寺院供给膳食,参加“百子会”的人越来越多,由刚创建时的10多人,很快就发展到数百人。

  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永康“九龙党”的沈永固(沈荣卿)到玉山,得知大开尚组织了“百子会”,正在设坛练武。就会同尚湖村的武举人陈立光 一起造访大开,由于志向相同,仨人一见如故,大开采纳了沈永固的建议,将“百子会”改为“九龙会”,不久又改称“九龙党”。 1904年玉山成立反清会党“九龙党”,僧大开为实际负责人,众推陈立光为总红旗,僧大开为总管事, 陈小狗以下为“兰旗”,下部皆号“巡风”,袁成昌为联络人。制定出山入山的束贴,党内条规,党人执照等。其宗旨为“推翻清政府,复兴明王朝”。并以“仁义礼知信,忠孝节义廉,荣华富贵昌”15字作为编号组队。宣部将光绪三十年改为“兴洪甲辰元年”。九龙党各首领集结一起,宣布起义,祭起香案,歃血为盟,对天发誓。为了活动方便,九龙党总部从下葛庵搬迁至铁店村厅堂里。从此,九龙党就公开打出“反清复明”旗号,与清庭对抗。

  东阳蔡霖培(1879—1905)拜大恺为师,法号“妙贤”,他在下觉庵中静心学习,勤奋刻苦,不但学有所成,文武兼备。光绪二十六年任庵内武术教练。1904年大开成立九龙党,常派他到位金华、永康、嵊卅同、绍兴等地做联络工作,结识秋瑾、张恭、陶成章、王金发等光复会领导人和其他革命志士。

  九龙党人一律不向财主富户交租还债,并分队武装到各乡村向土豪劣绅“借款借粮”,筹集革命经费,作活动经费。并发动农民抗捐抗税,“加入九龙党。不交租谷不交粮”的的口号传遍穷乡僻壤,闹得豪强地主惶惶不可终日。党内中青年人集中下觉寺训练武义,很快九龙党发展到3000多人,顿时声名大振。这样一来,遭到地方豪绅的反对,他们也密谋串联组织了“严禁党”与之对抗,此后,两派不时发生摩擦和争斗。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