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 新政事业举步维艰

辛亥革命网 2011-10-07 00:00 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凤凰网历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08年末,整个新政事业已经进入到第7个年头,深度的政治改革也已开启长达3年之久,整个改革进程由此进入到最为关键也最为艰难的阶段。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本文摘自《大清帝国最后十年》 作者:李刚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1908年末,整个新政事业已经进入到第7个年头,深度的政治改革也已开启长达3年之久,整个改革进程由此进入到最为关键也最为艰难的阶段。

  然而,由于受到局势发展的刺激,无论是民间的立宪人士还是朝中的立宪官僚,他们的立宪主张陡然变得更加激进,开始向政治改革的主持者施加前所未有的压力。

  另一方面,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的相继去世,致使帝国失去了象征性的和实际上的权威中心。光绪皇帝虽然在最后阶段并没有掌握实权,可是他历来的革新姿态为他在海内外赢得了相当多的理解者和同情者,甚至包括部分列强,并且作为皇帝,他的象征意义在特殊时代里任何人无法比拟,也就意味着在他的名义下所进行的改革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支持。慈禧太后的权术和铁腕同样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清末新政中的政治改革实际上历经慈禧太后和摄政王载沣两代皇室领导人的主持,在新旧过渡阶段的政治体制中,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对于政局的影响非常明显。慈禧太后当然不是一位立宪改革的激进领导者,但也绝对不是一位天然的反对者,就像日本明治天皇、俄国的彼得大帝,虽然都是封建君主,但仍能在他们主政时期完成历史性革新。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并不需要这些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最高统治者具有过多激进观念,他们只需要跟随近代化的浪潮往前走,并且对新事物、新思想、新体制保持一种善意的宽容,就不辱他们存在的使命。慈禧太后的弄权行为、保守思想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贻害无穷,但是也需要认识到,如果把中国近代化历程的坎坷过多地归咎于她一个人的因素,只能说是一种极其肤浅的反思,这样的所谓反思除了满足口舌之娱外对认识问题毫无用处。

  梁启超在后来对李鸿章评价时说过这样的话:“若以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李鸿章一人,李鸿章一人不足惜,……而我四万万人放弃国民之责任者,亦且不复自知其罪也。”同样的道理--如果以近代中国之失政而尽归于慈禧太后一人,即或把她骂得狗血喷头,也不足惜。但同时也掩盖了更为复杂、更为根本性的社会因素。

  至少在清末新政开启之后,正是慈禧太后这一政治权威的存在,保证了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在内的整个政局的相对稳定,各项新政事业也能大体做到按步运转。一位考察了清末政治的西方学者认为:慈禧的突然死亡“使王朝失去了一个最能干的人物”,“失去了维系这个解体的国家的强手。”(美)李约翰:《清帝逊位与列强》,第15~16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一个异国学者的事后考证并不能完全客观反映历史真实,同时也不能过度夸大这个权威的历史作用,但是慈禧太后的突然死亡,确实导致了清末宪政改革更加坎坷,社会分裂程度进一步扩大。

  慈禧太后作为新政改革的掌舵者差强人意。但是面对纷乱的利益之争以及改革困境,她的内心极度矛盾和焦灼,甚至越发感到力不从心。

  其实早在庚子事件中,就显示出她对局势不能掌控的迹象,这种迹象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表现在督抚们对她的谕旨置之不理,因为李鸿章、袁世凯这些实权人物一面抗诏不遵,与列强签订“东南互保”,一面却不得不对她表示出最大的忠诚以得到她的支持和谅解;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她不能阻止强大顽固派的极端举动,她并不是看不到义和团排外行为的危害性,她也不愿看到顽固王公们带领团民冲入皇宫劫杀光绪皇帝,但是一切可怕的事情都发生了,并且她一步步卷入进去并担当了罪魁祸首的角色。洋务运动时期的种种事情可以表明,比起同时代的众多官僚,她并不保守,可是她无法抵御强大的顽固逆流,并且自己被其淹没也并不自知。

  举行新政之后,她的改革欲望非常强烈,并且尽其所能作出了种种努力和尝试。但是因为她的阅历、认识的限制,她无力应付新政过程中日益涌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政改革风起云涌、前途幻化莫测之时,适逢她的晚年,一方面新政的前景为她带来希望,另一方面现实困境使她陷入更大的悲观。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