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黄县革命的点滴回忆

辛亥革命网 2021-05-26 13:29 来源: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一辑 作者:张静斋 查看:

黄县最初到日本求学的除徐子鉴先烈外,还有王学锦等人,他们都加入了同盟会。

  黄县最初到日本求学的除徐子鉴先烈外,还有王学锦、赵应秦、李召南、刘进之、李瀛海、徐镜古、仲子青、赵竹容等人,除赵竹容外都是上的6个月制的简易师范,预备归国后在农村办小学教育。他们都加入了同盟会。归国后,李召南在西关创办公益小学,李瀛海在城北迂家创办东川小学,王学锦在马亭王家创办育英小学,都是同盟会宣传的据点,但以育英最为活跃,扩展到第十育英小学(后来第九、第十停办)。他们的宣传材料是《民报》、《醒狮》、《河南》三杂志和《民报》的增刊《天讨》,还有邹容的《革命军》。宣统元年我从保定带来了明季王夫之先生的《黄书》,交给育英小学,它很快地给油印了百多本分送各学校。这是一本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写作,其中有这样的几句话,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可禅,可继,可革,而必不可以异族问之”,好多人都读这本书。至于《扬州十日记》和《嘉定屠城记》就更不用说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句话大家是了解的,对“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就十分模糊。刘进之积学之士,从“平均地权”一句联想到王夫之的“均田废钱”的主张(是否王夫之,已记不清,刘曾把材料拿给我看过),以为地权固然要均,钱币也要废除,还写过几篇文章。总之,对“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两句话,多数的人是不注意的,或者给曲解了。同盟会没有什么严密的组织,只要是意志相同的,经两人介绍即可加入。他们颇为谨慎,宣传面极广。在黄县,介绍的会员三十几人。至辛亥革命前又介绍了四十几人,这些都是久就接受了宣传教育认为忠实可靠的人。

  王叔鹤烈士是重然诺、笃友谊的人。黄县银市,旧有所谓“期市”,即是“买空卖空”投机倒把的赌博行为。制钱改为铜元,铜元入境,影响了银价的涨落。叔鹤的朋友某商店经理恰恰作了“空付”,眼见就要吃亏,叔鹤为了帮朋友的忙,挺身而出,力阻铜元进口。而作“存付”的对方商人,起而抵抗,就打起官司。县不能解决,打到省。省里正在推行铜元,认为叔鹤破坏钱法,给关进高检厅看守所里。为了表示虚伪的公正,省里派员到县调查过两次,高检厅也从县里传集好多证人(子鉴先烈是县农会会长,也被传集到省)。这个戏剧性的讼案迁延了好久得不到解决。就在这迁延期间,大量的铜元涌进了黄县,讼案对两方商店的利害也就失掉了意义。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县留济南的同盟会员,以为叔鹤才略优长,经呈高检厅将其保释,并介绍加入同盟会,叔鹤也立誓献身革命,死而无悔。黄县独立,叔鹤被选为副民政长,于县政多所规化。城破被执,敌拥至其标统李森前,叔鹤抗辩不屈,声色俱厉,敌命缚至西门外杀之。将行刑,叔鹤慷慨激昂,演说满汉关系和革命大义,至使行刑者大为感动,不能执刑,经两个多钟头,还是敌管带某赶至刑场亲自动手,才被杀害,当时见者无不感叹。

  沪军从黄县撤退的原因和经过,《黄县革命史实》记叙极分明。但是有一小事也可以一提。北马之战沪军捕获两个行路人,疑为可能是敌探,送都督府暂行看管。连都督绍先为了表示自己的权威,未经审问,即行枪决,并张贴了布告。沪军返城,大为不满,向其索阅供词,连拿不出来。沪军司令刘基炎大恼,谓连的滥杀,实是有意破坏他的军誉,连无以应。这也是一个小波折。

  县城之陷落,必须重述一下。黄县为重城,东门外小乐家是教会所在地,敌军有些望而却步。南门和北门也只是巡逻及之。敌军主力集中在西门(五叉沟门)和西南门(牛〓门)。旧历20日敌军大举前来,子鉴先烈建议白天让兵士下城,饱餐熟睡,只派三几十人荷枪巡逻,即可无虚。夜间全部登城,外城从南门到北门不过六七里,兵士有400多人,可以防守牢固。这不是子鉴先烈一个人的见解,而是根据几个日本朋友仓谷、粟田、石井、乔本的策划而提出来的。连都督拒不接受,两人吵起来。后来子鉴自己下令让士兵下城(子鉴是参谋长),不过几小时,连承基又令兵士登城,闹得军心扰乱,无所适从。一连三日夜,兵士有些疲惫,常是偷偷地找民房睡觉。我也应当负责,我是军需,虽然预备的很丰富,但供应有时不能很快地送上去。我是24岁的不更事的青年,那里会作这些事。兵士吃不上,也就增加了疲困。24日拂晓,守城士兵倦极睡去,敌从西北隅蹬梯而入,城遂陷落。当时我坐在财政处一个柜子上睡着了,一个杂务把我叫醒,我才迷惘地跑到东门。子鉴先烈骑马站在门外,问我民政署的同志为何一个也看不见。他叫马夫王得胜到民政署探视,我就先走开了。在我走到10多里之后,徐镜心先烈飞马赶来道:“王得胜在民政署前被敌人打回,左肘受了伤,看来民政署同志一定有牺牲的。”他先到了白沟,吃了一些东西,还让小店给我预备了“清头”、“红头”蓬莱名酒。日本友人仓谷和粟田、石井也赶来,只缺乔本一人(乔本年少,长于射击,敢深入,好酒,常闹酒风,不听话,仓没办法,乃建议让他回烟台。子鉴给了他一锭宝银,他刚走出都督府,西城就响枪了,他放下银子,荷枪登城。到了烟台才知道他在北门牺牲了)。当时我的脚已跑坏,子鉴先烈的马夫王得胜让我骑马先走,他说我把参谋长背至蓬莱城也行。我到蓬莱城还不够两小时,子鉴和王得胜也就赶到。在蓬莱住了两天,我去烟台,在船上遇见关外都督蓝天蔚的参谋。当沪军撤退,黄城空虚,曾要求蓝派军舰停泊龙口湾,作为声援,并愿以3万元犒军。蓝欣然接受,派海琛舰驶龙口。3万元数虽不大,而战事紧急之际,商店多闭门,筹借也不太容易。经过六七天,款项筹妥而海琛舰悄然开去。后来我在大顺船上问他的参谋张明远,为何这样小器?他道:“蓝都督胆小如鼠,海琛停泊龙口,难道莱州清兵叶长盛还能给劫去不成!”又叹道:“蓝都督就是这样!和滦州已期会好了,只要陆地再发动,海军即立即驰援,而滦州发动了,蓝偏迟迟不行,牺牲了好多同志!”当时顾不得细问,家乡残破,心情烦乱,不可能再过问更多的事情。

  文、荣惨祸,也有些为过去记载所未提到的,不妨追记于此。林基奎、丛琯珠等光复文登后,不急于建立武装,而把强迫剪发看作天字第一号的工作,这就给一些地主豪绅以反抗的口实和机会。他们招集一些土棍流氓和惯匪,打进城来,把起义诸人烧杀精光,并盘踞县署,发号施令,也自称为起义。此时胡瑛已到烟台,如能派适当的兵力前往,无需打仗,只要对空放几排枪,就能把这些匪徒赶跑,是不至于死好多人的。而胡偏派人前往调解,一连派了三次,都未能到达。匪徒认为革命军是无力量的,到处裹胁,很快地聚集到五六千人。胡知道不打不行,但又只派了一连兵去,结果被打回,伤亡了七八人。胡生了气,才派前都督连绍先带3000兵前往。是时匪徒已裹胁到男女5000余人。经过一场大战,匪徒死了1000多,我军也伤亡五六十人。后来子鉴先烈斥责胡瑛茶毒文、荣,是“妇人之仁”,他二人是老同志,说话没有什么忌讳。但胡不承认“妇人之仁”,而说自己是“书生之见”。

  在烟台住了些日子,谣传叶长盛的密探常出没于烟台南40里之莱山集,胡瑛派广东十字军郑天楚带队前往驻扎,这是一些高中学生组成的部队,装备精良且美观,纪律严明,态度和蔼,它驻这个小集镇,声誉很好。他们不晓得北方语,胡又派我随同前往,代表都督府作一些和地方联系的工作。不久我回烟台,清明节前后随同子鉴先烈取道天津到了济南。先烈的《光复登、黄战事纪实》遗著,就是在船上写的。这是一个重要的文献,后来我发了四十几封信,凡是黄县可以查找的地方都查找过,但没能找到,真是十分遗憾的事。

  30年前,由黄县革命史编写委员会主持写成《黄县革命史实》,执笔人是栖霞孙绍周,材料是根据我的口述和袁旨言先生补充,还有赵竹容先生的调查记,但总的说来是以子鉴先烈的《光复登、黄战事纪实》为纲领而加以扩充的。写成后印刷若干册,分送当日参加人士,征集意见并加以修正。这就是刊在《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二分册内的文件。还有些当时记录的事,我在《登、黄革命几件未记载的事实》一文内也都提出来了。今事隔多年,脑力昏愤已甚,再四思索,也只能想到上述几点。

  〔作者张静斋(1887—1974年),1907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参加“登黄起义”,任军政府运输科长、烟台都督府委员。解放后,曾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处主任,文史馆副馆长。他是山东省一届政协委员,二、三届省政协常委〕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