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孙中山北上始末

辛亥革命网 2021-03-18 14:51 来源:团结报 作者:谭备战 马小月 查看:

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一共有三次北上的经历,本文将梳理孙中山1924年第三次北上的情形,展现一代伟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国家民主事业、人民幸福依旧在奔走、在战斗。

  1956年11月12日,适逢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指出:“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孙中山作出了崇高的、科学的历史评价。

  在孙中山的一生中,一共有三次北上的经历,都是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而奔波北上,也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一次北上发生在1894年6月,当时的孙中山首次进京,满怀着“冀万乘之尊或一垂听,政府之或可奋起”的热切期待,带着陈情书和介绍信赶赴天津,本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的改革主张上书并求见李鸿章,未果,只身前往檀香山组织创立兴中会;第二次北上是在辛亥革命发生后,为了缓和南北地区间的冲突,稳定政局,1912年孙中山应袁世凯多次邀请,力排非议,北上“共商国是”;第三次北上在1924年“北京政变”发生后,此次之行,孙中山为了实现全国和平统一和宣传革命主张,使当时分崩离析的局面得以改观,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甘冒风险,应邀北上,共筹祖国统一大业。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国家安定统一,孙中山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为革命事业战斗。本文将梳理孙中山1924年第三次北上的情形,展现一代伟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国家民主事业、人民幸福依旧在奔走、在战斗。

  北京政变 联名电请相邀北上

  1924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一年。这一年1月份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达成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同年10月,直系将领冯玉祥突然倒戈,发动“北京政变”,这也是孙中山第三次北上的直接原因。

  1924年的北京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各派军阀之间亦是互相猜忌、争权夺利,终于在9月份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这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最大的一次军阀混战,主要是以曹锟、吴佩孚为代表的直系军阀和以张作霖为代表的奉系军阀,在长城沿线展开战斗,其中参与调动投入战斗的兵力高达五十五万人以上。直奉战争进行到关键时刻,正处于战争后方的北京被突如其来的政变打破了往日的平静。直系第三路军总司令冯玉祥倒戈,一举推翻了直系军阀曹锟政权。冯玉祥从热河前线调兵,下令以最快的速度班师回京,偃旗息鼓,一昼夜行军二百二十里,晚上到达北京后,一夜之间,未动一刀一枪,即刻占领电报局、电话局、车站等重要关口部门,接管全城防务,对于这场被称为“中国正遭遇即将迈上统一路途之重大时机”(《致泽村幸夫电》,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十一卷,中华书局,1986年。)的政治大变动,史称“北京政变”。直系吴佩孚兵败南逃,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随即在北方呈现了段祺瑞、张作霖、冯玉祥三派的联合局面,但又相互之间隐藏着猜忌和利益争夺。直系旧军阀政权被打垮,新军阀的政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冯玉祥为了维持政局,特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张作霖、段祺瑞为巩固政权、收买人心,也趁机先后邀请孙中山北上商讨和主持解决时局问题。

  权衡利弊 几经周转身赴京城

  在此时局混乱时刻,孙中山是否北上成为全国关注的重点。孙中山经过一番权衡和考量后,认为北京政变是中央革命的第一步,不能留在广州坐以待毙,错失良机,必须亲自去北京完成中央革命的任务。并于10月27日致电冯玉祥,表示“建设大计,并须决定。拟即日与诸兄晤商。”冯玉祥立即复电,请孙中山早日启程,指示建国方略,并派马伯援为代表,持亲笔函前往广州欢迎。

  11月10日,孙中山发表了《时局宣言》(即《北上宣言》),决定扶病北上,通过《时局宣言》来阐明此次北上的目的,沿途路上广为宣传。首先重申革命的目的是要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宣言指出:“北伐之目的,不仅在覆灭曹吴,尤在曹吴覆灭之后,永无同样继起之人;换言之,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倒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时局宣言》,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孙中山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1986年。)孙中山看到了不仅要推翻军阀,而且需要推翻军阀所依赖生存的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积极宣传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力求在中国实现三民主义,极大地促进了群众反帝反军阀思想,对后来的北伐战争起到推动作用。《时局宣言》同时强调要召集现代实业团体、商会、教育、大学、各省学生联合会、工会、农会等九种团体代表组织国民会议,以谋祖国的和平统一和建设。《时局宣言》是孙中山生平最后一篇政治宣言,表明了孙中山的立场与北上的坚定决心,其主张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力支持和全国民众的拥护。

孙中山北上前三天合影

  11月13日,孙中山带病偕夫人宋庆龄等人由广东乘轮船启程北上,途经香港、上海,转道日本,在日本停留数日,于12月14日,由日本抵达天津,孙中山先生到天津的消息一经传开,受到两万群众的热情接待和欢迎。由于常年奔波,过度劳累,孙中山积劳成疾,肝病发作。此时北京的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新的一轮争夺地盘的军阀斗争又开始了,段祺瑞成为“中华民国临时总执政”,段祺瑞宣布召开“善后会议”和“国民代表会议”,实际上是要抵制孙中山先生积极倡导的国民会议。孙中山意识到此次北上将困难重重,但为了宣传革命思想,为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在忍受身体病痛的折磨的同时,毅然坚持带病入京。

  12月31日,孙中山一行人由天津抵达北京,受到北京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孙中山在车站发表的书面谈话《入京宣言》中重申此次来京不是为争地位和权力,而是特来商讨救国。第二天,即1925年1月1日,段祺瑞电邀孙中山出席“善后会议”,孙中山先生因病迟于1月17日复电段祺瑞,指出“善后会议”的荒谬,并提出两点补救方案,段祺瑞拒绝执行,孙中山和国民党成员代表未出席“善后会议”,双方就此次会议未达成一致,不欢而散。3月1日为了对抗段祺瑞政府召开的“善后会议”,以促进真正的国民会议召开,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共同努力下,在北京大学三院礼堂组织召开了国民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否认“善后会议”,强调要“废除不平等条约”和“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主张。在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追悼孙中山活动。

  鞠躬尽瘁 壮志未酬遗憾而终

  1925年1月26日,孙中山病情加重,住进了协和医院,治疗效果不是很好,后又转移到北京东城区铁狮子胡同外交家顾维钧的住宅,此时孙中山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能支撑会见客人。3月12日上午9时25分,孙中山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终年五十九岁。孙中山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心系革命事业,发出“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呼声,在《遗嘱》和《致苏联遗书》中更是深切地表达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殷切期望,在去世前仍牵挂着革命事业,带着未完成的革命事业悲伤离去。

  孙中山去世的消息一经传开,举国哀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追悼高潮,各种党派、团体以及各界人士发来唁电和挽联,或者写诗词来悼念孙中山,对于孙中山离世表达内心的悲痛。在《遗嘱》和《致苏联遗书》中表达了孙中山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能够召开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阐明了废除帝国主义制度,解放中国及其他被侵略的国家,希望国共两党进行合作。一经公布,就广泛受到社会各界民众的关注和认可,为革命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政治宣传,也对后续的国共合作起到重要作用。孙中山生命的最后时刻仍旧心系革命,为民主革命事业在战斗,彰显了其为革命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同时也深刻地体现了孙中山“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的坚强革命意志,也深刻体现了孙中山一生为国为民不懈奋斗的高尚情怀。

  孙中山最后一次北上历经艰辛和波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和鞠躬尽瘁、战斗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称颂,孙中山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民族独立、人民自由奋斗了一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更为后世所敬仰。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