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英国记者独家采访黎元洪

辛亥革命网 2019-01-18 09:08 来源:1911-1912:亲历中国革命 作者:埃德温• 丁格尔 查看:

一位英国记者亲身经历了辛亥巨变,他第一时间采访黎元洪、孙中山、萨镇冰、张彪、胡瑛等辛亥风云人物,从政治幕后到战争以及和谈期间的独家新闻。

  一位英国记者亲身经历了辛亥巨变,他第一时间采访黎元洪、孙中山、萨镇冰、张彪、胡瑛等辛亥风云人物,从政治幕后到战争以及和谈期间的独家新闻。他对当时时局的实地观察与切身感受,真实客观,最接近本来面目的历史。

  “我们不会再容忍清王朝的统治。”

  “中国必须建立一个以美国式联邦为样本的共和国,联邦制的中国必须尽快开放,为达此目的,中国与外国的资本和劳动力必须共同努力。”

  “儒教可能会成为全国性的信仰,但我个人宁愿基督教的教义能在中国得到更为深远而广泛的传播,鼓励更多的传教士到我们的国家。”

  “我希望推翻清王朝统治后,政府形式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以免发生大的贸易和商业动荡,也为了清帝国时期中国与外国外交联系的连续性。”

  1911年11月20日,我对中国革命领袖黎元洪将军进行了独家采访。以上几点,实际上涵盖了他对我谈话的主要观点。我是革命开始后第一个与其单独交谈的外国人,因而得到了一张特别通行证,有到革命爆发地武昌任何一个地方的特权,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行动。

  中国的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事件之一。如果没有黎元洪,中国可能不会有这场革命,他的名声现在已传遍了文明世界的每个角落。

  我对黎元洪的采访在起义发生地武昌进行。那一天,作为湖北省会的武昌到处显示出胜利的迹象。尽管几天来,在与清军的冲突中民军有点不利。从北京派遣来镇压起义的清军由荫昌将军率领。在武昌,我发现,和革命的初期相比,人们怀有更大的希望,领导人也更有信心。你会感到他了解人类的基本信仰,吸引了一些能干的人,他们打算把中国交还到中国人民手中。当一个人穿过围着城堡的街道,走入那些忙碌的、矢志为清政府控制的中国争取自由的人们中间,他会意识到,从前像一个沉睡的庞然大物一样沉默的中华民族的这一部分,突然发出了她的声音,下定决心向世界宣告,他们的行动意味着什么。这一地区的人正用一次生死攸关的内战去一赌国运。世界上发生过许多次内战——玫瑰战争及另外一些有其历史性深远意义的战争,但当看到像中国这样巨大的国家和能动员人类人口四分之一的民族进行内战时,就会在脑海中慢慢地确认这样一个事实:这场内战的意义要比以往所有的内战都要深远。好像是一场信仰与反信仰的战争,人们感到遇到了一群真正关心正义与改革的人,改革的目的是确保4亿人的长远利益,特别是在谈及领袖们时,必须要弄明白这一点。这是人民革命的实质,建立秩序和权利政府的基石。黎元洪将军像一个伟大的国家木匠,正根据目的和用途打造粗糙的木料。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他极端镇静,具有深邃的洞察力,这是一般军人所无法企及的。他在极端紧张的脑力和体力生活中的忍耐力,正在向世界显示他是一个与生俱来的领袖。黎将军大约有48岁的年纪,乍一看,他给人以勇敢而冷静的印象。我禁不住一再注意到这位民族领袖的果断而老练的眼神,他能立即把话锋转向实际问题,并且对事实有真切的洞察力。他目光专注,全心投入。他的性格与其说是开朗不如说是坚强,他的话语中充满诚恳与真意。

  我径直走进会议厅,卫兵接待了我。我的外文访帖先被送到外事办公室,接着,我被带入一个候客室。在楼房周围,政府人员在紧张地工作着,来自那座楼房的命令,正改变着整个中国历史的方向。这里没有一个人是面带犹豫、三心二意的——所有的人都充满快乐。从静静等候在门口的仆役,到担任警卫的列兵,从将军的工作人员中最低等的书记员到将军本人,所有从事自己工作的人都有明确的目的,这一切对于中国来说都是新的。没有无秩序的混乱。一切都平静而有条不紊地进行。许多高楼顶上的新共和国的旗帜在晨风中胜利地飘扬着。外面的练兵场上传来吹军号的声音及部队训练时武器的哗啦声,都市的远处,在一块两块、十块二十块的露天空地上,新兵们正在训练队列。能听到小山上空大炮的轰炸声,土块炸得到处都是。炮弹划过天空的微弱呼啸声提醒我,双方的轰炸仍在急速地进行着。但在将军的办公大厅里,只有随处可见的传令兵的跑动,才显示出战事正在我们周围进行。只有得到充分信任的人,才能见到黎元洪将军。有时,他的脸上放着光彩,是由于决断正确产生的喜悦,他成功地把这种精神灌输给了这座城市中所有的人,他曾长期在这里充任军官。然而,我的读者不应该把我对上述革命爆发时情景的描述理解为中国已消除了腐败和所有普通中国人的陋习,也不能认为官场的风格突然间完全转变了。有些关注我写的关于中国作品的人,大概会就此指责我是一个最不诚实的人。但在革命发生的初期,我们确实看到了充满活力的中国官场,这是前所未见的。在那段时间,黎的政府是在中国历史上所能见到的最廉洁、最勤奋努力,而且最有效率的政府。从旁观者看来,上述一切远未达到完美的程度,但却是中国人公共生活中的巨大进步。

  一位英俊的年轻官员很快来到候客室,他戴着一副外国眼镜,穿着一套带有外国军服和普通服装混合式样的制服,他敬礼后,请我跟他走。他的任务是领我去外事办公室。我即刻决定做一个抗辩,提出至少要采访黎元洪一次,我才会满意。我穿越长方形楼房第二层走廊的尽头,走进一间宽敞的房间。一个稍胖、穿军便服的中国绅士上来与我说话。我解释说,已经被安排与黎将军谈话,如果能按计划容许我尽快见到他,我会非常感谢。穿军便服的中国人微微一笑,平静地说:“是的,我就是黎元洪。”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