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天津的革命活动(3)

辛亥革命网 2017-12-07 09:07 来源:天津文史资料选辑 作者:辛公显 查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发难,义旗一举,全国响应,这时的天津——拥有五十多万人口的北方重镇,仍在清政府的反动控制之下。天津的趋势如何,举足轻重。

  滦州起义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白毓昆等烈士死难

  清政府加紧了对革命的镇压,革命党人必须刻不容缓地发动武装起义。为了统一指挥各革命团体的力量,由胡鄂公等人出面,于12月14日在英租界小白楼召集了各革命团体代表会议,成立北方革命协会。到会的有:同盟会代表胡鄂公,白逾桓、白毓昆、赵铁桥、吴若龙、熊得山;铁血会代表孙谏声、易宣;振武社代表丁开嶂(由孙谏声代),急进会代表张榕;光复团代表段亚夫;北方革命总团代表张幼臣;共和革命党代表赵步扬、邓超如;北方共和团代表胡伯寅、凌钺;女子北伐队代表章以保;女子革命同盟代表汪固、张鸿翰等十八人。会议议定简章九条,其第一条即明确规定协会的宗旨是“协助革命军北伐,崇奉孙先生之三民主义”。会议推举胡鄂公为会长,白逾桓、孙谏声、丁开嶂、张榕、段亚夫、张幼臣、赵步扬、胡伯寅、章以保、汪固等人为评议(注:见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革命力量的大联合,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北方各地的武装起义行动。

  在北方革命协会成立之前的11月29日,在北京曾爆发了一次武装暴动事件,但立即被袁世凯派兵扑灭了,革命党人陈雄、李汉杰、高新华等殉难。12月18日,在天津、保定革命党人的策划下,爆发了任丘起义,在耿世昌的指挥下,一支500余人的革命军分为六大队向清军发动了猛烈攻势,并占领了县城。直隶总督陈夔龙急调重兵镇压,革命军被迫退守雄县,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指挥耿世昌和队长冯杰、戴国栋、李启明、郑玉成、罗子云、刘长雄等以及士兵百余人殉难。

  不久,又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滦州起义。

  早在1911年春,清政府曾经决定秋季在永平府(今河北省卢龙)举行大规模的秋操演习,驻防奉天的新军第二十镇奉凋于十月上旬开赴关内滦州待命。革命党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派人秘密策动新军利用秋操机会在滦州起义。新军中的第二十镇、第六镇、第二混成协,有很多官兵都倾向革命,特别是第六镇统制吴禄贞是同盟会的秘密会员,第二十镇统制张绍曾、第二混成协协统蓝天蔚也都赞成共和,因而三人密约在滦州相机起义。秋操时间原订于夏历八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不料八月十九日(10月10日),突然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立即下令取消演习,命新军返回原地。张绍曾拒绝执行命令,并于10月29日与蓝天蔚等联名电奏“政纲十二条”,要求速开国会,起草宪法,组织责任内阁,特赦国事犯等,削弱皇族特权。电文极其强硬,表示如果清廷不答应,就要率军进攻北京。张绍曾滦州“兵谏”的举动,使清政府惊慌失措,清帝连忙下“罪己诏”,以稳定局势,欺骗人民;同时对张绍曾下令嘉奖,授以侍郎衔,派为长江宣抚大臣,调虎离山。11月7日,第六镇统制吴禄贞在石家庄被袁世凯派人暗杀。经此挫折,第二十镇官兵的革命士气大受影响。

  张绍曾去职后,由潘矩楹接充二十镇统制。潘为防止革命,对所属官兵严加防范,并实行分兵散驻,滦州仅留七十九标标统岳兆麟部的三营,管带为施从云、王金铭、张建功。这时,北方革命协会派白毓昆等人前往滦州,策动施从云等官兵继续准备起义。经过革命党人一系列的艰苦发动工作,滦州新军终于在1912年1月2日宣布独立,正式成立北方革命军军政府,推举王金铭为大都督,张建功为副都督,施从云为总司令,白毓昆为参谋长,孙谏声为军务部长(一说为外交部长),其他各部部长,各路司令,均有负责人选。起义军在滦州召开全体官兵誓师大会,通电全国,声讨祸国殃民的清廷,并向京津进军,准备一举摧毁清王朝。

  滦州革命军誓师后,1月4日正准备乘车西进之际,忽然发现第三营管带张建功与清通永镇总兵王怀庆勾结,密谋叛变,紧闭滦州城门,捕杀革命党人,并据城向一、二营士兵射击。晚八时,王金铭、施从云等惟恐自相残杀贻误战机,遂下令全军登车开拔。在滦州起义后,清政府急派第三镇曹锟的军队前往镇压,并在雷庄东将铁轨拆断,阻止起义军西进。五日晨,起义军在前有重兵、后有叛变的严重压力下,经过激战,损失惨重,最后全军溃败。王金铭、施从云等从容就义者30余人。彼时孙谏声留守军政府,张建功叛变后,诱骗孙至城上,突以枪锋刺杀之,割其心肝,踢其尸于城下(注:见王葆真,《滦州起义及北方革命运动简述》,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五集)。

  白毓昆在事败之后,只身逃进—座古庙,躲在神像后,晚间换上便服,准备逃往天津,走到古冶被清兵捕获。王怀庆一见抓到了白毓昆,喜不自禁,立即加以审讯。白毓昆怒目斥责蜕;“我是革命军参谋长,请杀之,没有什么可说的!”他又笑着对周围的官兵说:“我死没有什么可惜的,倒是你们今天做满人的奴隶,来日就要做外国人的牛马,多么令人痛心啊!”受刑时,白毓昆倔强不屈,坚不下跪,说:“此身可裂,此膝不可屈!”当即被残暴的王怀庆砍掉了一条腿,随后又砍了头。

  白毓昆就义前曾赋诗一首:

  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

  革命当流血,成功总在天。

  身同草木朽,魂随日月旋。

  耿耿此心志,仰望白云间。

  悠悠我心忧,苍天不见怜。

  希望后起者,同志气相连。

  此身虽死了,千古美名传。

  (注:见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之六。白毓昆之绝命诗,据《革命文物》1980年第4期陈有清的《白毓昆烈土》一文,其末句为“此身虽死了,主义永流传”)。滦州起义的广大革命官兵为实现民主共和的理想而英勇牺牲,那些镇压他们的元凶,如袁世凯、曹锟之流,不久却摇身一变,成为缔造共和的“元勋”。

  刺杀张怀芝未遂,薛成华惨遭杀害

  革命党人在发动武装起义的同时,还在京津等地秘密地组织了暗杀团,企图以个人恐怖活动来加速清政府的崩溃。天津的暗杀团成立于12月20日(1911年),以薛成华为团长,尹渔村、樊少轩、张在田等为团员。

  1912年1月16日,在北京东华门外发生了刺杀袁世凯事件,袁未被刺中,暗杀团成员当场被捕,张先培、黄之萌、杨禹吕三人被判死刑,当天牺牲。

  1月26日,从天津来的革命党人彭家珍在北京红萝厂刺杀了清政府军諮使良弼。彭当场以身殉难,良弼被炸断了一条腿,第二天也死去。

  就在良弼被刺杀的同一天,在天津也发生了刺杀北洋巡防大臣张怀芝事件,刺客就是天津暗杀团的团长薛成华。

  薛成华,字友棠,直隶无极县人,原系保定盲哑学堂教员,后来加入了共和会,积极从事于革命活动。由于清政府对革命活动的残酷镇压,他愤而组织暗杀团。经过一番策划,薛成华与尹渔村、樊少轩、周希文、张在田等五个人,决定于1月26日在天津新车站刺杀从北京返津的张怀芝。上午11时许,张怀芝下车时,薛成华连投两个炸弹,都没有命中;他又掏出手枪向张射击,也没有打中。这时军警开枪还击,并将薛成华包围,尹渔村、樊少轩等人弃枪逃走,薛成华打伤了军警二人之后被抓捕。薛被捕后押解营务处,当晚即被凌迟处死。

  薛成华在决定暗杀行动后,即抱定必死之信念,曾预留诗句于枕边:

  男儿死尔果何悲,断体焚身任所为;

  寄语同志须努力,功成早建荡夷碑!

  (注:见税西恒、何鲁、唐午园:《记京津同盟坐二三事》,载《辛亥革命回忆录》第六集)

  暗杀团成员以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慷慨就义,但并未能由此改变革命的进程,相反的,却被袁世凯利用作为口实,胁迫清廷退位。

  天津起义失败,一批革命党人壮烈牺牲

  起义、暗杀行动的接连失败,使北方革命面临着紧急关头。

  这一期间,南方革命军内部的妥协势力越来越膨胀。他们慑于袁世凯表面力量的强大,不惜以让出最高统治权为条件,假袁世凯之手,迫使清帝退位,实现全国共和。当时,孙中山在和平妥协派的包围下,不得不表示辞去临时总统职务,但他明确表示:袁世凯必须“宣布政见,赞成共和”,如果袁世凯不守信用,破坏“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原则,“本总统当亲督江皖之师”北伐,坚持了保卫共和制度的坚定立场。

  1月初,胡鄂公从天津经秦皇岛乘船南下,10日抵上海后,曾与沪军都督陈其美会晤。陈告诉胡;孙中山正在积极规划北伐,希望北方采取武装行动加以配合。胡到达南京后,偕陆军总长黄兴到总统府谒见孙中山,孙明确表示:“北方革命运动,固重于目前一切也。”并当场命黄兴从陆军部拨给北方经费20万元。很明显,孙中山是寄希望于北方的武装起义的。

  胡鄂公北返天津后,于1月27日在法租界西开召开了北方革命协会各团体代表紧急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胡鄂公传达了去南京谒见孙中山的情况,然后讨论建立北方革命军总司令部及发动武装起义问题。会议推举了胡鄂公为北方革命军总司令;至于起义的时间,最后议定:“事关军事秘密,应由北方总司令部决定。”

  当日下午,北方革命协会在法租界吉祥里14号召开会议,具体研究了天津起义及京、保、通各地响应的步骤,确定于1月29日夜12时举事。计划分为九路军,以进攻直隶总督衙门为主要目标,同时攻占巡警道署、督练公所及电报电话等通讯机关、桥梁、铁路道口等,一部分清军及巡警经过策动在起义后可以响应;在攻占督署之后,立即宣布成立津军都督府。对北方革命军总司令部及津军都督府的各部部长人选,也一一作了安排。部署停当后,立即开始制作起义之旗帜、襟章、臂缠标志,对各路军分发枪械炸弹,缮写文告及译写致各国领署照会,紧张地忙了一夜。

  1月29日,预定的起义日期来到。根据事先的安排,由同情中国革命的一个姓谷村的日本人及担任翻译的王一民两个人负责燃放信号炮。这一天的晚上。他俩在执行任务前痛饮一番,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出发,潜伏于督署附近的一家木厂内,等待时间的到来。至10点钟时,邻院的时钟误打了12下,谷村看了看自己的夜光表,却看错了长短针,忙说:“时间到了!”立即燃放了信号弹。在点火时,王一民竟将谷村当场炸死。由于过早地发出了起义信号,各路队伍一时措手不及,有的聚集不齐,有的被迫仓促行动,因而原部署全被打乱。第一路司令姜赐卿纠集各路队伍120余人,集中力量攻打督署,却遇到清军的强烈抵抗并被包围。在战斗中,第七路司令林少甫、第九路司令韩佐治相继战死;姜赐卿下令突围退却,第八路司令何南屏又在掩护退却中牺牲,姜赐卿也受重伤,攻占督署的举动宣告失败。其他各路军亦均失利,死难多人(注:胡鄂公:《辛亥革命北方实录》)。

  天津起义就这样失败了。这是天津革命党人抛头颅、洒热血,最后一次向清王朝反动统治的猛烈冲击。就在这个时刻,全国却弥漫着清帝退位、南北妥协的气氛,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即将出任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2月9日晚问,胡鄂公接到吴若龙从北京打来的电话,告诉他清帝已决定于2月12日退位,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继任总统,同时汪兆铭将以专使名义由南京北上欢迎袁世凯南下就职。这个消息使天津革命党人非常懊丧,他们感到多少烈士流血牺牲换来的却是南北妥协。铁血会的成员易宣当场就很激动地表示:“我前往锦州,召集铁血会的同志,在几天之内再发动一次起义。我明知此去必死,但我要以一死让天下人知道袁世凯之盗国及汪兆铭之出卖革命。”翌晨,易宣与阮琴风出发前去锦州。路经唐山时,发现有侦探跟踪,当即向侦探开枪射击,击毙了两名侦探,但易宣与阮琴风也被侦探打死。

  2月14口,孙中山提出辞去临时总统职务。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胡鄂公有鉴于此,便于17日召集北方各革命团体会议,决定北方革命协会、北方革命军总司令部及所属之各地总司令部、总指挥部以及各革命团体,自即日起一律宣布解散。

  其后不久,汪兆铭又衔袁世凯之命,携带20万元前来天津,召集北方各革命团体开会,借口清帝退位,革命目的已经达到,宣布各团体一律解散,其成员除参加同盟会者外,一律资遣回籍。至此,武昌起义轰轰烈烈的北方革命运动就烟消云散了。

  革命党人在天津和北方所发动的武装暴动及兵变等革命活动,虽然都失败了,但是对清王朝统治阶级的打击是沉重的。天津的革命斗争是发生在天子脚下,这是对清王朝的极大威胁,因而加速了它的崩溃。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当南方革命派竭力与袁世凯寻求妥协的时候,天津革命党人别树一帜,仍然坚持武装斗争的道路,不畏艰险,赴汤蹈火,英勇就义,可歌可泣。天津的革命党人的斗争,对辛亥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些殉难的烈士们,将被人们永远地纪念着。

  1980年12月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