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蒋介石在日本的首次会面

辛亥革命网 2018-09-17 09:17 来源:团结报 作者:冯杰 查看:

孙中山与蒋介石从相识到共患难十年有余,在孙中山逝世之前,蒋一直是孙的忠实追随者,虽然几度消沉,负气而去,但孙的劝导总能激励蒋做出奋起选择。

孙中山与蒋介石

  孙中山与蒋介石从相识到共患难十年有余,在孙中山逝世之前,蒋一直是孙的忠实追随者,虽然几度消沉,负气而去,但孙的劝导总能激励蒋做出奋起选择。毫无疑问,蒋介石对于孙中山来说,那些年确属一位“如身之臂,如骖之靳”的革命助手。

  结识陈其美,蒋介石进入革命“朋友圈”

  1906年4月,20岁的蒋介石登上了开往日本的轮船。蒋说:“因为当时痛愤乡里土豪劣绅的横行,目击我们国家遭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尤其是那时看到日本以一个弱小的国家,能够奋发图强,战败帝俄,予我精神上最大的刺激,所以我在龙津中学肄业不到半年,就请求家母准许我到日本学军事,来尽到我国民一分子的义务,来促成我们国家的雪耻自强。”然而,日本规定须由本国陆军部保送,才有资格进入日本的军事学校学习,蒋介石无法施展抱负,只好改入东京清华学校,先学日语。

  不久,蒋介石认识了陈其美。陈其美是浙江吴兴人(今湖州市),字英士,少年丧父,由亲戚介绍到邻近的石门县(今桐乡市崇福镇)善长当铺做学徒,一干就是12年。1903年春,陈其美跳槽上海同康泰丝栈,当上了一名助理会计,他的胞弟陈其采日本士官学校毕业,时任驻沪新军统带。陈其美很快混熟上海滩,并与青帮大头目结下生死之交。1906年夏,陈其美留学日本,进入东京警监学校第三班学习法律。大约冬季,蒋介石接到母亲王采玉的书信,返回溪口家乡主持妹妹婚事,不得不与陈其美告别。回忆第一次赴日,蒋这样写道:“结识在东之革命先士,对民族危机益深,而驱逐满清、恢复中华之心更不可抑矣!但余以为非入陆军学校,由军队入手,不易奏革命之效。”

  1907年夏,蒋介石考取清政府新设于保定的陆军速成学堂。年底,陆军部选拔留日陆军学生,蒋介石幸运入围,成为东京振武学校第十一期炮兵科学员。此时,陈其美已经是同盟会重要一员,在他介绍下,蒋介石也于1908年加入同盟会。孙中山非常器重陈其美,视其为左右股肱,陈也不负厚望,回到上海联络各方,全力经营革命运动。武昌起义爆发,陈其美电催在日本留学军事的同盟会员回国举事,蒋介石立即返抵上海接受任务,参与指挥先锋敢死队,光复了浙江杭州。

  此后,蒋介石冲锋陷阵,暗杀素与孙中山、黄兴意见不合的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反对袁世凯,积极攻打江南制造局等,可谓陈其美得力助手,但距离孙中山的核心“朋友圈”尚有相当距离,充其量乃一员勇猛偏将。

  重建革命党,蒋介石获得孙中山单独召见

  1913年8月,孙中山“二次革命”失败,流亡日本,总结失败教训,孙说:“国民党已是一盘散沙,乌合之众,这个党我不要了。需新成立政党,在新党中,如果承认我是党魁,就必须完全服从党魁的命令。第二次革命的失败,全在不听我的号令。所以,我今后欲为真党魁,不欲为假党魁,只有像这样事权高度统一,中国才可救药。”孙中山以“服从总理、严密组织、排除不纯分子”为立党基本精神,筹组“中华革命党”。

  黄兴对此不抱赞同,认为明显违背平等自由,拒绝加入。陈其美则力挺孙中山:“服从中山先生,决不是盲从,是因为我现今已经实在认清楚此刻中国有世界眼光、有建设计划、有坚忍不拔的精神的,除了中山先生以外,再没有第二人。”9月27日,浙江籍的革命党人王统等5人成为第一批党员。10月,陈其美、戴季陶等22人在东京宣誓入党。29日,蒋介石在上海誓约,监誓人为张静江,誓约内容如下:“立誓人蒋志清为救中国危亡,拯生民困苦,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务达民权、民生两目的,并创设五权宪法,使政治修明,民生乐利,操国基于巩固,维世界之和平。特诚谨矢誓如左(下):一、实行宗旨,二、服从命令,三、尽忠职务,四、严守秘密,五、誓共死生。从兹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

  蒋介石随即亦往日本,并于是年12月获得孙中山单独召见。对于孙蒋之间第一次见面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及谈话内容已无从考证,据周盛盈先生《孙中山和蒋介石交往纪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孙中山在同陈其美交换意见时,谈了他对蒋的一点看法:“我们的革命运动实在需要这样的人,对同盟会来说,是很难得的人才,他一定会成为革命的实行家。”需要指出的是,周先生把孙蒋首次会面的时间弄错成了1910年6月,上述说法实际上出自日本人古屋奎二撰写的《蒋总统秘录》,并不符合史实。

  1963年11月,蒋介石在一次演讲中倒是透露过一点情况:“我是21岁入党的,26岁就辛亥革命了,直到27岁,总理才对我单独召见。虽然以后总理即不断地对我加以训诲,并亦叫我担任若干重要的工作,但我并不曾向总理要求过任何职位,而总理却亦不曾特别派我任何公开而高超的职位,一直到我40岁的时候,我才被推选为中央委员。从我开始入党,到担任党的中央委员,这中间差不多相距了20年之久,这是什么道理呢?这就正是总理了解我、砥砺我、培植我的德意。”

  赴难永丰舰,蒋介石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

  1914年春,孙中山交付一项重要任务给蒋介石,策划上海讨袁军事。蒋介石审慎地制订了进攻计划,决定兵分三路同时起义,未料保密工作不到位,事为淞沪镇守使郑汝成侦知,不少革命党人惨遭捕杀。6月15日,袁世凯下达通缉令,蒋介石再次东渡日本。翌年,陈其美返回上海经营革命活动,蒋介石深知凶多吉少,临别时流着泪说:“此去万一不幸,而为袁氏所害,余当为兄化身,以成未竟之志。”11月,蒋介石接到陈其美“盼即回沪”电召,成功谋划了暗杀郑汝成的狙击行动,但策划肇和舰起义和夺取江阴要塞之事均告失败。

  1916年5月,陈其美遇刺身亡,孙中山、蒋介石悲痛欲绝,不过孙蒋关系从此更为密切。蒋介石30岁生日,孙中山亲临祝贺,并赠蒋母“教子有方”匾额,一时传为佳话。蒋母病逝,葬于溪口鱼麟岙,孙中山题石“蒋母之墓”,亲自撰写了祭文,落笔即曰:“文与郎君介石游十余年,共历艰险,出入死生,如身之臂,如骖之靳,朝夕未尝离失,因得略识太夫人之懿行。”令孙中山感到头疼的是,蒋介石“性刚而嫉俗过甚”,在粤军中常与同僚“龃龉难合”,受到排挤往往拂袖而去。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设立大本营,筹划北伐事宜,蒋介石在几次电报催促之下决心“臂助一切”。

  粤军总司令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背地里与湖南军阀赵恒惕保持往来。1922年3月,支持北伐的粤军参谋长邓铿遇害,孙中山无奈回粤,蒋介石提出先“消灭陈炯明,然后北伐”,意见未获采纳,一气之下再次辞归。6月16日,陈炯明的军队猛攻总统府,孙中山冒死突围至楚豫舰,下令海军炮击叛军,同时急电蒋介石:“粤局危急,军事无人负责;事紧急,盼速来。”25日,蒋介石离沪赴粤,孙中山移至永丰舰,尚能掌握海军军舰10艘,指挥黄埔及长洲要塞等处。29日,蒋介石抵粤海,潜行穿越叛军警戒线,登上永丰舰,孙蒋二人“相顾愕然”。经过与各舰长商议,一致决定不轻易移动,等待北伐前线回师救援。怎料仅仅过去数日,海军内部发生分裂,海圻舰等几艘大舰消极离开。7月9日,长洲要塞失守,蒋介石力劝孙中山率领剩下各舰往白鹅潭方向避险。第二天,永丰、楚豫、豫章等舰奋勇冲出,车歪炮台叛军集中野炮射击,永丰舰中6弹,船身震动,蒋介石坚请孙中山下舱,自己咬牙守在舵楼,直到20分钟后冲过炮台。9月中旬,蒋介石写成《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一文,孙中山作序说:“陈逆之变,介石赴难来粤,入舰日侍予侧,而筹策多中,乐与予及海军将士共死生。”

  1924年5月,孙中山特任蒋介石为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校长兼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蒋介石培养训练了大批骨干力量,进而形成“黄埔系”,后来逐步成为他最大的政治资本和国民党统治大陆的重要支柱。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