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杨鹤龄:发小、朋友与战友

辛亥革命网 2011-07-15 00: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刘黎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有五四先贤说过,有革命的自由,也有不革命的自由,两个圈子的人可以保持一种真挚的友谊关系,哪怕昔日是革命圈内的战友,如今有一方已
 

“四大寇”照,左一为杨鹤龄,左二为孙中山

  战友可能是朋友,朋友未必是战友,孙中山先生与同村的发小杨鹤龄,就是从朋友成为战友。但后来不知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历史的规律,杨鹤龄渐渐淡出了革命,孙中山则继续走在革命的最前沿。一个是革命的,另一个淡出革命,关系会怎样?

  有五四先贤说过,有革命的自由,也有不革命的自由,两个圈子的人可以保持一种真挚的友谊关系,哪怕昔日是革命圈内的战友,如今有一方已经是革命圈外的人,也不妨碍他们做朋友。这就是孙中山与发小杨鹤龄的故事。

  从朋友到战友

  姻亲加上革命志趣相投

  革命伟人的第一批战友,很有可能就是他的老乡、挚友和发小。孙中山也遵循这个规律。在他的家乡,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有他很好的玩伴、发小:杨鹤龄。杨鹤龄,字礼遐,比孙中山小两岁,1868年出生在澳门,但童年主要生活在翠亨村。两人不仅是同村发小,而且孙、杨两家千丝万缕,是姻亲关系。孙中山的母亲就姓杨,是中山市崖口杨氏人。而翠亨村的杨家,就是从崖口发源过来的。而且,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又嫁到了崖口杨家。男婚女嫁的活动将孙杨两家捆得紧紧的。

  这个时期的孙、杨二人是朋友。

  当然,把这两个发小联系得更紧的,不只是相同地域因素,也不只是姻亲因素,更重要的是思想因素、志趣因素。

  在翠亨村里听的那点太平天国故事还不够,两人还得出去走走。1878年,孙中山出去了,在夏威夷读书;杨鹤龄到了港澳一带读书。1882年,杨鹤龄到广州算术馆求学。两人在外面转了好几圈,又碰头了: 1886年,孙中山先生到广州进入美国基督教会长老会主持的广州博济附属南华医学堂读书,与发小杨鹤龄重逢。友谊依旧,不过,思想换了,可喜的是,两人的思想朝相同的方向发展,朝进步的革命方向发展,两人从朋友发展成战友。有孙先生的《孙文学说》为证:“每于学课余遐,皆致力于革命之鼓吹,常往来于香港、澳门之间,大放厥词,无所忌讳,时闻而附和者,在香港只陈少白、尤少纨(尤列)、杨鹤龄三人,而上海归客则陆皓东而已。”“予与陈、尤、杨三人,常往香港………所谈者莫不为革命之问题,四人相依甚密,非谈革命则无以欢………皆吁予等为‘四大寇’,此为予革命言论之时会也。”

  “四大寇”便是孙中山与杨鹤龄从发小、朋友成为战友的铁证。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