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爷”的辛亥变奏(2)
辛亥革命网 2024-08-19 09:23 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李长需 查看:
协理实业
转眼到了7月下旬,袁世凯迁居彰德洹上村。已经下定决心入幕的王锡彤,立刻前往彰德拜见袁世凯。袁让他把行李搬到袁宅,在养寿园昼夜畅谈。
袁世凯告诉王锡彤,罢官归田之后,他已无任何留恋的,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实业救国,这是他一贯的宗旨。他的实业委托周学熙(字缉之)管理,“缉之以现任臬司,丁忧释服后即当放缺,不定何省,已办之实业弃之岂不可惜。前日缉之来,专为此事研究数日,苦难替人,君幸为我谋之,我知君胜任也。”
袁世凯情辞殷切,但王锡彤以跟母亲商量之后再做决断为由,含糊地说如果母亲应允,愿往学习。实际上,这正是他想要得到的。没几天,他就辞去禹州三峰实业学堂山长之职;一月后,再赴彰德,禀明母亲同意。
10月6日,王锡彤协同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从彰德出发前往北京,正式开始了为袁兴办实业的生活。他到北京后,先是拜访了周学熙,并参加了刚刚创办的京师自来水公司第一次股东会,被举荐为董事;后又到马家沟、陈家岭、赵各庄、石佛寺、开平、古冶各矿视察,又到唐山启新公司洋灰厂看了一遭,算是在这里安定下来。
入驻京城
次年3月31日,在自来水公司股东会上,王锡彤被推举为协理;10多天后,得到了农工商部的正式委任。从此,他成为袁世凯新实业的代表,在京师自来水公司一直干到1927年。
初到自来水公司,王锡彤才逐渐体会到其工作的艰难。创办自来水公司本来是为了京城灭火用的。当年袁世凯在军机的时候,北京屡有失火,慈禧太后怀疑是革命党所为,就问袁世凯有没有灭火的办法,袁世凯以自来水公司对。慈禧太后即责成袁世凯办理,袁世凯又让周学熙筹备。谁知正在筹备期间,慈禧太后驾崩,袁世凯去职,所幸的是已列入筹备宪政内不得废,还是坚持了下来,但令王锡彤没有想到的是,刚开始运营的时候,内城满人以为是洋水,不敢饮用;而山东水夫又把持着北京供水,想尽了办法进行刁难。
但这都被王锡彤一一化解。他有这个能力,后来他又出任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及天津华新纺织公司的协理,在周学熙出任财政总长期间,他代理总理之职。还先后成为华新公司唐山厂专务董事、兴华资本团主任董事、卫辉纱厂董事、棉业公会董事、开滦煤矿股东等,这都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到了辛亥年,46岁的王锡彤经历了丧母之痛,这令他一度消沉。但袁世凯对其关怀备至,特派何兰芬来电慰问,询问葬事如何安排,希望能够资助他。他辞谢了,但袁世凯还是硬送了百余两白银。
经历过半年的丧母之痛后,7月初,接到袁世凯创办罗山银矿的来函,让其领衔递呈,因其并非官员,不合朝廷惯例,袁世凯给他运作了个郎中;随后,开完天津启新洋灰公司董事会,又赶到唐山巡视新建机厂,之后直接奔赴彰德。
剧变献言
辛亥年10月9日,王锡彤回到彰德,为11日的袁世凯53岁寿诞祝寿;在开完寿诞的次日,就听到了武昌的乱事。王锡彤在养寿园里,和众人一样心神不宁,但他知道,袁世凯必定因此得到重用。
果然,第二天,就有让袁督鄂的消息,王锡彤力劝袁世凯不要应命。14日,庆亲王奕劻派阮斗瞻前来劝驾,袁世凯已经上了谢恩折,王锡彤和袁克定一起,多次劝说袁世凯不要应命。跟随阮斗瞻一同前来的杨度也是主张如此,他说:“革命初起,袁公督师必一鼓平之,清之改善就没有希望了。”而王锡彤则认为,乱世一平,袁世凯则必有性命之忧。王锡彤再三向袁世凯提到这一点,袁世凯听得不耐烦了,突然怒道:“我不能做革命党,我的子孙也不愿他们成为革命党。”
王锡彤知道自己的话连累到了袁克定,便默然退下,准备返回老家避祸。四天后,王锡彤回到老家,乡邻前来打听情况,他告诉他们,各宜镇定,不可惊慌。
10月22日,袁世凯来电促使他返回彰德;次日到达彰德后,袁世凯对他说:“我很稳健,对于革命党也绝不虐视,请公放心。”王锡彤在袁宅只待了一天,就去了北京,沿途看到路上到处是京官家眷出京的队伍;29日,再次返回彰德,为袁世凯督鄂送行,看到京汉火车上逃难者拥挤不堪,明白群众心理已知清朝必亡。
回到彰德之后,袁世凯让他随办营务,实际上并无事可做;30日,袁世凯南下,火车开动之前,袁世凯单独把他叫到车上,问他临行有何嘱托,王锡彤回答说:“凡事要留有余步。”袁世凯点头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