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省长公署说陈炯明

辛亥革命网 2012-08-23 00:00 来源:广州文史 作者:陈宇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20年,陈炯明任广东省长,将教育科改为广东省教育委员会,邀聘陈独秀来粤出任委员长,许崇清、陈宗岳、廖仲恺为委员。孙中山曾多次到省

省长公署旧址

  1920年,陈炯明任广东省长,将教育科改为广东省教育委员会,邀聘陈独秀来粤出任委员长,许崇清、陈宗岳、廖仲恺为委员。孙中山曾多次到省教育委员会演讲,宣讲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1921320日,孙中山在筹建中华民国广州政府时,到广东省教育会演讲五权宪法。他说各国的宪法只分三权,没有五权。以美国的三权宪法来说,不完备的地方很多,陋弊也不少。他说现在政治里有两个潮流,一个是自由的潮流,一个是秩序的潮流。如果自由太过,就会成为无政府;秩序太过,就会成为专制。所以要把自由和秩序加以调和,使两者都不走向极端。政治里面也有两种人,一种是治人的,一种是被人治的。五权宪法是打破治者与被治者的阶级,是实行民治的根本方法。五权宪法,就是立法、司法、行政、弹劾、考试五权,各个独立。要去掉君权,行政方面设一位执行政务的大总统,立法就是国会,司法就是裁判官,与弹劾、考试两权一样独立。实行五权宪法,以后国家用人行政,凡是公仆都要经过考试,合格才能用,不能随便乱用。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重要的就是县治,行使直接民权。而直接民权有四种,这就是选举权、罢官权、创制权和复决权。最后,他要求广州的国会把五权宪法作为治国的根本法。

  5月上旬,孙中山建立了中华民国政府。6月下旬,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召开广州市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学生宣传会期间,孙中山又到会向教员、学生作讲演,勉励学生求知识,要先立志,谈政治,要用三民主义救国家。他说求学时期应当先立志。要先了解中国的地位,认定自己的责任,然后可以谈立志。立志又非常重要,中华民国的存亡就要看大家能否立志救国。而救国的方法要从改良政治入手,改良政治又要先知道孕育国民的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三要素。中国革命志士牺牲头颅、财产,推翻清政府,这是民族主义的结果。然而推翻清政府只是消极的民族主义,若要积极的民族主义还要整顿教育,培养四万万同胞都有人的资格。孙中山针对当时有人提倡世界主义的思潮,指出,中国欲提倡世界主义,一定要先恢复主权,达到与列强平等;要达到与列强平等,又不能不先整顿内治。关于民权主义,他说,民国成立十年了,但人民还不知道行使民权之法,所以有识之士都认为今日一定要实行民权主义,以鼓舞人民。民权发达之国家,最重要的事就是立宪,这样人民才有权参政,政府才会受人民的监督。但是现在有的学士和博士却以不谈政治为荣,怎么能怪内地学生也以不谈政治为贵呢!这实在是不知道自己的责任。他鼓励学生们都要立志争回政权,改良政治。关于民生主义,他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欧美各国社会主义不能实行,这是私有财产太过发达之故。他们的社会虽说文明,但人民多数还未享受文明的幸福,有鉴于此,俄国新文化运动就发展起来了,社会革命就得成功,成为农工兵国。为此,中国应当以俄国为鉴,早日解决土地和资本两大问题,使革命频仍的痛苦消灭于无形。他鼓励大家加强责任感。因为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知识界人又是一般群众的带头人,大家应当急起直追,想办法推行民生主义。我们要达到民生主义昌明,人民衣食得所,成为庄严璀灿世界第一的国家,大家都有责任。

  630日,广东省第五次教育大会闭幕,孙中山再一次应邀到会演讲,进一步号召要谈政治,改良政治。他说政治是促人群进化之惟一工具,所以教育家应当做政治的教育家。政治的力量,完全可以改造人心,改造社会,用处很多,成效很大。为此,教育家应当指导人民谈政治,如果仍然不谈政治,害处很多。他说教育进步要以政治为基础。中国国民党下决心用十年时间改造中国,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如有这个大志,就可以做教育家,如果没有这个大志,就不如及早改业!又说教育是随政治转移的,想在十年内使中国教育进步到世界第一的地位,定要政治上先达世界第一地位才有可能。现在中国在世界上人口之多是第一,地域之大是第四,但国际地位之低则在三十名以下,又穷又弱,海关受制,工商业受夺,经济日困,情势如此,怎么谈呢!所以一定要把改造政治当作第一大事。希望大家提倡谈政治,引导人民关心政治,同心协力改造中国。而改造的方法就是要改造中国人心理、物质、社会和政治。最后,他说教育家应当提倡民志,这样则政治就容易改良,政治改良了,教育就不成问题了。要达到俄国今日教育的程度也不难,但总要教育家们不忘政治!

  当时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办公的地方在原清朝的学署旧址,现已不存,遗址在今之教育南路九曜坊。此地是南汉的南宫旧址,曾凿湖为古之药洲,范围颇宽,建有濂溪书院。明嘉靖年间,濂溪书院迁走,改作提学道署(主管广东教育工作官员的官署)。那时,所属范围已逐渐缩小。清初,学署曾毁废。康熙四十九年,张明先督学广东,收回侵地,加以修葺,恢复学署。此后,或作学署,或作学堂。1921年为广东省教育委员会所在地。后开辟马路,当年学署所属范围被所开教育路和西湖路分割,房舍亦先后改建,今已难寻旧景,只留下南方戏院北侧旧学署花园之部分遗迹九曜石了。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