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在冼基东“医人、医国”片断

辛亥革命网 2012-08-10 00:00 来源:荔湾区政协 作者:黄汉纲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孙中山在名医云集的冼基东行医后,由于医术精湛,治病妙手回春,人咸誉为国手,兼且以济世利物为怀,赠医施药,故迅即声誉鹊起,蜚声医
  孙中山于1892723日在香港雅丽氏医院开设的西医书院(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前身)毕业后,到澳门行医。以非葡萄牙医科院校毕业,遭到澳门葡萄牙殖民地政府刁难,乃改在广州行医,于18931月在广州荔湾区冼基(在今十八甫南路)设立“东西药局”、开展医务。其时,冼基医生云集,被人们称为“医生街”。当年名医罗子怡、谢培初、梁惠琼、卢耀民等,均在冼基东设有医务所。

  孙中山在名医云集的冼基东行医后,由于医术精湛,治病妙手回春,人咸誉为国手,兼且以济世利物为怀,赠医施药,故迅即声誉鹊起,蜚声医业界,业务较澳门时更盛。为了适应发展需要,先后增设圣教书楼(在今广州市北京路白沙巷口)分诊所及东西药局石岐(今中山市)分店,并聘请他的前国文老师区凤墀的女婿伊文楷助理诊务。从下面两则刊于189312月广州《中西日报》的启事,可见孙中山在冼基行医时业务发达的情况,和求诊者对孙中山医术的信仰崇敬。

  1)冼基东西药局启事

  春盎仙城,敬启者,本局敦请大医生孙君逸仙来省济世,旧岁底因事返澳度年,今已由澳回省,谨择月之初十日开办,所有赠医出轿规矩,一律如前。每日十点钟至十二点钟在局赠诊,不受分文,以惠贫乏。求医者须在十点以前来局挂号。午后出外诊症,西关收轿金一元,城内南关、西门、河南等处轿金加倍,谢步随意致送。凡延诊者预早到局挂号。先生素以济人利物为心,若有意外与夫难产、服毒等症,报明危急,无论贫富,俱可立时邀致,设法施放,幸忽观望,以免贻误。此布。

  冼基东西药局谨启

  2)武泌鸣谢启事

  孙逸仙先生,学宗孔孟,业绍歧黄。合卢扁而擅专门,内治与外施并美,统中西而探奥旨,针砭并刀割兼长。其平生医学精纯,业经大绅诸公合词称颂,登诸岭南诸报矣。余也不敏,质朴无文,偶罹牙齿之炎,竟彻晨宵之痛。疾俨不伸之指,秦楚寻医,患同如捋之心,星霜屡易。诸医罔效,累月经时。幸遇先生,略施小技,刀圭调合,着手成春,数月病源,一朝顿失。复荷先生济世为怀,轻财重义,药金不受,礼物仍辞。耿耿私心,无以图报,谨将颠末,爰录报端,用志不忘,聊摅微悃,不特见先生医学之长,抑以表先生人品之雅云尔。

  武泌谨启

  更重要的是,孙中山在冼基设立中西药局,乃是以医术为媒介,结交当地知名人士,进行革命活动。诊务之余,常与陆皓东、尤烈、程奎光、程耀臣、魏友琴等在广雅书局内南园扩风轩讨论革命方略。在此期间,孙中山联系和结交的各界社会人士,如左斗山(圣教书楼司理)、朱淇(教师)、香忭文(美国籍,圣教书楼礼拜堂传教师)等,由于受到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后来都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和乙未(1895年)广州武装起义等革命斗争。其中陆皓东,程奎光等还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见孙中山在广州冼基创办东西药局不单是医人,而且是“医国”。医人是手段,医国是目的,孙中山在他的自传中说:“余卒业之澳门、羊城两地以问世,而实则为革命之开始也。”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出于孙中山名高学博,加上他当时的革命活动,是在他高超的医术、广大群众对他医术的高度信仰,和他的发达的医疗业务的掩护下进行,故不为清政府官吏所察觉。

  18948月,孙中山偕陆皓东离开广州赴上悔,把精力全部倾注于革命运动,无暇顾及医疗业务,东西药局和它的分支机构才先后结束。孙中山主持冼基东西药局,为期虽然不足一年,但为后来的乙未广州起义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在中国革命史和医学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作者:原为广州博物馆近代史研究专家、副研究馆员,著述颇丰。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