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的三次青岛之行

辛亥革命网 2012-06-12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张伯苓与青岛有着不解之缘。他与30年代青岛市长沈鸿烈是挚友,期间一曾三次来过青岛,青岛曾留下他的足迹。 ,张伯苓的三次青岛之行,
 

  辛亥革命前夜,南开创办人张伯苓1910年12月15日在讲演中指出,当今中国正处于走向新中国的“新旧过渡的蝌蚪时代”。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张伯苓始终对孙中山肇建民国的丰功伟绩由衷钦佩。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南开师生无限悲痛。学校决定,3月19日休课一天,停止各种娱乐活动,大学、男中、女中全体师生千余人在南开中学礼堂召开追悼会。张伯苓沉痛地说:“孙先生为一代伟人,百世师表。其主义虽不尽与吾人强同,而其精神则耀日月,辉宇宙,万古不磨。今不幸先生目的未达,遽然长逝,留下如许责任,供吾人负担。吾人极应本先生之精神,认清目标干去,竟先生未竟之业,则先生虽死,亦当瞑目,而吾辈亦不愧为先生所手创之民国之国民”。张伯苓极其鲜明地捍卫了孙中山的历史地位,他说:“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历史上之地位,至少可说是最近四百年来第一人。”

  张伯苓与青岛有着不解之缘。他与30年代青岛市长沈鸿烈是挚友,期间一曾三次来过青岛,青岛曾留下他的足迹。

  做为中国现代教育史上鼎鼎大名的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是沈鸿烈名副其实的终生挚友,彼此长期互相影响提携。张伯苓比沈鸿烈年长6岁,早年考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驾驶,1897年毕业后服务于海军,不久离职回天津投身教育。据沈鸿烈侄子沈肇熙撰文回忆,1911年夏,公费留学日本海军学校的叔父学成回国(在日本期间他加入了同盟会),曾在北京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海军局工作,而张伯苓与北京海军界人物多有往来,二人得以相识交谈。当张伯苓得知沈鸿烈胸怀建设海军、报效祖国之志,且具灼见卓识时,十分敬重,而沈对张的道德学问、艰苦兴学精神,也推崇备至。彼此敬仰,友谊日深。

  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原名寿春,字伯苓,生于天津,早年入北洋水师学堂习驾驶,1897年毕业后服务于海军,不久离职回天津执教于家馆。1904年,张伯苓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1907年,在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即民间所称“南开”,建成新校舍,遂改称南开中学堂,从此声名渐著,现在的天津市南开区也由此得名。1917年秋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曾获大学名誉博士。

  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19年秋正式开学。1923年,创办南开女子中学。1928年创办实验小学。1937年以前,南开已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体系,他先后担任校长四十余年,培养出不少人才。张伯苓提倡教育救国,办学方针注重理工科教育。他反对学生介入社会政治活动,但也曾保护过进步师生。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