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干日记中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3-07-08 00:00 来源:湖州晚报 作者:木子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对于那些忠于清王朝的豪门贵族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冲击。屡受皇恩的南浔“嘉业堂”主人刘承干家族也一样惶惶不可终日,任何风

嘉业堂藏书楼

  辛亥革命对于那些忠于清王朝的豪门贵族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冲击。屡受皇恩(其实不过花钱买来的空头衔和几块金匾而已)的南浔“嘉业堂”主人刘承干家族也一样惶惶不可终日,任何风吹草动都会令他们心惊肉跳,这一切都可从当年刘承干的《求恕斋日记》里得到证明。

     刘承干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他从1910年到1960年共留下了51册《求恕斋日记》,目前都保存在上海图书馆。笔者曾有幸阅读过部分,日记中记录的大都是朋友间的交往、与妻妾出游宴客等家庭日常琐事,或收购古籍孤本的过程、价格,惟独有关辛亥革命前后的记载特别详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如1911年10月30日的日记中,记叙了当得知三叔刘青梯的儿女亲家盛宣怀(刘的大儿子娶了盛的六小姐)被革去邮传部尚书之职后,刘家上下引起的震荡:“上午阅报纸,知盛杏荪(宣怀)宫保为铁路借款收回国有,致激民怒,经资政院弹劾,于初六奉上谕革职,永不叙用。发唐绍仪为邮传大臣,将盛寓保卫之兵即行撤调,革党因而放火焚烧其居宅。盛求于庆邸(庆亲王),庆邸不理,因逃入美公使署内,由美兵护送至津门,闻即欲乘轮回南矣。 ”得知这个消息后,“本生父亲(即刘锦藻,刘承干4岁就过继给早逝的大伯刘安澜一房)因气急头晕遂即停止迩来”。刘承干自己也“早上亦复时时气急,稍写数字即亦如此”。

     从日记上可知道刘承干当时还留在南浔的求恕里老宅,11月4日得知随着江南制造局的失守,继而道署亦被焚,上海已被革命党攻占。面对全国大革命将来临之势,刘承干遵照“大隐隐于市”的古训,作出了携家移居上海的决定。在他当时的日记中就记载道:“午刻送二庶母、彬、桔、月三妹赴沪。下午开洋箱收拾物件,整理契据,将申产道契带申。”他人还未离开南浔,当天下午又传来江南名城苏州独立的消息,刘承干加快了整理地契房契的速度,一直忙到凌晨3点才结束。精力过剩的他居然还有兴趣和弟弟刘承业到后门外,去看据说每逢天下大乱改朝换代就会出现的扫帚星,结果自然什么都没见到。第二天上午收拾好行李,登申湖班快轮赴沪,在船上得知“杭州已于今日独立”。

     11月6日晚,湖州府学堂监督、同盟会会员沈谱琴率领学生军缴了湖州府警署的枪械,知府夏芦桐闻风潜逃。次日,成立由沈谱琴为首的临时军政分府,湖州宣告光复。刘承干在上海“得号函,知吾镇(南浔)于十八日(公历11月8日)午后竖白旗宣告独立”。不过南浔的这场革命对刘家来说似乎没多大的触动,因为南浔新生的政权是“公举”出来的,其中不少刘家的亲戚都进了“领导班子”。刘承干为此在日记中详细记道:“庞莱臣为军政长,费毓卿副之;邱寅叔舅为民政长,刘溥时副之;颂驺叔(刘安仁)财政长,邢聚之副之。 ”这些人都是南浔镇上有头有脸的绅士富商,相互之间沾亲带故,胳膊肘绝不会往外拐,对蠢蠢欲动的阿Q之流也不会手软,刘氏家族可以松口气了。

     不过,麻烦事还是接二连三地找上门来。首先是由50人扩充到300人的南浔团防要买枪,团防是地方武装,保一方平安,买枪的钱主要由当地大户分担,刘家位列四象之首分担也最多。接下来的事也令人头痛,因革命事起,南浔的有钱人纷纷避难沪上,原先在建的宅第园林都停工了,一批泥瓦匠无活可干,难以养家糊口。他们夜里在刘宅的大门贴一揭帖,声称:若是长期让泥瓦匠“无所事事,势必为害”,要求“安排工作”。搞得家中留守的老人成天担惊受怕。不久更大麻烦又来了,新成立的上海军政府向刘家借款15万两白银,言明一年后还。到期还不出了,军政府的财政长朱葆三亲自到场,承诺先还清利息,本金再展期三个月。三个月后上海军政府已撤销了,所有借款都由江苏省财政司处置。面对刘家的催讨,江苏省财政司声称:知道此事,但陈英士都督离任时未办移交,明细账无法确认,待核实后即归还。 1916年5月陈英士被袁世凯刺杀于沪上,这笔欠账也就不了了之。

     值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重提刘承干日记,无疑是让大家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南浔与刘家的这段历史。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