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举义”中的张云山与哥老会

辛亥革命网 2012-09-28 00: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作者:赵争耀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仅隔十二天,10月22日陕西即爆发革命,成为全国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拉开了北方各省起义的序幕。

  发生在一百年前的辛亥革命,对中国来说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它推翻了封建帝制,开辟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在这场风起云涌的伟大革命中,陕西革命占有重要的地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仅隔十二天,10月22日陕西即爆发革命,成为全国最早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之一,拉开了北方各省起义的序幕。在辛亥革命运动中,陕西大地到处播满了火种,涌现出了前仆后继的志士仁人,用血和火铸就了一座历史丰碑!

  西安起义学生军立奇功

     在西安起义及以后与清军的血战中,由陆军中学堂学生为主要力量组成的学生军曾起过不小的作用,但因时间已过去近百年,年深日久,其事迹已鲜为人知。

     学生军的主要领导人是钱鼎、王一山、牛策勋等人。钱鼎,字定三,陕西白河县人,生于1884年1月。1905年钱鼎考入陕西陆军小学堂,1906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进行反清斗争。1910年回到西安,先后任陕西新军一标(团)排长、队官(连长)、督队官(营副)等职,是西安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西安起义时,他率领新军第一标二、三营进城,迅速占领城内制高点鼓楼,又通知事先联络好的陕西陆军中学堂(设在北校场)教官马晋山、学生王一山、牛策勋率领该校学生起义,迅速组成学生军,占领藩台衙门和藩库。藩台衙门是布政使司的俗称,清朝时设布政使司,管理一省的财赋与人事。陕西的藩台衙门地点在鼓楼东北的粮道巷,藩库就在藩台衙门内,存有白银70万两(一说350万两)、黄金300余两,及大量制钱(官炉铸的铜钱)。学生军在战况激烈和局势混乱的情况下,保护了藩库内存放的大批资金,对新政权十分急需的军费和行政开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安起义成功后,学生军积极参加了革命军反抗清政府镇压陕西辛亥革命的斗争,立下战功,不少人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可歌可泣,其间的曲折也为后人留下了沉痛深刻的教训。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央视近日热播的电视剧《关中枪声》,反映的就是“辛亥革命第二枪”——“陕西举义”。《关中枪声》主角刘五在历史上就有原型,只不过是多人的综合,“他应该算是张凤翙(huì)和张云山的综合形象,刘五改变了哥老会占山为王的分散局面”。

     陕西辛亥革命时,哥老会起了很大作用。而说起陕西的哥老会,就不能不说说张云山这个人。张云山是长安太乙人,他幼年失学,跟一个山西人学吹号,后来吹号技巧名冠关中。清末在陶勤肃营当兵,走遍青海新疆各地。回陕西后在武备学堂和陆军小学司号,编练新军时又当了协部的司号官。辛亥革命前一年,他在新军中开了山堂。由于他为人豪爽,善于交际,同士兵相处甚好,开山堂不久就吸收了一千多哥弟,在新军中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张云山靠着这股力量,一跃而成为陕西的辛亥名人。1911年10月22日,西安新军起义。待攻克满城、西安光复之后,整个西安城内几乎全成了哥老会的天下。在他们看来,所谓“革命”,无非就是灭清复明。起义成功,哥老会出头的日子也就到了。于是,哥老会的首领们在各处公开挂起洪门招牌,开山拜祖,大散海底,扩充势力,同时在军政府中争权夺利,其中以万炳南、张云山等人闹得最凶。为了稳定局势,张凤翙委任张云山为兵马大都督,统领军队,满足了他要当官的欲望。其他哥老会首领也都委以官职,使人心浮动的省城逐渐平静了下来。

     在张云山鏖战乾州期间,张凤翙就对西安城内的军政秩序进行了整顿。西路战役结束后,张云山名声大了,态度也有了变化,开始觉得哥老会的弟兄们惹事不少,有伤他的声誉,再加上一些好友的劝告,他最后下定决心取消码头,将各地哥老会改编为民团,受县官节制。对于同是哥老会首领的万炳南,他也有些看不惯。张凤翙枪毙万炳南时,他正回家扫墓去了,回来后他对此事闭口不谈,而在行动上给予张凤翙以诸多支持,成了张凤翙整顿治理西安的一个好助手。

  辛亥革命催生西北大学

     辛亥革命后,秦军政分府教育司按照全国统一做法,改陕西高等学堂为陕西高等学校;陕西法政学堂改为关中法政大学。

     在1912年3月,中华民国秦军政分府大都督张凤翙提出创立西北大学的主张,并成立西北大学创设会,亲自出任会长。委员有钱鸿钧、马凌甫、崔云松等。创设会推关中法政大学校长钱鸿钧(原陕西法政学堂监督)为校长,并决定以陕西高等学校、关中法政大学、原陕西农业学堂、原陕西实业学堂、原陕西客籍学堂为基础,筹组西北大学。

     张凤翙认为,“交通便利之省份,设立大学尚可暂行缓图,若西北则地方如此辽阔,关系如此重大,人才如此缺乏,内观外顾,忧心如焚,急起直追,犹虞不及”。因此,他迅速和甘肃、新疆两省商议,得到支持后,即决心排除万难,全力以赴创设西北大学。

     当遇到袁世凯政府阻挠时,张凤翙坚决声明若要西北大学停办,就好似“荡舟激流,势难中止”,终于1912年3月力促西北大学开学。

  孙中山密令印证史实

     一份见证陕西辛亥革命历史的孙中山手迹密令,在建立国家馆藏文物信息数据库过程中于陕西省宝鸡被发现。这封密令一直藏在赵西山之女赵玉华家中存放鞋样的夹子里,直到1980年,70多岁的赵玉华老人才将其捐献给了凤县文化馆。

     这件孙中山手迹密令保存完好,长26.5厘米,宽18.5厘米,以白绫作底,为毛笔书楷体竖幅,共计七行,五十三个字:“密令,派大本营出勤委员李自立、赵西山前赴陕西传谕同志各军将领迅速协同一致讨贼救国此令。孙文。中华民国十二年九月四日。”

     密令上盖有“孙文”朱印一款,“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朱印一款。

     这封密令中的赵西山是宝鸡辛亥革命的名人,为同盟会会员。宝鸡文史资料多有其事迹记载。他生于1891年,原名鼎中,字西山。凤县唐藏乡人,民国初年,曾在乡办民团御盗,后在县署任职,因故顶撞致县知事不满,欲加以罪。西山闻知,愤然远走外省,遂加入同盟会,奔走粤、陇、蜀、京、沪等地,联结志士,宣传革命。1923年9月4日在广东石龙被孙中山委任为大本营出勤委员,持孙中山密令联络豫直各省同志,遍历关内外诸军,宣传孙中山对于国事之主张。转赴陕西榆林见井岳秀、杨虎城筹商大举。1924年秋,北方时机成熟,复持孙岳、胡景翼密函赴广州,觐见孙中山,请示机宜,即颁发给井岳秀等讨逆军司令委任状五件,兼程北返。10月22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在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曹锟,驱走吴佩孚,联名通电恭迎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赵西山携同二军代表寇遐竭孙中山于天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赵西山赴豫任河南督署参议,后返陕。1927年随于右任参加北伐,会师郑州。1936年在西安寓所逝世。这封密令的发现,不但印证了史料对赵西山先生这段经历记述的准确性,而且为研究陕西辛亥革命的历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