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籍华侨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网 2014-02-08 00:00 来源:闽南日报 作者:郭上人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06年冬,孙中山为革命首次到马来亚槟榔屿,要与某名人见面,该人却避而不见。使孙处于人地两疏的困境,漳籍华侨吴世荣主动出面接待,并

  漳州是福建省主要侨乡之一。《漳州市志》载,据1988年不完全统计,旅居国外的漳籍乡亲有70多万人,主要聚居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和缅甸、越南、日本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古巴、荷兰、德国等国家与地区。

  办报纸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1899年,反清的光复会在香港创办革命者最早的报纸《中国日报》,这是东南亚第一份反清报纸,在华侨中很有影响。受这份报纸的启发,东南亚一带进步华侨相继办起报纸。肖佛成(1862-1940年)字铁桥,祖籍南靖书洋乡,生于暹罗(泰国)曼谷。肖青少年时在曼谷读书,接受中国传统教育。他的老师高百传曾参加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逃往暹罗,以教书为业,肖受其革命思想的熏陶,养成急公好义爱国的思想。27岁时参加当地华侨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秘密团体“三合会”。“光复会”在上海成立后,肖佛成等进步青年就与该组织取得联系,成立“光复会暹罗分会”,进行反清活动。1902年肖在曼谷创办《晨钟日报》,1904年与因反清逃亡海外的陈景华创办《华南日报》,后易名《湄南日报》,因报纸落入“立憲派”手中,肖佛成与陈景华于1905年另创办《华暹日报》,肖任社长,主编中文版,陈主笔政,肖的女儿主编泰文版。

  《华暹日报》宣扬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主张;抨击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反对列强瓜分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宣传改善华侨境遇;主张华侨与当地人民友好相处;介绍欧美资产阶级进步学说等。报纸竭力支持革命者同保皇的《启南日报》、《中华民报》展开论战。《华暹日报》在南洋华侨和当地人民中产生很大影响。

  大力宣传、支持革命的《华暹日报》,引起孙中山的关注,1908年11月,孙中山为壮大同盟会力量,偕胡汉民到暹罗开展活动,肖佛成与陈景华组织数百名华侨在中华会馆集会欢迎并举行演讲会,孙中山在会上宣传推翻清廷,建立共和的革命主张,受到华侨的热烈支持与拥护。在孙中山指导下,暹罗成立了“同盟会暹罗分会”,肖佛成被公推为会长,陈景华为书记,会址设在华暹日报社。当时暹罗不准进行公开政治活动,华暹日报社成为孙中山指导、组织革命活动的临时秘密地点。暹罗趋向支持革命的华侨日多,同盟会会员发展到2000多人,暹罗各埠相继成立同盟会分会。

  拯救孙中山脱离险境

  1906年6月,孙中山的日本朋友宫崎寅藏到新加坡进行联络活动,被当局发现拘捕牢禁。那时孙中山在西贡,闻讯立即赶往新加坡营救,也遭拘捕牢禁。(漳州华侨名人传148页林文庆)此事如被清政府获悉,孙将被引渡回国惩办。这不但影响孙的性命,也将会影响革命的未来。谁来拯救孙中山?谁有能力来拯救孙中山?此时,新加坡同盟会会员林文庆挺身而出,他不畏艰险,出面拯救孙中山。

  林文庆,祖籍漳州海澄县,出生于新加坡一个华侨家庭,其父是商贾名人。林文庆青少年时在福建会馆开设的书院读“四书、五经”,后入学新加坡莱士学院,因成绩优异获英女皇奖学金,就读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获内科学士、外科硕士学位,学成回新加坡行医及开西药店。林文庆又与友人合办《海峡华人杂志》、创立“好学会”社团,宣扬祖国东方文化。他带头剪掉辫子,反对妇女缠足,反对吸鸦片。创办新加坡第一所女校——中华女校。他虽学医,但在马六甲试验种植橡胶获得成功,并在南洋推广,被赞誉为“南洋橡胶之祖”。英国政府鉴于林文庆对新加坡殖民地的贡献,授予“不列颠帝国勋章”。林文庆精通英国、日本、马来亚等国语言,懂得法文、德文、荷文、西班牙文。他博学多才,热心社会公益,交游甚广,深孚众望,被举为新加坡立法院华人议员,担任过市政委员、内务部顾问、总商会副会长等职。他早在英国留学时就与孙中山相识,1906年2月就参加孙中山在新加坡组织的同盟会。当他获得孙被捕蒙难消息,立即四处活动,疏通有关关系,凭藉他对当地的贡献、威望与影响,经一番努力,孙中山与日本友人终于被释放,安全离开新加坡。

  有人评说,孙中山是辛亥革命先驱者、主要领导人,拯救孙中山,也是拯救辛亥革命。(林文庆于1921年6月至1937年任厦门大学校长)

  支持武装反清斗争

  1906年冬,孙中山为革命首次到马来亚槟榔屿,要与某名人见面,该人却避而不见。使孙处于人地两疏的困境,漳籍华侨吴世荣主动出面接待,并介绍爱国华侨黄金庆、陈新政等名人与孙先生会晤,使孙得在槟城顺利开展工作。

  吴世荣祖籍海澄,1875年出生在槟城,他继承父业,创办“同元布庄”、“麻坡薯粉厂”、“永成橡胶公司”,是槟城富商。吴世荣虽发迹,但自身十分节约,对慈善公益甚为慷慨,他捐资创办益智学校,招收华侨子弟入学,在华侨社会颇著声誉。是年吴世荣、黄金庆、陈新政参加同盟会,吴世荣被选为同盟会槟城分会会长。他发起创办《光华日报》,设立“槟城书报社”,吴、黄任正副社长,致力于革命宣传工作。

  1908年秋,同盟会南洋支部成立,总部原设在新加坡,因政治环境所迫,拟易址他迁,在吴世荣资助下迁址槟城。孙中山到南洋开展革命活动,常寄居槟城。槟城成为南洋同盟会活动中心。

  1910年11月,孙中山与同盟会领导人黄兴、赵声、胡汉民、孙眉等聚集槟城策划“三·二九”广州起义。并在槟榔屿召开“中国同盟会骨干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吴世荣、黄金庆、邓泽如等人。孙中山认为“吾党历次之举义,与海外各埠同志竭力之宣传,革命精神早已弥漫南洋群岛中”。他要求“吾党同志要鼓其勇气,乘此良机重谋大举”。但让同志疑虑莫决的是“饷械之无着”。为解决饷械之需,接着又召开“筹款会议”,参加者为槟城同盟会员和爱国华侨。孙中山动员说,“革命种子早已布满南北军界。军中不乏深明世界潮流之同志,极端赞成吾党之主义”。“一待时机成熟,当倒戈相向,为吾党效力,光复大业在此一举”(《孙中山全集》第一卷493、494页)。会上与会者纷纷即席认捐。吴世荣变卖店产,倾资支持革命,带动各侨埠同盟会员及华侨踊跃捐献。有的同盟分会会员自愿参加“敢死队”,回祖国参加武装斗争。漳籍平和县大溪乡华侨吴穿扬到暹罗(泰国)北大年经商,他是1905年北大年第一批同盟会会员,他和漳籍同乡王大鹏、吴陵奇等组织华侨公会并设“明德书报社”,作为公开活动场所。吴穿扬和吴愿土、吴香乞、陈阿金等13个青年,分两批回国参加武装起义,并分别参加福州、厦门的光复行动。

  1911年10月10日辛亥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吴世荣作为南洋各埠同盟会代表,被邀回国参加开国大典。吴世荣等华侨代表为加强华侨与祖国的联系,推动华侨回国办实业,建设祖国,振兴中华,发起成立“南洋华侨联合会”。筹备过程受到孙中山大力支持。1912年2月“南洋华侨联合会”在南京成立,汪精卫为会长,吴世荣为副会长。吴世荣到南洋各埠联络组织“南洋华侨联合会”分会,团结南洋广大华侨,为祖国革命大业再作贡献。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4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