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中的华章:1911年的浙江湖州府中学堂
辛亥革命网 2013-11-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徐勇 查看:
1911年的湖州府中学堂(湖州中学前身)无疑是湖州这座城市的亮点。
此时的学校监督(也称堂长)是沈谱琴,一位举人出身的同盟会员,他的家资丰厚,在湖州城内拥有不少房地产,在乡下还拥有大量田地,这是一位崇文尚武之人,曾在籍工部虞衡郎中。喜写小品文,擅书法篆刻,其篆刻曾得到艺术大师吴昌硕的称赞。
就是这样一位家财雄厚的巨富,偏偏热心教育。早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正月,就出资在东街(今承天寺巷口)私宅创办志正学堂,延聘名师,招收学生百数十人,以中西各学科授之学生,这是湖州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学堂。沈谱琴和沈尹默同宗,1905年和1907年,沈氏兄弟两次奉母回乡,都住在沈谱琴东门私宅,沈尹默祖居堂名承志堂。
沈谱琴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东渡日本留学,其间,他和湖州籍同盟会员陈英士、张静江、戴季陶等来往密切,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翌年冬回国,担任湖州府中学堂监督,从这时起,他就把府中学堂当作一个革命策源地,积极组织参加反清秘密活动,和上海的同盟会员陈英士等人保持经常性联络,互递信息,相互呼应。
沈谱琴执掌湖州府中学堂后,常对学生灌输民主革命思想,平时,特别注重体操和武术,强化对学生的军事训练。他派人从上海购来新式步枪数支,加上旧枪数十支,聘日本人大西胜人教授,又聘浙江标营中的陈振甫(体操教员)教野外操,秘密组织一支学生军,并派人到上海精武体育会(由陈英士等创办,委托武术家霍元甲任总教习)学习武术,并从上海运来湖州籍志士姚勇忱所制大小炸弹两箱,以备日后举事之用。
宣统三年(1911)七月,时任湖州教育会会长的沈谱琴与湖州籍外交家、教育家钱恂等发起成立湖州国民尚武分会,由钱恂任会长,沈谱琴、沈晋恩任副会长。上海有尚武公学,由陈英士等人主持,是革命的基础力量,湖州与此呼应,在湖州西门城隍庙内建立尚武公学(即步兵小学堂)公开招收学员,操练武术,以“提倡武风,挽救文弱,鼓吹革命,网罗‘人才’为宗旨”,聘当时在府中学堂任地理教习的陈其采任学科主任,王夺甫和日人大西胜人任体操和军事教官,课程设置除有关学科和体操,另还进行军事训练,向每个学员发背包和军装等专用品,武器借府中的毛瑟枪九支后改为“快五响”,加紧反清活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拉开帷幕,全国纷起响应,上海、杭州接连光复,十一月一日上海光复,十一月四日杭州光复,月初上海光复后,沈谱琴赴杭州参加秘密会议,收到陈英士密信,嘱其抓紧准备,择日在湖州举事。十一月五日,湖州府中学堂教员陈振甫、余子泉从杭州赶回湖州,在沈宅向沈谱琴、钱恂、钱玄同等通报杭州光复情况,决定当晚举事。沈谱琴等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号召,率领学生军及尚武公学师生数十人举行起义,此时,湖州知府和程安两县知事已闻风而逃,兵不血刃,光复湖州。此前,湖州知府吴继彪和驻城水军统领周树森,经沈谱琴等人说服,自动解除武装,学生军并到厘卡总局收缴全部税款,同时宣布全城戒严,由学生军维持社会秩序。
十一月六日,在右文馆(今红门馆团结巷1号原府试馆舍)内成立湖州临时军政分府,隶属上海都督府,沈谱琴为军政分府首长,主持分府工作。钱恂为民政长,沈树人为财政长,陆庆誉为军法官。宣布废除湖州府制,乌程、归安两县合并为吴兴县,还实行如下措施,豁免钱粮,整理厘卡,释放囚犯,悬白旗,剪辫子,整个面貌为之焕然一新。学生军达到一百数十人,会同商团(也是由沈谱琴组织,负责人为钮寅生),负责城内治安工作。沈谱琴的次子沈伯棠(竹刻大家金绍坊的妻兄)回忆:“湖州光复当时,地方治安会由学生军负责维持,全夜巡逻,并向城中各方,分组宣讲革命宗旨,安定市面,匕鬯不惊。革命浪潮中,学生军精神奋发,轮番服务每至翌晨。尤以事在草创,伙食未备,三餐全部自理,亦无怨言。如非具备高度觉悟,平日训练有素,岂能臻此。不久又向沪军都督府领来新式枪支,换去旧枪以整军容。”
三个月后,因四乡盗匪横行,上海方面委派俞寰澄(湖州德清新市人,中国首个证券物品交易所即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创始人之一)。率两连士兵来湖接替,俞担任新的军政分府都督,沈谱琴仍回府中学堂任监督。另委李次九(即著名的“一师风潮”中的“四大金刚”之一)为县知事,严浚宣为秘书长,沈敦士为军法官。
1911年底,学生军解散,大部分人进入沈谱琴在尚武公学基础上成立的经武学堂(在爱山书院旧址附近)继续学习。聘请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留学生陈其采(陈英士之弟)、吴祖荫为教员,在学习文化同时,主要学习军事知识,为期一年,毕业,给证解散。这些人中以后大部分入黄埔军校深造。
湖州籍外交家、教育家钱恂和其弟钱玄同在湖州光复中都起了重要作用,钱恂1909年从日本归乡后,就居住在湖州藏书家陆心源的“潜园”,应沈谱琴之邀担任湖州府中学堂监督。钱玄同1910年从日本回到湖州,也和兄长住在一起,并在府中学堂任教,钱恂和钱玄同参与湖州辛亥革命的全过程,直到民国元年赴杭州。钱恂任浙江图书馆馆长,钱玄同在杭州任浙江省教育司科员、视学。
参加湖州光复的学生中有几位比较著名的人物,如吴复、邱寿铭、陈桂青等。
吴复(1889-1967),字淮青,又名槐卿,1910年湖州府中学堂毕业后,回湖州菱湖自治两等小学堂任国文教员,武昌起义后,他响应校长沈谱琴组织尚武学生军,参加光复湖州的起义,光复后,仍参加维持湖州治安,学生军解散,回菱湖从事教育工作。
邱寿铭(1890-1978),1908年入湖州府中学堂就读,1911年11月5日,参加光复湖州的学生军,学生军解散后,赴上海找三哥邱颂阁(同盟会员,后为湖州中学教师),参加沪军都督府军饷协济会工作,成为文牍科科长,并加入同盟会。1912年下半年,考入上海神州法律专科学校,毕业后回湖州从事律师工作,后到湖州中学任教。
陈桂青(1881-1976),从小在私塾学习,长大后在自家陈信源银匠店,和兄长一起帮父亲打理生意。平时习武强身。1911年7月尚武公学创立后,陈桂青入校习武,进步很快。湖州光复时,陈桂青参加学生军,参与了接管旧政权,维持社会秩序的工作,在同团担任第一排排长,后升督察长,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克尽职守,受到嘉奖。陈桂青是全国著名的钱币收藏家陈达农先生的父亲。
参加光复湖州的湖州府中学堂学生还有凌汝霖(1890-1956),字雨苍,吴兴人。从湖州中毕业后,保送进入浙江优级师范学堂数学科。先后在湖州等地多所学校,如湖郡女中、湖州旅沪公学、湖州中学等校任教导主任及数学老师。抗战期间,任吴兴县政府教育科科长,主持战时教育,为湖州教育贡献良多,其子即为著名爱国人士凌以安。
如果说上海是全国辛亥革命的大本营,那么湖州府中学堂则是湖州辛亥革命的大本营,在这场震古铄今的伟大革命中,活跃着许多湖州人的身影,上海都督府中,就有众多湖州籍同盟会员,如杨谱笙、俞寰澄、李次九、吴佩潢、周柏年、姚勇忱、沈翔云、周佩箴、许朋非、张秉三、褚民谊等,此外,关注故乡革命情形而身在上海者,就有张静江、蒋汝藻等。湖州府中学堂师生参加辛亥革命的人也不在少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湖州府中学堂校友孙景贤和沈源到武昌加入学生军,参加保卫共和的战斗。湖州中学教师邱颂阁参加上海光复起义,在沪军都督府会计处工作,民国建立后,经好友陈布雷所劝,回乡到湖州中学任教。湖州府中学堂教员徐一冰在上海光复中,率领学生军在攻打江南制造局之役中战斗了一昼夜。湖州府中学堂附小教师朱家骅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亲率20多名敢死团成员赴武汉参加战地救护。湖州中学教师许朋非直接追随陈英士,参加了攻打江南制造局的战役。
在整个辛亥革命中,湖州人出力颇多,湖州辛亥革命的灵魂人物无疑是沈谱琴,湖州府中学堂的辛亥往事也无疑是一百十周年学校历史中浓墨重彩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