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华侨敢死先锋队的始末
辛亥革命网 2013-10-29 00:00 来源:炎黄纵横 作者:刘静 查看:
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卸任临时大总统后南下广州时,胡汉贤前来晋谒,并请示今后去向。孙中山因胡汉贤是广东四邑人,遂派他到美洲联络华侨,宣传和推动华侨投资国内,兴办实业。
胡汉贤领受任务后,于1912年冬前往加拿大,落脚于维多利亚城《新民国晨报》。他通过报纸、通信和口头宣传等方式,动员华侨投资兴办国内实业,建设祖国,得到部分华侨的响应。
不久,袁世凯倒行逆施,派凶手于上海暗杀宋教仁,孙先生领导的癸丑之役讨伐袁世凯也失败了,不得已来到日本,改组国民党,并把总部设在日本东京,继续组织讨袁,还派林森到美国三藩市组织中华革命党美洲华侨支部,派夏重民到加拿大组织中华革命党加拿大华侨支部。胡汉贤即于1914年冬,在维多利亚城《新民国晨报》主持成立党支部。经过一番宣传和组织工作,一年内,加拿大先后成立党分部与通讯处50余处,入党人数达数千人。其中,工人、店员占多数,青年知识分子及商人次之。他们对袁世凯帝制自为、危害民国等罪行颇为愤恨,不少愿毁家纾难。
随着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阴谋日益暴露,各地华侨党人情绪愤激,纷纷表示愿意回国讨贼。海外革命党人有意组织华侨回国讨袁。但此事非同小可,即向东京总部请示报告。东京旋即复电,着先行组织训练,听候时机回国。在加拿大的革命党人即召集会议,议决组织军事社进行训练。军事总社由胡汉贤任总社长,马超凡任副社长。
加拿大军事社为避免当地政府的干预,对外以青年体育会的名义出现。社员分单、双日两批受训,训练内容分三方面:1.军事操练,以木枪作武器;2.政治时事讲话;3.文娱活动。
美国与加拿大毗邻,但美国禁止外侨活动,故美东华侨有参加回国讨贼的,只能由伍横贯、黄培等暗中组织,与加拿大军事总社联系。
1915年秋,袁世凯在国内通过筹安会“劝进”为皇帝,军事社社员纷纷要求回国参加讨袁。总社据情电告孙中山。孙中山复电,着各社员火速编成队伍,候命回国。社员们欢欣雀跃,迫不及待,很快组成了“中华革命党讨袁军美洲华侨敢死先锋队”,参加者500余人。
1915年10月,胡汉贤、关宝华、李赦到东京总部向孙中山报告组织队伍经过及请示回国日期,孙中山对此举予以赞扬,说原定计划要派华侨回上海、华东一带讨袁,归陈其美指挥,后决定视前线军事发展情况再定。最后,孙中山让负责敢死队的3名同志留下来。他说:“现在有华侨捐献的飞机3架,拟在西京八幡町八日市机场开办本党飞机学校,聘请日本人为教官,派周彦时、夏重民两人负责该校事务,你们3人可加入为学员,学习飞行技术,将来大有用处。”
1915年12月,胡汉贤与李赦两人随同夏重民去八日市飞机学校报到。关宝华因体质不合,留在横滨招待所,负责与加拿大方面的通讯联系,并准备招待将来回国的队伍。
1916年2月,华侨敢死先锋队奉东京总部电召,分批抵日本横滨候命。5月上旬,孙先生派夏重民与东京总部军事部的派员一同带领华侨敢死先锋队回国,进入山东潍县,归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居正指挥,改编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华侨义勇团”。同时,日本八日市飞机学校华侨学员也调回潍县,定名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华侨义勇团飞机队”。
华侨义勇团直属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司令部领导。这个团下分3个大队,每大队有3个中队,每中队有3个小队,每个小队有3个分队。团长夏重民,团副胡汉贤、伍横贯,总教练官刘铖,秘书长关宝华,副官长黄伯度,特别差遣黄英、邓荣,经理处黄培、萧桂荣等。在装备方面,华侨义勇团比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其他部队较优,当时有从加拿大购回的几十挺美式手提机关枪,此外则是步枪、手枪等武器。飞机队附属于华侨义勇团,学员30余人,仍由日本人任教官,胡汉贤兼飞机队管理主任。
华侨义勇团5月初到达潍县后,不久即参加暗袭济南的战斗。这次战斗由于日本人的出卖,以失败告终。
6月初,驻防坊子(在潍县西北)的部分华侨义勇团击退了敌军张怀芝部的偷袭。此时,由周梓骥、秦竹裴率领的华侨敢死先锋队第4批30人返国,奉命潜入上海。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暴毙,黎元洪继任总统。孙中山先生指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停止进攻,等候政治解决;并致电黎元洪提出恢复约法,召开国会的主张。黎元洪表示同意孙先生的意见,将讨袁军改编为国军,欢迎东北军总司令居正到北京协商改编工作。同年10月,北京政府派曲同丰到潍县改编东北军,拟将华侨义勇团人员编入保定军官学校,飞机队全部设备及人员调往北京南苑,改为中华民国飞机学校。华侨义勇团按孙中山先生电示全体返上海办实业。
华侨义勇团于11月下旬返回上海,黎元洪却发给每人遣散费600元加以解散。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满腔热血的华侨同志,除10多人返回原地或广东外,大多数只好集中到无锡经营农林种植业。至此,美洲华侨敢死先锋队(即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华侨义勇团和飞机队)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