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渊与爱国启蒙教育

辛亥革命网 2013-10-2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谢胜宏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并逐步认清了日本帝国军人亡我中华的狼子野心。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觉醒,并逐步认清了日本帝国军人亡我中华的狼子野心。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正是最早看清日本军国主义本来面目的极少数先知先觉者之一。

何子渊(1865—1941)

  据渊公族人回忆,早年何子渊除了在兴民中学、兴宁一中学生中宣传爱国、抗日思想外,每次回石马探亲,都会将各房子孙召集在一起,详细询问他们的学业情况,并亲自教他们学唱由自己作词、谱曲的爱国、抗战歌曲,给孩子们讲述古今中外的奇闻轶事和爱国民族英雄的感人事迹。每当这个时候,得知渊公回乡消息的附近邻居家孩子都会不约而同地聚拢过来,一、二十个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孩常常将子渊公围得严严实实,大家七嘴八舌,间或聚精会神地聆听先生的教诲。但,无论孩子们提出何种刁钻古怪的问题,渊公都会一一耐心做答,现场笑声阵阵,其乐融融。

  年近九旬的离退休干部,子渊的孙子蔚云、蒸云、卓云,曾孙初麟等老前辈,每当回忆起这段童年往事,哼起当年那一首首动人心魄、荡气回肠的抗日歌谣时,都会激动不已,潸然泪下,耳畔不时响起渊公那抑扬顿楚的歌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一

  今夜月光光,秋风阵阵凉;

  那边桂花飘过来,一阵芬芳。

  想起哥哥上战场,身上还是单衣裳;

  为妹星夜做寒衣,做好棉衣送战场。

  二

  宁水亲,宁水遥,情郎哥哥去当兵,

  当兵要当抗日军,不是好铁不打钉。

  当兵要当抗日军,扛起枪杆上战场,

  拿起锄头好种田……

  从1926年北伐,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开始,何子渊便将三儿子尚文、四儿子尚周,女婿梁世骥等一大批子侄、亲属送上北伐、抗日战场。尚文任十九路军上校军需处长,尚周任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中校军需主任,梁世骥历任十九路军六十一师一二一旅一团团长、六十三军一五四师师长、六十一军副军长等要职,被国民政府授予陆军中将军衔,晋中将教育长。他们均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杰出贡献。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