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武昌首义的播种者吴禄贞先烈

辛亥革命网 2011-03-11 00:00 来源:春秋网 作者:吴忠亚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被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誉为“盖世之杰”的辛亥革命先烈吴禄贞,他从十九岁留学日本时起,就追随孙中山先生,他的一些早
 

  (一)、从“盖世之杰”来源说起

  被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誉为“盖世之杰”的辛亥革命先烈吴禄贞(1880--1911),字绶卿,湖北省云梦县(旧属湖北省德安府,现属湖北省孝感地区)人。他从十九岁留学日本时起,就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其首创的民主革命运动,成为《兴中会》的早期骨干力量和中山先生的早期亲密战友。

  他的一些早期革命活动,对于当时辛亥革命的开创与发展,都有其极为重大的关系和贡献。如其所领导的庚子(1900年)“大通起义”,就是第一次把中国民主革命的浪潮,由珠江流域推进到了长江流域。也就是第一次把中山先生所燃起的革命烽火,从南部国土延烧到了中原大地。从而,划阶段地扩大了武装起义的范围,首次冲击了敌人的长江防线,并为以后两湖革命运动的勃兴,乃至辛亥武昌首义的大爆发,树立了先声,开辟了道路。

  湖北辛亥革命前辈张难先先生,在其所著《湖北革命知之录》一书中,首列“庚子之役”专章,以为其全书之冠;孙中山先生在其所撰《祭吴禄贞先烈文》中,也以“聚义江淮,建牙大通”,为先烈谱写下首曲赞歌,其深意即皆在于此。当时,先烈年甫二十,且尚在学生时代,就能奋勇投身于革命战场,负担起领导一方武装起义的革命重任;并能在敌众我寡,孤军无援的危急情况下,高高举起了中山先生所亲自授予的革命义旗,一举攻占了大通重镇。就像是一柄利剑,一举刺透了敌人长江防线的心脏。后虽因众寡悬殊,归于惨败,但其奋不顾身的革命精神,七天七夜的浴血战斗,已大足动天地而泣鬼神。并足使长江上下敌人,为之空前震动,两岸革命人心,为之空前振奋。其能得到中山先生“盖世之杰”的最高最后评价,盖已早就种因于这个时候。

  然而,当年先烈早期革命活动之大有关系和贡献于辛亥革命者,实还远不只此;特别是从重视思想基础的角度看来,其意义之更为重要和影响之更为深远的,还应首推其为辛亥武昌起义,辛勤撤播革命种子的光辉一幕。兹值辛亥革命及先烈殉国八十周年之际,我们饮水思源,不能不更加深切怀念先烈当年所创建的这幕丰功伟绩!爰举所知,用申纪念!

  (二)、湖北第一个革命团体—“武昌花园山聚会”的形成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风华正茂的吴禄贞先烈,作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第一期中国留学生,毕业回国。但,实际上他在当时,已不止是一名普通的回国留学生,而更是一名崭露头角的革命党人了。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当时两湖总督张之洞,在接见这批学成回国的留日学生时,独拒不接见先烈,并下令把他囚禁于将弁学堂。势欲追究大通前案,治他以“谋反叛逆”之罪。先烈处之泰然,毫不为其暴力权势所屈服。

  当张之洞大逞总督威风,亲自进行审讯时。他也还是理直气壮地,痛陈当时清庭朝政腐败,国家濒于危亡之大势,及其立志革命救国,不计个人生死成败之大义。侃侃而谈,旁若无人。使张之洞理屈辞穷,不敢加罪,并还连连称他为“奇才”,任以为督署学务处帮办。同时,兼任湖北将弁学堂、武普通学堂及护军全军总教习。使他一下子就由“阶下囚”,一跃而为“座上客”,并顿时成为了武汉三镇的知名人物。他也乐得正好利用这些,作为他进行革命活动的“护身符”和宣传革命的讲坛。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