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终有返魂香——对先父遗著《峭谷诗稿》之(2)

辛亥革命网 2010-09-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张怀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先父张肖鹄的一生,是在进取与傍徨、希望与失望、摸索与忧虑中渡过的。由于他从历代著名诗人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等人的作品中,吸

 
“……乱鸦轻伴争枝末,饥鼠窥人窃沥残。……”(《游学集·闲居省教育会》)
 
此时,他立志报国,投笔从戎:
 
“松柏坚贞岁后凋,吾怀于此亦聊聊。寸心未死书饶腹,斗印何如剑佩腰。”(《游学集·和程稚松冬日感怀原韵》)
 
“国家养兵供内争,枭獍肆毒残吾民。干戈扰攘何时宁?当以其道治其人。”(《从戎集·宜昌乘川轮之万县》)
 
袁世凯称帝后,他的诗尤为悲壮、豪迈,诗词铿锵有声,动人心弦。如在奉命赴沪谒孙中山,拟商讨组建鄂护法军途中的江轮上,他在潇潇雨后,心潮澎湃地凭栏高歌:
 
“仰天长啸壮怀东,大地风云变幻中。雨歇危栏凭亦得,高吟武穆满江红。”又,
 
“狼嗥虎啸恣纷争,徐海军飞复辟声。不谓哀时江汉客,论兵重假庾兰成。”(《从戎集·得蔡幼襄函召去上海》)
 
“野雉江鸥乱入宫,天关地轴动摇中。河山再造新民国,九仞期争一篑功。”(《从戎集·晤幼襄上海打铁滨寓》)
 
诗词深沉,悲壮有力,充分表达了誓死护法的决心。
 
一九一九年元月,辛亥革命元勋、鄂西靖国军总司令蔡济民不幸遇难,他悲愤填膺,写了《哭蔡幼襄》诗八首,诗文凄切悲愤、感天动地,不仅叙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而且刻画了蔡将军为人之忠贞报国,淡泊名利,关心人民,实为不可多得的,充满战友之情的挽诗(略)。
 
为了继承蔡将军之遗志,后数年中,先父曾奔走于滇、川、陕各军,足迹踏遍祖国西南、西北数省,饱受行军之苦,途中均有诗作,其中最突出的是他对军队扰民深感失望而悲愤之作:
 
“笳鼓声喧日近曛,官绅迎远道纷纷。师行过境何功德?牛酒殷情为劳军。”
 
“军队权威重可知,供张日夜怕嫌迟。恭维底事偏逾分,敬鬼神心早远之。”(《从戎集·随滇军幕西上过梁山县》)
 
这些诗反映了当时的军队并未得到民心,人民劳军只是无可奈何而已。他在《巴山道上》一诗中,更是描述了军队溃败时,强行掠夺,民不聊生之惨景:
 
“米盐杂碎年节料,尽为恶客作供张。……士兵笑声民哭声,悲欢嘈杂难为听。”
 
“同室互斗阋墙争,涂炭生灵罪万恶。……不如归去甘藜藿,飘然尘表云间鹤。就令谋生计拙饿死填沟壑,不作鹰犬争向虎吻求生活。……”
 
不仅控诉了旧军队的罪行,也道出他不愿同流合污,弃军回家之决心。
 
一九二八年和一九三二年,先父先后出任安徽颍上和湖北宜都县县长。两次任期虽均较短,但他极力推行孙中山先生之治国纲领,广施德政,革除时弊,破除迷信,严禁烟赌及妇女缠足,并大力兴办学校。然终因他秉性耿直,刚正不阿而遭到排斥打击,这些都在他的诗中得到反映: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