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老人刘蔼如与华山聚义的英烈们(7)

辛亥革命网 2011-09-17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刘鉴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的三祖父刘蔼如先生,原名刘吉肆。八国联军入侵,他说服父母,与同乡好友曹印侯、郭希仁一同进入西北大学的前身陕西高等学堂学习新学

  在当局者撤守未定的危疑紧急关头,原在西路与直军作战的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杨虎城召集他的高级将领在三原开会,分析局势,研究对策,决定对刘镇华给以迎头痛击,固守西安。杨虎城随即率领主力进入西安,稳定了战局。刘镇华闻讯组织主力七万人马包围西安,志在必得。而城内的守军,连同杨虎城部还不足1万人。就在敌众我寡、装备悬殊的条件下,杨虎城主动团结李虎臣、卫定一等城内原来将领,把城内军队改编为陕军,取消国民第二军、第三军称号,以李虎臣为陕军总司令兼第一师师长,以田玉洁为第二师师长,自己任副总司令兼第三师师长,以卫定一为第四师师长,统一了军事指挥;同时利用国民党、共产党、学生联合会等组织,广泛发动群众,军民同仇敌忾,共同保卫西安,并严厉打击内奸、尽力设法解决军粮与民食问题。这些措施在极端艰苦条件下发挥了重大作用。

  就在西安军民守城战打响三个月后,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以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出师北伐,占领武汉三镇。面对革命形势的重大发展,李大钊委托于右任去苏联邀请冯玉祥回国,并写信给冯玉祥,提出"进军西北,解西安围,出兵潼关,策应北伐"的战略方针。9月17日,冯玉祥、于右任在共产党员刘伯坚等人和苏联顾问的帮助下,完全采纳李大钊信中所提出的方针,在内蒙古五原县举行誓师大会,宣布集体加入中国国民党,组成国民联军,参加国民革命。冯玉祥就任总司令,刘伯坚任总政治部部长。冯玉祥并委其二师师长孙良诚为援陕前敌总指挥,邓宝珊为副总指挥。率领吉鸿昌、马鸿奎、孙连仲等部合计4个师、6个混成旅,经固原、平凉东下,到了10月15日,孙良诚的先头部队和于右任领导下的陕军开始向咸阳地区的刘镇华部发起攻击。在几乎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坚守七个月的西安军民已能听见隆隆炮声,其欢欣鼓舞的情况,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

  但是,当孙良诚打到咸阳东与西安之间的三桥镇时,却遭到镇嵩军顽强反击,联军伤亡甚重,双方对峙,相持不下。孙良诚想撤,苏联顾问坚决反对,总指挥和顾问意见不一,便连连发电催促副总指挥邓宝珊,速来前线商议。此时,邓宝珊双腿正在生疮,步行骑马都有困难,孙良诚迫不及待,派人用轿子将邓宝珊抬到前线。11月中旬,联军在三桥镇猴儿寨召开第二次军事会议。邓宝珊听取前线敌我形势的详细报告后,同蔼如先生等幕僚商议,提出擒贼先擒王的作战方案,即西部正面牵制;由吉鸿昌部偷渡渭河,在西安北郊佯动,吸引敌军主力;同时由邓宝珊率一支骑兵经子午镇迂回南山,偷袭西安城东韩森寨刘镇华司令部。

  这一作战方案得到与会者和苏联顾问一致赞同。次日拂晓,吉鸿昌混成旅偷渡渭水,在未央宫方向发起佯攻,战斗十分激烈。晚间,乘夜色掩护,邓宝珊将自己双腿绑在马上,率领马鸿逵的骑兵四千,吉鸿昌骑兵一千,衔枚疾走,绕道南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韩森寨,将刘镇华司令部打了个人仰马翻。敌军失去指挥,全线混乱,联军城内外各部队一起出击,刘镇华军迅速溃败。第二天,西安解围。

  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历时八月之久的西安守卫战以胜利结束,反映出陕西军民面对强敌不屈不饶,不怕牺牲,顽强拼搏,反抗压迫,追求胜利的光荣传统和可贵精神!这种传统和精神是我们世代相传的宝贵财富。

  十一、蒋冯背叛

  西安解围之后,转过年到了1927年1月,冯玉祥、刘伯坚等来到两安。原第二、第三联军改编为国民军联军驻陕总司令部,于右任为总司令,邓宝珊为副总司令。确定不设省政府,由驻陕总部统一行使军政职权。蔼如先生任国民联军驻陕总司令部地方行政人员考试委员和驻陕总司令部国民党特别党部监察委员。当时,葛霁云、魏野畴、史可轩、杨明轩、杨晓初、王尚德等许多共产党员,都在总部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这个"驻陕总部",其实就是国共合作的临时军事政府。

  在邓宝珊支持下,驻陕总部还创办了一所中山军事学校。这所学校的主要领导,全由共产党人担任:共产党员、华山聚义成员史可轩任校长,邓小平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林任教务主任,李子洲等任教官。蔼如先生也应邀为中山军事学校讲授《孙子兵法》。这个学校培养了一批革命骨干,为以后的西北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时陕西的国共合作在全国堪称典范。邓宝珊和蔼如先生与一起合作共事的共产党员,始终真诚相待,彼此支持,亲密无间。特别是跟国民联军总政治部部长、共产党员刘伯坚,建立了终生不渝的友谊。每逢刘伯坚应邀去西安北院门中山学校演讲,身为副总司令的邓宝珊和蔼如先生几乎每讲必听。在邓宝珊关怀下,经邓夫人介绍,刘伯坚与西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的三原女士王叔振结婚。邓宝珊筹办了结婚所需的一切,并主持了他俩的婚礼。婚礼热闹、隆重而又简朴,冯玉祥、于右任、邓宝珊、杨虎城、邓小平、史可轩、魏野畴、刘蔼如、续范亭、吉鸿昌等国共两党在西安的主要人物以及苏联顾问全部出席。

  然而,当北方的陕西国共两党合作不断发展时,南方却阴风习习、暗流涌动。这年4月12日,蒋介石经过一段密谋,终于在上海对着共产党人挥动了屠刀。从4月12日至15日,上海变成了血腥的世界,300余工人惨遭屠杀,500余人被捕,失踪,逃亡者达5000余人之众!其后不久,中共党员赵世炎、陈延年、汪寿华等英勇牺牲。

  这场屠杀过后不到半个月,共产党的创始人李大钊4月28日又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绞杀!

  消息传到西安,不仅使邓宝珊和蔼如先生震惊莫名,万分悲痛,而且使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疑问。南方的蒋介石,北方的张作霖,这似乎水火不容的仇敌,在屠杀共产党人方面,为什么却能声息相通、密切配合呢?更令人担忧的是,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腥风血雨,为什么冯玉祥的态度神秘莫测,令人难以琢磨?

  就在这时,领导泸州起义失败的刘伯承辗转来到西安,打算去上海,因手头拮据,加之到处追捕,通过葛霁云找到邓宝珊,邓宝珊凑足1000元钱,并开给刘伯承一张关防护照,送走了刘伯承。

  1927年5月1日,国民联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宣誓就任总司令,出师东征。鹿钟麟指挥的东路军出潼关后连克洛阳、郑州、开封。岳维峻指挥的南路军经商洛出紫荆关攻占南阳。邓宝珊时任第五军军长,隶属于岳维峻的南路军方面。

 标签: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2008-2025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