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鹤汀后代:“父子两院士 满门科教才”(2)

辛亥革命网 2011-09-10 00:00 来源:大河报 作者:盛夏 姚晨雨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杨氏家族中,杨鹤汀长子杨廷宝,为一代建筑宗师、中科院院士。杨廷宝长子杨士莪,为中国水声学奠基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杨鹤汀、杨廷宝

  1912年,杨廷宝考入河南省留美预科班,不久便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科班,连跳两级进入清华三年级,与闻一多同班学习,成为至交。

南京东南大学校园内的杨廷宝雕像

  1921年,杨廷宝考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4年,他荣获艾默生建筑设计大赛一等奖,同年又获市政艺术学会设计竞赛一等奖,引起轰动,美国报纸称赞他的设计“风格独特,技艺高超”。

  1924年,杨廷宝获硕士学位后,美国不少建筑事务所出重金聘用他。但他眷恋祖国,1926年回国。

  “杨廷宝回国后,被天津基泰建筑工程公司聘为建筑师。当时中国建筑设计权都落在洋人手里,他决心用自己设计的作品为国争光。得知有关部门招标营建奉天总站、东北大学图书馆大楼、张氏帅府西院七栋公寓楼,他赶往奉天(沈阳)参加投标,以典雅朴实、气魄雄伟的设计方案,击败了竞争对手中标。”《建筑学家杨廷宝传》中记载。

  他“牛刀初试”的这三件作品,已成经典。

  之后,他设计的北京交通银行、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中山陵音乐台、紫金山天文台等工程,都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

  新中国成立后,杨廷宝设计了北京第一个高层建筑和平宾馆。

  他巧用地形,设计了一幢一字形平顶大楼,楼前没停车场,用穿过主楼底层的方法,搞了个像城门洞过街楼,巧妙地保留了院内的五棵古树,其中一棵大榆树从厨房顶端钻出来,同时还保留了九组“四合院”。这一简洁、大方、朴素、明朗的新建筑,受到了周恩来的赞扬。

  他还参加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等百余项工程的设计。

  杨廷宝的设计理念,是兼收并蓄,设计中量体裁衣,切合实际。他主张洗练凝重,反对浮华铺张。建筑学家刘先觉评价:“他多才多艺,既能设计大屋顶,非常地道的中国式的房子,也可以设计非常新的房子,他的基本功相当棒,是能文就文,能武就武。”

  杨廷宝先后两次当选为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参与领导国际建筑界八年,为祖国争得荣誉。

  杨廷宝虽声名显赫,但个性淡泊宁静,平和低调,这种性格反映在设计上,“往往是用最经济的方式建造最实用的建筑”。

  杨廷宝又是建筑界的大教育家。他的学生、国家城建部副部长戴念慈在文章中写道:“1940年,杨老受聘于重庆中央大学,任建筑系教授。时值抗战相持阶段,当教授很清苦,很多建筑师宁愿做工程不愿意教书。杨老已经很有名了,手上工程特别多,他却欣然从教,每次上课,从城里到学校要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挤得像沙丁鱼罐头。他风雨无阻,从不缺课。”

  从1940年到1982年,杨廷宝始终工作在高等学校,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建筑人才,中科院学部建筑委员会主任委员郑寿燮,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张坦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杨廷宝的学生回忆,他常常提“小”问题:人的最小空间是多少?人的活动空间至少要多少?一张八个座位的餐桌至少需要多大空间?等等,“总之,他一直在关心着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

  在弟弟眼中,杨廷宝是个俭朴极了的人。“大哥烟酒不沾,饭食更简单,到我家给他烧了一条鱼,他说:‘这太麻烦了,给我煮碗面就可以了’。他晚年戴的手表是钟山牌的,值30多元钱,他说能有个时间就可以了。每次回南阳老家,换上便衣,扫地抹桌什么都干。八十高龄时,仍按时上下班。还总以步代车,锻炼身体。”杨廷宝的三弟杨廷桢道。

  杨廷宝的夫人叫陈法青,遂平人,父亲是前清举人、国会议员,她先后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和北平美专。两人生育了五个儿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