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根(向浒)——画家、教师、汉学家

辛亥革命网 2020-10-19 14:00 来源:《湖北黄埔》2019年12月 作者:[俄] 扎伊努林 查看:

李铁根(向浒)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向岩先生长子,1924年春加入共产党,黄埔四期生。参加南昌起义和苏联卫国战争,获列宁格勒保卫战军功章。

  编者按:李铁根(向浒)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向岩先生长子,1924年春加入共产党,黄埔四期生。参加南昌起义和苏联卫国战争,获列宁格勒保卫战军功章。

  考察前苏联的中国语言和文化研究史,避免不了鲜为人知的事和并不引人瞩目的人。现代汉学的任务之一是保持和发展汉学,为此必需仔细并有计划地研究那些学术界还没有涉足的档案文本,使之成为学术领域的新命题。我们这项研究的现实意义即是开启俄罗斯汉学史上的新篇章。此文涉及的人物是汉语教师李铁根,在苏联他叫弗拉基米尔·科拉斯诺维奇(红诺维奇)·尼特根。虽然在中俄历史、语言和艺术圈这个小范围内他有一定名气,然而有关他的资料却少之又少。如今他的一部分亲戚居住在中国,而另一部分极大可能是在俄罗斯,其中武汉大学教授向虎雏正是其侄子。此文参考了向虎雏关于其伯父的生平、活动的回忆,提供的资料,以及保存至今的一批档案文本。这批档案包括李铁根手书的简历、书信复印件、照片等等。然而遗憾的是没有李铁根女儿——向虎雏堂姐的任何信息,向虎雏自己也为此感到遗憾,期盼某天能获得她的消息。我们希望通过此文帮助向虎雏找到亲人。

  李铁根1898年生于中国,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岁末,由中共中央选派苏联学习,起先是在弗拉基沃斯托克,然后到莫斯科。他取“俄罗斯” 名弗拉基米尔·科拉斯诺维奇·尼特根,其中姓是基于共产国际赠名的中文译名“李铁根”的发音,名字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列宁。很快他和刘伯承将军一起为解决“中东路事件”,又辗转回到远东伯力,并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绘画事业——1930年起在“图书事业”出版社工作。1932年铁根被送往列宁格勒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研究学院深造,十年后该校以列宾的名字命名。铁根主修油画,同时还担任学院附属中学的支部书记。

  1936年李铁根与名叫克拉夫季娅的俄罗斯姑娘喜结良缘,这也确定了他与自此成为其第二故乡的苏维埃俄罗斯的关系。然而铁根很快就被苏共中央派往为其第一故乡——中国工作,时值抗日战争时期,再赴远东贝加尔赤塔军区作军事特派员,领导训练侦查员潜伏进伪满洲,收集日本关东军的军事情报。

  1938年李铁根返回列宁格勒,此时他的女儿已经出生。铁根却莫名关进监狱——可以肯定地说,他成了政治事件的受害者。因为1934年基洛夫被害之后,苏联的大部分外国人都成为被怀疑的对象而被监视。同年春天,当一切困难即将过去之时,铁根的妻子去世了。一年后,在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研究学院的营救下,铁根无罪释放,并应邀去列宁格勒市公安局帮助工作。

  卫国战争爆发,李铁根把女儿送到亡妻的父母处,自己则战斗在列宁格勒。他不仅经历了列宁格勒被包围的困苦,而且领导列宾美术学院全校师生员工度过了极其艰难的900天。战争结束后,铁根获得了“保卫列宁格勒”奖章。

  这是李铁根在苏联功绩的第一次有力见证,由此,他的地位比战争前更为特殊。上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他在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从事汉语教学。许多当时的毕业生,其中包括著名的汉学家克恰诺夫和克罗尔,他们在回忆铁根时总是满含温情和善意的幽默。克恰诺夫至今还记得铁根教给他们的中文句子,“这些句子已经植根于记忆深处,假如李铁根没有返回中国,假如他再教我们哪怕是三四年,我们都会把他教的课文背诵下来的。而且我敢肯定的说,我们这些毕业生们也会学会讲一点汉语。”在回忆铁根时,还提到了他的教学特别注重礼貌用语。记得第一堂口语课上,铁根教给东方系学生们的头两句文雅的礼貌用语:“您贵姓?”和“敝姓王”。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研究员克罗尔推测,李铁根是政治侨民,是蒋介石镇压共产党时逃离中国的左翼分子。

  李铁根的简历中,不得不提的是1954年中国的亲人们收到了他的家信,信中指定的回信地址是:苏联列宁格勒市瓦西里耶夫斯基岛第一线8号楼23室。一年后,铁根返回中国,他首先到达了湖北省武汉市,很快又前往北京并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

  关于李铁根创作生涯的信息较少,对其成绩的评价几乎没有保存下来。可是弗拉基米尔·科拉斯诺维奇(红诺维奇)·尼特根的名字却载入了由俄罗斯艺术联盟编撰的俄罗斯帝国、苏联、“国外俄罗斯人”、俄罗斯联邦和前苏联共和国的专业画家名单中,名单上他的头衔是“二维空间画家”。铁根1948年列宾美术学院毕业时的论文叫做《中国的女爱国者》,论文答辩成绩中等。毕业于绘画专业,获得画家资格。

  李铁根于1983年8月19日在北京逝世,直到最后一天他依然是中国人民最真诚的儿子,然而与此同时他决不会忘记在苏联度过的27年战斗岁月。毫无疑问,李铁根不是俄罗斯唯一拥有这种命运的中国人,正是在他的教育下,一代汉学学者迅速成长,对俄罗斯整个现代汉学起到重要作用。

  (原载俄罗斯《孔子学院》2015年第4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