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中国现代政党政治(2)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罗振建 查看:
新式政党的诞生与这一时期存在的有利条件分不开:首先,广大民众的自发反封建专制斗争空前活跃,为新式政党尤其是革命党人扩大革命宣传提供了越来越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策略虽有变化,但无法克服由于尖锐的阶级矛盾和复杂的社会矛盾造成的统治危机。最后,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进一步渗透,促使广大民众更加关注中华民族的存亡问题,考虑中国的出路问题,日益摆脱旧式文化结社、民间会党等组织形式的狭小局限,最终选择了现代意义上的政党作为自己的具体组织形式。 由此可见,清朝末年风起云涌的反清爱国斗争,在反对封建专制、倡导民主的思想指导下,其组织形式必然是政党这种政治形式,当时的客观现实也为政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辛亥革命是中国独特的政党政治的成功体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资产阶级政党一旦登上政治舞台,就与政权的取得、政权的组成形式等诸多尖锐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以同盟会和立宪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政党组织,在1905年至1909年间展开了以中国是否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为中心的大论战。在这场大论战中,双方均不甘示弱,论战结果且不论,但论战中的宣传效应以诸多新的特点更具影响力、感召力,从而形成明确的舆论导向,它以排江倒海之势,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呼唤起了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在中华大地上的统治。
1 908年后,革命派在民主革命的宣传上伴随着各地武装起义的爆发和群众反清运动的勃兴,并逐步形成了两个战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各省同盟会支部或各省留学生主办、以省命名的刊物,如《汉帜》、《秦陇》、《河南》、《四川》、《江西》、《湘路警钟》,成为革命派在各省鼓动宣传革命民主思想的阵地;二是为配合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革命派还在各地兴办了报纸,且在京、津地区均创办了许多新式报纸。上海是全国报刊宣传中心,同盟会成员于右任先后创办了著名的《神洲日报》、《民呼上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等。这些报刊在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上进一步显示出革命党人的反清-l志,倡导了革命党人的思想,唤醒了国人的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