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7)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廖大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所谓近代城市政治地位,主,辛亥革命与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

  ( 三)、一大批精英聚集在此尤其关键。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已有一批政治精英潜伏或活跃在这个“一市三治”的特殊区域里,上海光复后则有更多的精英名流汇聚于此,其中既有同盟中枢人物如陈其美、宋教仁以及后来的黄兴,也包括江浙名流和沪上寓公张謇、汤寿潜、赵凤昌、伍廷芳以及章太炎、程德全、熊希龄等。这批人受势与利的驱动而结盟,能量愈加发挥,虽然这个圈子时常也有不和谐的声音,但对外基本还是一致,由是将在此上演的一幕幕政治剧唱得有声有色,唱得全国为之侧目,唱得自身影响和地位空前升腾。由于同盟会主要人物的聚集以及原江浙立宪派人的合作,上海的政治地位急剧上升,政治影响力开始日益显彰。两者合作所形成的巨大实力,赢得了上海在全国的地位和威望,左右了当时革命阵营的发展趟向,因此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最先在这里成立,辛亥议和最终移址上海,甚至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些重大政治决策仍在这里产生也就毫不奇怪。

  ( 四)、天时地利。汉阳失守,已使武昌十分窘迫,南京光复,东南底定,更使武昌地位大跌,失尽威望。相反,战局的变化却使上海获得主动,得益非浅。当时临时政府虽已设定南京,但许多准备还不就绪,有望进入临时政府的那些人仍滞留上海,他们打算待基本成熟之后才一同赴宁。这样,与南京近在咫尺的上海就一时就成了革命的大本营,上海也因这批人的存在而地位和威望急剧飙升,在革命中心由武汉向南京的过渡中上海扮演了最显要的角色。

五  辛亥革命推动上海政治地位大幅提升的重大意义 

  辛亥革命推动上海政治地位大幅提升,不仅对辛亥革命产生积极有益的回应,而且对上海城市发展,东南社会的发展,上海的国际形象,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首先,上海政治地位的大幅提升推动了辛亥革命开展和深入,加速了中国民主现代化的进程。上海光复后,筹建临时中央政府的活动在上海起步,资产阶级共和国最早在上海酝酿,具有临时国会性质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率先在上海成立,还有辛亥议和,政党政治新景观等等,这些无一不是有利于革命有利子民主的动力,有利于政治进步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正是因为上海政治地位有了提升,上海才能为辛亥革命作出更大的贡献,发挥更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中国民主化、现代化服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