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5)

辛亥革命网 2011-03-19 00:00 来源: 作者:廖大伟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所谓近代城市政治地位,主,辛亥革命与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

   (一)、光复后即告成立的沪军都督府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领导的统一的上海地方政权,这个政权虽然存在不足9个月,但它却以前所未有的独立姿态开创了上海与各省平等共事的先河,向全国展现了上海政治智慧、才干和风范,当然也为上海争得了荣誉和地位,为以后上海由县变市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沪_:鄙督府实际上是上海建市的预演和尝试,是以后上海市政府行政建制、公共管理的原始模式和最早雏型,因此它在上海城市发展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  

 (二)、辛亥革命时期筹建临时中央政府的活动最初是在上海起步,资产阶级共和国最早是在上海酝酿,具有临时国会性质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最先是在上海成立。清廷任命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后的第二天,倾向君主立宪的赵凤昌、雷奋、杨廷栋等就相聚惜阴堂筹商拥袁组阁的办法,此时他们既不要清政府,也不要革命党,认为实力雄厚的袁世凯最适宜当权。11月中旬,开始接受共和思想的这批人以江苏都督程德全和浙江都督汤寿潜的名义向全国发出了“组织全国会议团”的建议,希望各省选派代表常驻上海公议大事,革命党人、沪军都督陈其美深表赞同,也发出邀请。11月15日,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当天就有10省代表报到与会。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后来迁到武汉,不久又迁南京,期间制订、审议、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决定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毫无疑问,“辛亥革命从无序变为有序,从纷乱趋向统一,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功不可没”。而它最初成立于上海,这表明上海政治地位的提升,表明此时上海的政治已具有全国性的意义。 

  (三)、辛亥议和起于武汉,终于上海,武汉和谈只是双方初步的接洽,意向的磨合,上海议和是武汉和谈的继续和深入,是双方公认的全面正式的谈判,它所要决定是清王朝命运,袁世凯未来,同时也直接关系到辛亥革命的成与败。辛亥议和不仅移址上海,并且在上海最终完成,上海共和革命派直接引导了关键的谈判,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一个南北统一的共和国在上海和谈中诞生。辛亥议和移址上海绝非偶然,它是汉沪两地抗衡争霸的结果,是上海争而胜之的象征,更是上海政治地位疾速腾飞的标志。  

( 四)、民国初年党团林立,政党政治骤然繁荣,这一现象最初出之上海。自上海光复至1912年7月.先后成立或主要活动于上海的政党政团至少有56个,这一蓬勃景观,只有后来的北京可比,北京是得国都之利,而且“上海政党之出现先于北京,北京之党派大多脱胎于上海之政党”。显然,上海是民初政党政治的发源地,是众多资产阶级政党团体初生的摇篮,并一度是资产阶级组党参政的中心,这表明上海光复后政治地位急剧上升,民初的上海是全国政坛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同时也表明此时E=海具有极大的政治吸引力,上海在全国的政治认同度得到极大提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