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7)
辛亥革命网 2011-03-18 00:00 来源: 作者:姜平 查看:
但是,妄图建立个人专制统治的袁世凯,认为国会制定的这部宪法限制了他的权力,是不能接受的。因此,在《天坛宪草》通过后的第4天,袁世凯就借口国民党李烈钧等人发动了反对国家的“叛乱”,悍然下令解散国民党。又借口国民党议员与“叛党”李烈钧等人有勾结,宣布取消国民党议员资格。并命令北京警备司令和京师警察厅派出大批军警到国会强行收缴国民党议员的证书和证章。已经宣布脱离国民党而加入他党者也一律收缴。两天之内,共追缴了议员证书430多件,超过当时国会议员总数之半。进步党领导成员、众议院议长汤化龙对此非常不满,认为有无国会“关系国家前途至大”,因丽他一面要求国民党议员不要离尹-北京:一面去会见袁世凯,要求袁氏让已经脱离国民党的议员保留议员资格,以便使国会能达到法定人数,继续开会。梁启超也致函袁世凯,要求他维持国会。但袁均未接受。
这样,国会因不足法定人数,便被迫停止活动。11月12日袁世凯又发布命令,宣布除江西、广东、湖南等省的省议会因所谓附和“乱党”早已被解散外,其他各省省议会,凡国民党籍议员也一律取消资格。从而使全国所有省议会均陷于停顿。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又悍然下令宣布停止全部国会议员职务,每人发路费令其回原籍。这样,全国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国会和省议会实际上就都被袁世凯解散。同时,由国会制定的《天坛宪草》和由孙中山颁布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被袁世凯当废纸抛弃。就这样,经过辛亥革命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民主宪政制度、被大军阀大独裁者袁世凯彻底破坏,以国会为舞台的政党政治的演习遭到了一次严重挫败。
各党派联合讨伐袁世凯 但是,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激起了国民党、进步党和全国人民的愤慨。1914年,孙中山就在日本组织了中华革命党,重新举起了讨袁旗帜;同年,黄兴、李根源、李烈钧等人也在日本建立了政党性质的欧事研究会,积极联络同志,准备倒袁。1915年,随着袁世凯复辟帝制阴谋的暴露,进步党人梁启超、蔡锷等人也走上了反袁的道路。1915年底蔡锷将军秘密到达昆明,与云南都督唐继尧及李烈钧等人会合,决定武装讨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了护国军政府和以蔡锷、李烈钧为总司令的护国军,发布了讨袁檄文。1916年元旦,护国军誓师出发,先后向四川、广西等地进军,得到各地军民的热烈支持和响应;特别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全国各地组织了中华革命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有力蚋支援利配合了护国军的讨袁战争。由于全国反袁的声势浩大:袁酋凯在各省的爪牙见大势已去,也纷纷宣布“独立“,致使袁贼很快就陷入了四面楚歌、众叛亲离的绝境,登上皇帝宝座只有83天,就被全国人民推翻!接着又在人民的一片唾骂声中死去,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千古罪人!
反袁斗争的胜利,显示了辛亥革命后民主已成为我国人民的愿望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也证明了政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1919年五四运动后,除中华革命党经过改组发展成为中国国民党外,又在我国产生了以弓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青年党等一批政党,从此,我国的政党政治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