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5)
辛亥革命网 2011-03-18 00:00 来源: 作者:姜平 查看:
国会成立后,立即把制定宅法作为首要任务。参众两院共同决定,由两院各选出议员30人,联合组成宪法起草委员会。同时各选出议员15人为该会候补委员。5月,经过在国会中的激烈竞争,选举结果,在60名宪法起草委员中,国民党员为28人,进步党员为19人,其他小党派和无党派人士l3人。
就在宪法起草委员会即将成立之际,袁世凯针对国民党准备武装讨袁的动向,决定先发制人,他一方面召开军事会议进行了军事方面的布置;一方面勾结帝国主义,避着国会向五国银行团借款筹集军费,并命令国务院总理赵秉钧在贷款合同上签字。此事被披露后,遭到丁国会的坚决反对。同时,湘、粤、赣、皖四省的国民党都督,也向袁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袁世凯便趁机决心消灭国民党,他一面调集军队,准备进攻由国民党人控制的各省;一面下令免去了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等人的职务。这更激起了孙中山的愤慨。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不顾当时的一切不利条件,排除了党内的不问意见,决定武装讨伐袁世凯,进行“二次革命”。
7月11日,李烈钧按照孙中山的指令,在江西湖口策动旧部首先举起了讨袁旗帜。7月15日,黄兴在南京就任江苏讨袁军总司令,逼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接着,安徽、上海、广东、福建、湖南、重庆等地,也有少数革命武装宣布独立,加入反袁行动。但所有各路反袁武装实力都不强。8月10日南昌失陷,江西讨袁军失败,北洋军控制了江西全省。9月1日,南京失陷,江苏讨袁军失败。同时各地反袁军也纷纷失败,宣布取消独立。孙中山、黄兴、李烈钧等人被袁世凯通缉,无法在国内立足,再次流亡国外。
“二次革命”的失败,不仅使国民党在南方诸省的政权和军事力量完全被袁世凯消灭,而且使国民党在国会巾的力量也受到严重打击。参议院说长张继因支持“二次楚命”离京雨F,他的议长职务::艮。滂就波进步党人壬家襄取代。还有10多名国民党议员因.!:j李烈钧有秘密联系,被袁政府逮捕,其中2人被杀。由于生命没有保障,有些国民党议员退出了国民党,加入了其他政党;还有许多国民党议员纷纷离开北京,使国会要达到法定人数召开会议都成了问题。
梁启超是竭力维护议会政治的,他对这种情况深感不安。他认识到国会如果不能正常开会讨论和决定国家的大事,国家“非变立宪而为专制政体不可”。为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他一面要求进步党议员与国民党议员改善关系,消除对立情绪,劝国民党议员木要离京;一面致函袁世凯,要他审时度势,尊重国会。他劝告袁世凯说,在当前情况下决不能采纳这种意见:“以为兵威既振,则国会政党不复足为轻重,窃谓误天下必此言也”。他还在信中明确表示:“今吾党目的,在设法维持议员,使留京者在总额三分之二以上。”我“与彼辈约言,苟非有附逆实据,政府必不妄逮捕。若有误捕,本党任为保结,借此以安其心,勿使作鸟兽散”。由于进步党人多方劝说,加上袁世凯知道,他要当上法定的正式大选举,尚需利用国会,因而才对国民党议员的迫害有所收敛。 7月12日,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在京正式成立。国民党议员汤猗当选为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长。该会成立后,首先制定了议事规则。接着就讨论宪草的根本原则。原则确定后,就开始起草宪法条文。
就在制宪工作顺利进展之际,袁世凯迫不急待地加快了要当正式大总统的步伐。此时他已感到进步党并非无条件地拥护他,因此,他一面派亲信梁士贻出面,拉拢国会中一些小团体,拼凑成一个“公民党”,作为他的御用工具,为他尽快当正式才j总统摇旗呐喊;同时,袁又指使黎元洪等人发表了全国19个省军敢长官署名的联合通电,要挟国会“将—绑议案概从缓议”,“先从选举总统人手”,尽快选出正式大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