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3)
辛亥革命网 2011-03-05 00:00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作者:陈林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
私立图书馆,顾名思义是私人集资筹建的图书馆,“多是由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办起来的”。规模较大的私立图书馆有松坡图书馆和上海的涵芬楼。1916年蔡松坡在日本病故,梁启超在上海修建“松坡图书馆”作为纪念。1923年该馆迁往北京,新中国建立后并入北京图书馆。上海的涵芬楼初建于1904年,最初只是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附设的图书馆。在编译所所长张元济先生的努力下藏书规模不断扩大,到了20年代仅方志类的书籍就达到2000余种,还藏有日本及欧美名家著述和每年出版的新书。1924年鉴于上海当时还没有完备的公共图书馆,商务印书馆决定将涵芬楼改名为东方图书馆。截止1929年5月藏书量有200,000册之多。为了便于读者检索、利用藏书该馆还编制了《涵芬楼借阅图书规则》与《涵芬楼书目》。1932年东方图书馆被日本人炸毁。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对中国图书馆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图书馆的重视与利用扩大了近代图书馆的社会影响,促使中国近代图书馆进入的兴盛时期,成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的决定因素:另一方面,辛亥革命胜利后,随着图书馆数量的增多、各类型图书馆的建立、古今中外藏书数量的丰富以及近代图书馆技术的运用建立起中国近代图书馆体系。辛亥革命推动中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