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玄登陆 两岸文化对对碰(4)
辛亥革命网 2010-07-31 00:00 来源:侨报 2010-5-7 作者:侨报 查看:
土楼神韵在台上演 马发贺电吴捧场
6日晚,以反映福建土楼风情、展现客家文化内涵为主题的大型原生态客家风情歌舞《土楼神韵》在台湾台北县政府多功能集会堂隆重演出。马英九发来贺电,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观看演出。
中新社报道,马英九在贺电中说:“通过今晚的精彩表演,相信大家可以进一步了解土楼的人文历史和民俗风情,并促进两岸的文艺交流,共创中华文化新貌”。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福建省副省长叶双瑜等观看了演出。据悉,演出当晚由于观众太多,台北县集会堂只能安排1300名贵宾,还有近千名台湾观众只好安排在广场上,通过大型电视墙进行观看,演出主办方特地安排好坐椅、提供客家点心,以飨在广场上观看的台湾乡亲之盛情。
《土楼神韵》是以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风貌为背景,通过轻歌曼舞、情景再现等多种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唐宋时期中原汉民大规模南迁的艰辛历程,全面反映客家先民扎根闽西山区建造土楼、艰苦创业的如歌岁月和精神风貌。
组织《土楼神韵》赴台演出的福建永定县是世界知名土楼之乡,分布该县的2万多座土楼被誉为“世界独一无二的神话般山区民居建筑”,在台有永定籍乡亲20多万人。
旅游
北京台湾会馆重新开张 面积扩大近10倍
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北京台湾会馆于7日重新开张。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出席仪式,随后前往北京首条台湾街出席开业仪式。
香港《大公报》报道,位于前门大街东侧的台湾会馆挂着“台湾会馆重张”的贺幅。台湾会馆所在的大江胡同前,矗立着一个近10米高的灰色牌楼,上书“大江胡同”四个大字。牌楼旁边是一座五人铜像,展现的正是台湾学子“公车上书”的历史画面。据悉,1895年清政府签订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前夕,在京城会试的台湾举人曾在此“上书”力争,反对割地。
据悉,台湾会馆原是清朝一台籍京官于1893年购置的一处四合院,供进京赶考的台湾学子落脚,原本面积仅有540平方米。重新开张后,扩至4000平方米。而整个“台湾映像”区域,面积达4万平方米,包括一条台湾风情街、阿里山广场、台湾老街,以及六个主题购物城等。
据北京市台联会长苏辉介绍,重张的台湾会馆,将打造由20多个四合院组成的台湾文化商圈,连带发展周边一系列的旅游文化,通过这样的形式展现两岸特色。
大陆海旅会驻台办揭牌 尽显亲和力
继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台旅会)办事处4日在北京营运后,大陆在台湾设立的大陆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海旅会)7日在台北正式挂牌运作。海旅会台北办事处主任范贵山表示,办事处成立后,将全力为两岸旅游者和旅游业者服务,打造两岸旅游交流的平台。
综合北京《人民日报》、香港《大公报》报道,海旅会台北办事处位于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2段76号润泰大厦13层。电梯门打开,一个熟悉的蓝色吉祥物立刻跳入眼帘——“海宝”。“因为上海世博会正在举行,所以我们把‘海宝’摆在门口。”范贵山解释。
黄色的沙发椅、动静相宜的字画、鲜艳的兰花……面积达495平方米的办事处到处透露着海旅会成员的良苦用心。“要让客人们来了以后有家一般的温馨感觉!”范贵山笑着说,“台湾业界的朋友来参观后也惊呼太有亲和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