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家王度庐(4)

辛亥革命网 2012-05-23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王度庐一家在青岛市宁波路4号,一幢日式小洋楼居住了12个年头。其创作的主要几部武侠小说,几乎都是在这里完成的。所以说武侠小说家王度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四九年,度庐又撰有《洛阳豪客》等十一部武侠作品和《粉墨婵娟》、《琼楼春情》等四部社会、言情题材作品。都未连载;而由励力出版社直接印行。王度庐在文化思想上颇认同于“五四”新文化传统。对他而言,自己那些包括武侠小说在内的通俗作品只是“为了混饭吃”的不得已之作,大概并不符合他的文学理想。因此,对自己“如同伶人唱堂会”般地写小说,甚感不满,乃至自认为是“一生犯下最大的错误”。然而,正因为有着“五四”传统的自觉认同,王度庐在创作中才能不经意间以新文学对旧形式进行改造,从而推动了通俗文学的“雅”化和“现代化”进程。单从这一意义上说,他给后人留下的也是一笔宝贵的文学及文化遗产。

  一九四八年,内战正酣,山东各地也战火纷飞。此时,与青岛隔海相望的东北战事也紧张,但与青岛只有一海之隔的大连,却因苏联红军占领,少有进犯,相对还是比较太平。于是王度庐举家渡海迁往大连。

  1949年初,王度庐携全家移居辽宁,初到大连时,在《东北教育》杂志社的编辑部工作;后在大连担任旅大行政公署教育厅编审科编委、旅大师范专科学校语文教员。 1953年秋,与夫人到沈阳,任东北实验学校(后改名辽宁省实验中学)语文教员。1956年,入中国民主促进会,任该会沈阳市委委员;随后当选沈阳市人民代表,沈阳市政协委员。沈阳市皇姑区的人大代表、皇姑区政协委员等职。文革中,王氏夫妇被“下放”到昌图县大苇子沟安家落户,1975年,他们迁居铁岭。两年后,正值旧历年底,王度庐以久病之身在铁岭去世,享年68岁。有二子一女:长子王膺(1974年病逝)、女王芹、幼子王宏。

(图为王度庐全家合影)

  王度庐一生坎坷,他的书也命运不佳。在报上连载时既逢战乱,解放后又因为武侠小说被视为封建文学糟泊,自然逃不脱被尘埋的命运。如今因为李安将《卧虎藏龙》搬上银屏,王氏作品才引人注目。

  作者简介:王桂云,男,1932年4月生,原籍文登市,现居青岛市,原任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1992年离休,高级经济师,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山东省十大书香人家,社区公益之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