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涌现出的诗人陈诗(5)

辛亥革命网 2012-05-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后涌现出的著名诗人陈诗,毕生呕心沥血作诗评诗。不断创新出奇,别树一帜。他每首诗成,都要经过不断推敲,直至妥帖,方肯示人

  嘉定何芝石为夏吷庵之门人,从学词及画。近为陈涵度、何蕉题伉俪绘《旧窗双课图》,并题《两同心》一阕云:“细雨吹帘,苔痕青阕。苹花暖、鸳梦初回,炉烟烬、鹤眠方适。正新秋,枫影催诗,乱蛩鸣啬。恰好绿云遮眼,碧堪试墨。茜窗底、书谱偕临,华灯畔、素笺共擘。应羡他,眷属神仙,瑶天双谪。”婉丽似柳屯田。

  常熟钱仲联(萼孙),一号梦苕,乃翁文恭相国之戚。文学六朝,诗近玉溪一派,与余曾相识。近于友人处见其《过苏州》一首云:“重见江南柳色黄,奔车载梦过金阊。难忘旧馆眠秋雨,何意芜城换夕阳。劫后乱成抑郁,鸦边一塔写荒凉。纵然吴语相温好,为是前尘总断肠。”此作似韦庄乱后诗,语意凄清,耐人寻味。

  嘉兴沈子培先生(曾植),光绪季年官皖提学,擢藩司,护抚篆。宣统己酉夏解组,寓追。壬子夏,余自陇上归,重晋谒,呈《纪游草》。先生赠诗云:庐江洄倚沼,淮水郁增波。市隐江南美,轺封塞上过。沙深迷赤柳,月冷渡黄河。病客昆仑梦,因君发浩歌。”此诗书扇见赍,署款曰“鹤柴山人”。余因倩友人徐丹甫镌为印章。先生卒于壬戌十月,年七十三。著有《海日楼诗集》。

  沈培老有句云:“新岁见新月,北人思北风。”颇脍炙人口,乃庚子春客鄂作。时景皇方被幽赢台,议立储,盖有为而言也。予尝闻门人李晓耘言,昔读书京师,游北海,登瀛台,(按即辽时琼华岛)见德宗寝宫尚留杉木榻一,黄缎覆之。后数年再往,则乌有矣。予爰赋《杉木榻乐府》以纪其事云:“杉木榻,黄缎茵,景皇养疔瀛台辰。自冬徂夏临水亭,石座小憩荷钱新。庚子立储乃复出,尧幽囚,史可读。”

  刘禺生与余同产于广州,四岁即返武昌,十一岁而孤。家多藏书,能自奋发,以文藻称。有《庐山秋夕》句云:“云幔迎河转,秋萤带雨翻。”又《赠杨沧伯》云:“鱼龙巡渤海,风雨让巴山。”皆善于铸辞,步武卢贤者。

  尤重记乡人:如“旌德吕仲素女士(美荪)乃瑞田学使(凤岐)次女,善诗文。羁居青岛,曾刻先德《静然斋笔记》。有《得鹤柴世丈书次韵奉酬》云:“来向营邱老,闺中一草衣。山川倦游览,诗礼念庭闱。歌罢伤薇落,天寒无竹依。仁风期有勖,莫使玉音稀。”

  合肥诗坛耆硕,余所得见者,惟王谦斋典簿(尚辰)、童茂倩驾部(挹芳)二人而已。

  谦斋先生秉性高尚,博综辞藻。遭际乱世,出建事功;时平,不居荣利。命驾归,与徐毅甫、朱默存有“庐阳三怪”之称。先生优游乡里,独享大年,主盟坛坫。余于己亥夏赴郡试,携诗稿晋谒。时方学渔洋,先生诲之曰:“作诗勿专主一家,他日堕人窠臼,难自拔也。”余服膺其言。庚子游沪,多识名宿,乃格律一变。兹录先生《题吴北山师未焚草》诗云:“大笔匡时千忌讳,小臣去国独分明。”要言不烦,聊见一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