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涌现出的诗人陈诗

辛亥革命网 2012-05-15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辛亥革命后涌现出的著名诗人陈诗,毕生呕心沥血作诗评诗。不断创新出奇,别树一帜。他每首诗成,都要经过不断推敲,直至妥帖,方肯示人
 

  辛亥革命后涌现出的著名诗人陈诗,毕生呕心沥血作诗评诗。不断创新出奇,别树一帜。他每首诗成,都要经过不断推敲,直至妥帖,方肯示人。陈诗生平诗作甚丰,其诗且不断创新,在安徽别树一帜,并具有强烈的正义感。尤以所著《尊瓠室诗话》,收录清代名人诗作,且可算是逊清一代诗史。

  陈诗(1864—1943),字子言,号鹤柴,安徽省庐江县马厂乡石虎村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其祖、父辈在广东做官)。光绪四年(1878)随父归里闭门自学,好诗,“见人佳句,若已有之,勤抄不倦,积久成帙”。得同里士张瑞亭的教诲,使其学业不断进步。光绪二十五年(1899)旅居南京、上海,受文廷式(珍妃之师)等名家指点,愈益长进,诗句颇得文的青睐,被民国初年的《诗坛点将录》列为108名诗人之一。

  1878年,14岁的陈诗随父回故里闭门自学,“见人佳句,若己有之,勤抄不倦,积文成帙”。同乡诗人张瑞亭见其好学,便常教诲点拨,使其学业日精,后受知于同邑诗人吴保初。陈诗曾在家乡创办“筠社”,奖掖后进,不遗余力。庐江不少文学青年经他指点,认识了作诗的途径。后来有影响的有丁廷洧(又名济人,庐江县沙溪乡人,曾任金陵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建国后一直在南京大学图书馆任职)、陈百一(又名克超,庐江县城关镇老诗人)。

  1899年,随吴旅居宁、沪,拜见殿撰文廷式(珍妃之师),愈益长进。文颇加赏识,三日不见,就写信向吴打听陈的行踪。因为有文、吴的引见,陈先后认识了陈三立、范肯堂、沈增植、狄平子等知名诗人。诗人俞静观为甘陕提学使,陈因文的举荐,受聘前往衡文。路过华阴曾赋七绝,心旷神怡溢于字里行间:

  黄河渐束潼关隘,云气西连岱岳祠。

  婀娜东风数株柳,华阴道上送春时。

  陈诗不求仕进,无意于功名,毕生呕心沥血作诗编诗。他早年学渔洋,中年法(孟)郊(贾)岛,晚年取众精髓,诗体兼唐宋之长,不断创新出奇,别树一帜。他每首诗成,都要经过不断推敲,直至妥帖,方肯示人。所以诗人陈三立赠他诗有“满纸已黑心犹疑”之句。陈诗的诗曾被称赞:

  子言讷于言,其诗殊不尔。

  论述颇阻深,洵足味义理。

  平生无他求,所至得如此。

  俗士偶随波,当之必披靡。

  1937年八·一二上海抗日战争爆发,我国飞行员阎海文驾机作战,不幸机身中弹,跳伞误入敌阵,遂拔枪连毙多名日军,剩一弹自杀殉国。陈诗用诗纪其英勇献身的壮烈:

  空军将,阎海文,奋飞杀倭在沪滨。

  久战炮伤机欲坠,持伞下落吾犹可。

  误入敌阵耻为擒,骤拔手枪杀数人。

  尚留一弹自戕身,智谋勇沉此壮士。

  中外报章纪名字,少年卫国寰宇钦。

  ……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