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与革命——关于191 1年武昌起义的政治传播学
辛亥革命网 2011-03-21 00:00 来源: 作者:黄岭峻 查看:
一、文献综述
传播(包括传播手段与传播内容)在人类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正因为此,在传播学确立之初。从传播角度考察人类政治生活即是传播学的应有之义。对传播学有奠基之功的加拿大学者因尼斯f Harold Innis)在衍国与传播》-韦中即明确指出:在一个广泛区域的组织里,传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而‘L个广泛区域的有效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传播d i¨刀不过,在因尼斯的一系列著作里,政治传播学更多地是作为一些原则而被提出的。简言之,因尼斯所反复强调的是传播手段与政治发展的同步关系,按照其原话,就是:‘历史是一系列被不连贯所分开的时期,每一时期都被占主导地位的媒体形式所分解。这些媒体形式吸收、记录和传递信息使之成为与制度化的权力结构一致的知识体系。但作为传播手段的媒体形式是如何在细节上影响政治发展的?对于这个问题。因尼斯并未提供更进一步的微观研究成果。
在因尼斯之后,虽然政治传播学研究逐渐细化。但学界更多地还是关注大众传播媒体f譬如广播与电视)与政治发展(尤其是选举)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政治传播学的另一重要领域——谣言对政治的影响。则是甚少涉及。而从政治实况看,一个政府不管其如何高效。都不可能完全控制该社会的所有传播渠道。——这便为谣言的产生与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当然。作为一种重要社会现象的谣言不可能完全淡出西方学者的视线之外,譬如,美国历史学家孔飞力的《U魂- 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即是一本主要以谣言角度研究清代政治危机的扛鼎之作。然而,从总体上看。从政治传播学角度研究谣言的成果是非常稀罕且颇多错误的。法国学者卡普费雷曾著有徭言》-书。但其关于谣言的定义即是很难令大多数读者苟同的。按照其定义。谣言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研剐。但这个定义显然不能解释在政治史中许多谣言恰好是经过官方钲实”的。
总之。谣言作为政治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目前研究成果的质与量都不能令人满意。有鉴于此,笔者拟以1911年10月的武昌首义为个案,对于谣言与政治变革的关系作一初步疏理,并希冀借此唤起学界研究谣言与政治的兴趣。
之所以选择武昌首义作为解剖对象。主要是基于如下两层考虑:
第一,笔者在本文中所界定的谣言是指:有意或无意之间在一个社会上广为散布的不真实信息。而从武昌首义看,其爆发、扩展乃至成功,都可发现‘谣言”的幽灵。
第二。武昌首义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较为成熟收稿日期2 00 5-03-01作者简介黄岭峻f 1965-),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与政治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领域。关于它的档案资料与回忆录皆已公开。研究较易着手:而从谣言角度研究此问题的论著。目前尚付诸阙如。
二、谣言与起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