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后新闻漫画传播的社会功能(3)
辛亥革命网 2011-03-21 00:00 来源: 作者:张蓓 查看:
在中国新闻史上因为“铁肩担道义”而遭到当权者迫害的报纸与报人不胜枚举。同样,在中国新闻漫画史上也有报纸和报人因为刊发新闻漫画引发政治风波而遭到停刊和驱逐的事例。1904年,美国拒绝中国保护劳工的正义要求,广东掀起声势浩大的抗议运动。1905年,美国总统为向中方施压并探听虚实,要派女儿来华观光,当时的民间反美组织“拒约会”号召轿夫拒抬美国人,广东同盟会会员潘达微与何剑士绘出题为《龟仔抬美人》的新闻漫画,漫画中四个乌龟抬轿子,轿子里面坐着一个洋小姐。当时,广州通讯工具是轿子,漫画意在告诫轿夫谁也不要抬她。这幅新闻漫画还配了“粤讴”:“丑丑丑,美人作我地系狗,第日但就来我埠,想探听我地人心够晤够。干祈晤好抬但呀,牛豆!如果你重抬,就系哩只家烂豆。”这幅民俗色彩浓郁的新闻漫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漫画贴遍广州大街小巷,致使轿夫纷纷拒抬美国人。香港《世界公益报》刊发了这新闻漫画刊登,引起了美国领事馆的抗议,清政府逮捕了广州拒约会酌一些人员,港英政府将编辑李大醒等两人驱逐出境5年。
这一时期新闻漫画不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战斗作用,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这种战斗性显得尤为突出。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在帝国主义和保皇派的支持下,一方面借扶助清王朝来向革命军施加压力,同时又借革命军的力量来向清王朝施加压力,自己从中渔利,窃取国家大权。张聿光敏锐地捕捉到了其中的新闻点,于1911年在《民立画报》上创作了漫画《袁世凯骑木马》。画中那个骑在木马上满脸堆笑的胖老头,就是为当时民众切齿痛恨的“窃国大盗”袁世凯。袁世凯装模作样地骑在木马上摇来摇去,似乎在前进,实际上原地不动,张聿光正是通过这幅漫画使民众认清了袁世凯假革命、真篡权的阴险面目。
3、寓教于乐,启迪民智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知识精英对民众开始进行思想、文化的启蒙。这种启蒙表现在对传统文化进行质疑、颠覆、改造,以及对传统文化所造就的国民性进行批判上。同戊戌变法时期改良派的报刊注重开启“官智”相比,辛亥革命时期报刊更注重开启“民智”。革命报刊的主要对象除了知识分子外,逐渐扩大到新军、手工业者、小商贩和部分市民。很多报刊的文字力求浅显易懂,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一些完全用口语编写的白话报缎。读者群体的扩大,社会阶层的下移,使得这一时期报刊上的新闯漫画颇受欢迎。新闻漫画更具视觉感染力,无论是知识阶层,还是不太留意文字的劳动大众,抑或是老叟幼者都容易接受,在启迪民智方面有着文字无法比拟之处。这一时期的新闻漫画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启民智:一是揭示民间不良习俗和国民麻木的精神状态;二是揭示底层民众悲苦生活状况。
漫画家高剑父刊于《时事画报》的漫画,题目为“看尽世人梦未醒”。漫画画了一只匍匐在树干上的老鼠,瞪大眼睛,窥视周国。漫画配有诗句:笑它两眼黑如漆,看尽世人梦未醒。绘画形象与诗文共同出现在画面上,是中国传统文人画所独有的。这一时期的漫画家大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根基,创造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新闻漫画。这幅漫画以简单的构图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讽喻了时人盲目自大、闭塞的精神状态。
《神州日报》刊载漫画《中国人之尚武精神》。清末,中国军队面对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溃不成军,被斥之为“东亚病夫”。但在这幅漫画中的两位清朝遗老却“崇尚武力”,正沉溺于观赏两只蟋蟀的厮杀之中,不亦乐乎。标题“中国人之尚武精神”颇具揶揄意味,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国民在内忧外患的境遇下,仍耽缅于享乐精神状态。
这一时期反映民众受压迫、生活凄惨的漫画也不少,例如《中国国民尚鸵享受自由幸福生活耶?》作品中,手持军刀、耀武扬威的军阀把铁链子套在国民的脖子上,国民脚上拖着沉重的铁球,上写“国民自由”,身上背负四个包袱,分别写着“钱粮关税”、“地丁”、“外债”等。国民直不起腰的悲苦情景同军阀的冷漠残酷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哪里还谈得上“自由幸福”?不过,在这一时期漫画,民众大多是赢弱、任人宰割的形象,这也反映出辛亥革命时期包括漫画家在内的一批知识分子的缺陷,他们对底层民众给予深刻地同情,但看不到民众改变自身命运的力量。
正如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所说的:“……仅仅令人发笑是浅薄的,真正的幽默,是让人笑过之后要思考,想过之后要叹息甚至要哭,幽默与讽刺,必然在笑声中藏着善意的剑锋,去刺破恶,这样才算是成功的。”从广义上讲,新闻漫画不仅是报道或评议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时事,而且也是对当前民众关注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尤其是不平、不公的社会现象进行揭示,使观者在笑声中看到自己或别人的丑行或影子,从而反省顿悟。
三、结语 始于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新闻漫画后来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在历次的革命运动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宣传和组织功能,很多优秀的新闻漫画作品深深扎根于读者脑海中,成为不可磨灭的历史觅证。如今,“读图时代”口号地提出以及对“内容为王”地强调,新闻漫画已成为报刊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新闻漫画传播途径更为迅速、广泛,尽管在取材、画风上都已经有了很大变化,然而新闻漫画的精髓——辛辣中的微笑和沉思仍然没有发生变化。新闻漫画对于民众了解新闻信息、鼓舞斗志、思想启迪仍发挥了文字新闻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