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金石考据的叶铭(4)

辛亥革命网 2013-02-2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叶铭,谱名为铭,字品三,号叶舟,又号盘新,别署铁华庵。收蔵文物字画。其幼小即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山熏陶,临池习书一日不辍。且喜好金

  叶铭为人古道热肠,丁仁在《咏西泠印社同人诗》中赞曰:“州五举动能冥收,纵横错落动银钩。徐官周愿成出在,释韵元如叶景修。”印友沈茹菘称其:“印人辈出数杭为,湖上翩然一叶舟。盛说西泠尊老子,而今谁与聚名流。

  叶铭博学多识。善刻石、拓碑。精金石考据。篆刻,宗法秦、汉之余,追踪宋、元,铁线朱文尤灵秀。光绪甲辰(1904年),与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在杭州孤山共同创设西泠印社。以“保存金石,研究 印学”为宗旨。在编辑印人资料方面卓有成就。曾合辑清代周亮工《印人传》三卷,从“明月千秋”、“自是人中风”两方印来看,深得秦、汉人神韵。篆刻师法浙派,宗法秦汉,以平直朴茂为时所重。叶铭广收历代各地名家,增编为《广印人传》十六卷,补辑一卷。尚有《金石家传略》、《国朝书画家小传》 四卷、《铁华盦印集》、《说文书目附补遗》、《叶氏印谱存目》、《叶氏存古丛书》若干卷、《徽州访碑录》、《歙县金石志》、《金石目录》一卷(宣统二年西玲印社印行)、《列仙印玩》等作。在西冷印社10周年时曾撰写《西泠印社社志》,毕生热衷于印学印史。

  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班书阁著录略云:“《叶氏印谱存目》上下二卷(印学丛书本)。清叶铭撰。上卷共载印谱一百二十余种。皆简述某人辑,或某人篆。有某人序跋。亦间有述谱之内容,及板本异同者。下卷共载印谱二百三十余种。第书谱名篆者,或辑者。至谱之内容,及有某人序跋,皆不著一字。上下二卷,统名曰《叶氏印谱存目》。而记载繁简体例迥殊。所以然者,亦未注明,以意度之,上卷所载,大抵为叶氏所藏所见本,下卷所载,大抵为叶氏知而未得寓目者。若然则此书宜仿莫友芝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命名之例。名曰《叶氏印谱存目》,上卷名曰见本;下卷名曰知本,始觉名实相符。……”

  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班书阁著录略云:“《列仙印玩》二卷(清光绪二十五年铅印本)。清叶铭篆。此列仙印玩二卷为光绪二十五年夏,为先生太夫人六旬寿,友人咸至称祝,先生治觞,编酬众客,酒半,客见案头置有列仙酒牌一书,准之行令,一时壶觞交错,饮将阑客有谓先生曰:子善瑑刻,何弗将此书中仙名,镌刻成印,仿古人酒筹之制,他日席间传令,按书而索,越日先生乃刻列仙名印,并以原书题辞,为各印之款,名曰列仙印玩,都其所刻。有广成子……等,共四十余方,各印之旁,皆有题辞,如常蛾印题辞云:碧海青天夜夜心,貌殊众者饮;王子晋印题辞云: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崖肩。有妹者饮,以印作觸政,在酒令丛中,可谓添一佳话。各印皆以仿汉为主,间有仿秦玺者,题辞多仿赵撝叔,而阳子明一印之题辞,阳文楷书,绝类敬使君碑。总之先生治印,视西冷诸家,不多让焉,而收藏之富,或有过之也。”

  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班书阁著录略云:“《二金蜨堂印谱》八卷(清光绪壬寅铅印本)。清赵之谦篆,叶铭辑。赵之谦以知县分发江西,为南安令。卒于官,于学无所不窥,尤嗜金石。其书画篆刻,皆卓绝当世。所居曰二金蜨堂,二金蜨堂云者,其祖葬时有二金蜨出窀穸中,故以明其堂。二金蜨堂印谱有二本,一位大兴傅栻字子式选集,一位此本。为叶铭集。叶氏所集此编,第一二两卷及第三卷,前数页皆赵氏自镌自用印,他皆为其友人所镌,其自用印除名号鉴赏收藏书画诸印外,其他闲印甚多,而边跋尤为奇特。如第二卷有方约寸余之白文印,文曰:俛仰未能弭浔念非但一。又略大之方朱文印,文曰:如今是云散雪消花残月阙,二印皆高约三寸,四面满镌边跋,每面四行,行十二字,题曰:亡妇范敬玉事略。凡三百余字,文极惨悼。……得此一编,庶可校证,不仅第为后学治印模摹而已。赵氏之印,专用说文得小篆正宗,丁黄以后,未见能及之者。”

  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班书阁著录略云:“《广印人传》十六卷《补遗》一卷(清宣统间刊本)。清叶铭篆。按印人专书,始于周亮工,周氏集印为谱。即以各人事迹,题识于上。亮工身后,其子在浚钞录成书,刊以行世。题曰印人传。实则亮工就谱中题跋而已,未尝为印人撰传也。至汪启淑天生印癖,其家财  又雄于财,当日海内印人延访殆遍,遂成《续印人传》八卷。道光时冯承辉氏辑篆刻及为谱录者名氏里居,由秦迄明清有九十八人,名曰历朝印识。复辑图、国朝诸家,得三百余人别为一卷,名曰国朝印家识。按此虽以印识命名,实则亦印人传也。自后作者如林,仅散见于志乘及私家纪载中,东鳞西爪,未有荟萃成书者。叶氏有见于此,手辑是书。其搜罗上自元明,下讫同光,末附方外闺秀,都几千百余人,至此历代印人,灿然大备。其书治画史汇传之例。按印人姓氏依韵编纂。传中皆先详姓氏,次籍贯,次艺术,次事实,及著述。凡印人父子、兄弟、叔侄、舅甥,间有雅故,足资印证者,悉附入本传中。其第十五卷之方外青衣,第十六卷之日本印人,尤于周汪两传而外得曾有,是集周汪以前,而周汪遗漏者,此编补之其人在周汪以后,周汪不及收者,此书续之,其搜访之勤,较之周汪二氏,实不多让。叶氏生长西冷,见闻既博,学养尤深,其嗜印学,盖出天性,故能成此盛业也。”

  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冯汝玠著录略云:“《金石书目》一卷(叶氏存故丛书本)。叶铭撰。是编前有叶氏光绪甲辰、宣统庚戌前后两记。编中所载金石诸书凡四百九十二种,不分门类,亦无序次,每一目下书之卷数,撰者姓名,亦或注,或不注,详略不一,凌乱杂糅,殊无条理,至编中所辑诸书,其标题之误则以樊彬之畿辅碑目为畿辅石刻,以严观之江宁金石记为江宁金石考,以李光庭之古金志存为古金志略,以金忠淳之古泉考为古泉录,其撰人之误,则以陈鹏年之瘗鹤铭考为陈彭年,张弨之瘗鹤考铭考为张照,李遇孙之金石学录为李富孙,吴玉搢之金石存为李宗昉,吴式芬之攟古录为刘喜海,其卷数之误则以镜铭集录之二卷为四卷,以补寰宇访碑之五卷为十二卷,此外,更有一书前后两见,及非金石书而以为金石书者,乖舛之处尤多。在诸家金石书目之中,不惟与林氏石庐金石书志、容氏金石书录目不可同日而语。即视黄氏之金石书目亦未乏比拟,惟田氏之名著汇目差相伯仲,容庚金石书录序评骘诸家金石书目谓其谬误百出,诚非过论。第金石书目之有专著,始于是编,虽其书不能与后来林氏、容氏之书目相提并论,而尚论金石书诸家金石书目之作,追溯其朔,亦考金石诸书所不能废者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