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师——毕节路朝霖及其先祖(6)
辛亥革命网 2013-01-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白沙砦外偕汪济川观水磨(清·路璜)
押铣韵
天地运纽枢,日月互轮转。
激水寓化机,回旋妙制展。
疾若风行车,驶如驽恋栈。
深涧走雷霆,浪花翻雪茧。
斗室小容舠,盘磨大逾艑。
不假人力施,疑有神功遣。
玉屑碾纷纷,珠英霏剪剪。
竟日无停机,一泓弄清浅。
昔人侈谈天,圜盖识者鲜。
佛法怖众生,风轮象空衍。
求虚岂疗饥,适用等浚畎。
运行得自然,手足少劳勉。
仰观太虚中,白云任舒卷。
(三)
路朝霖,字访崖,一字覃叔,生于中国清朝,今中国贵州省毕节人。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进士。历官四川东乡、万县知县,后擢升河南候补道员。与徐世昌、黎庶昌、罗质庵、黄彭年等友善。工诗古文辞,兼擅书画,因其人胸有书卷,绘画出手不凡,早年沉潜米、董两家,晚法李北海,益豪放遒逸,有山水立轴,宛然麓台规模。家藏有《九字损本兰亭序》,顾二娘手制砚等文物,均极珍贵,其妻徐氏系清末、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的姑姑。路朝霖所著的《红鹅馆诗钞》二卷,都是徐世昌亲自付梓并序。路朝霖撰《路璜神道表》,有清光绪15年刻本。并曾编《贵州毕节路氏长房族谱》,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路朝霖编《贵州毕节路氏长房族谱》,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赵录绰著录略云:“是谱无总图,无世表,只用章学诚所谓谱牒之法。挨世叙例,均详记仕历等于名下。惟不以世为纲,而以人为本。一人之子孙述毕,再返记第二人,亦与普通谱牒例,有未合也。……其曰长房者,以灜洲弟兄四人,灜洲长房也。毕节路氏,于明洪武初,自江南宜兴迁山东历城,以指挥从军至黔,遂家于毕。占藉西里撒喇溪街。长房分居桥坡上。朝霖六世祖灜洲,以授徒迁居南里袁伍德沟,王家寨。灜洲长子元升,登乾隆进士,始置产德沟;次子方升,居麻地沟;三允升,亦居王家寨,其旁支分居滥泥田。二百年间,世业耕读,人口渐繁,因编谱牒,以收族谊。书首有朝霖序,末有朝霖父璜所撰其祖行述一篇。朝霖跋谓其族曾未干乞巨公作传状碑志。五世以来,中乡举登进士甚多。曾未见有谀墓之文。其祖行述,久经遗失,后子孙族人收得,应附族谱之后运。”
路朝霖的诗誉远胜于他的书法和绘画。他富于激情,或赏景、或观物、或聚会,总是思潮涌动,欣然命笔,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路朝霖去世后,他的诗由妻侄徐世昌整理出版,取名为《红鹅馆诗抄》,徐并亲自为之作序,此诗据说昆明博物馆有藏。蔡锷讨袁时期,云南军伐唐继尧援川回滇道经毕节,听说路氏翰林山庄有万卷书楼,藏书甚富,欲占为已有,便将路氏许多古籍一并带回云南。路朝霖和族弟路朝联编有《贵州毕节路氏长房族谱》不分卷,清光绪21年(1895年)刊)。
路朝霖还著有《路璜神道表》,于光绪15年出版,现在这两本书均存于北京图书馆,翻拍邮购价每册千元以上。清朝时,洛阳还有不少专门志问世,其中颇富代表意义的是《洛阳龙门志》(亦称河南洛阳《石门龙窟志》)。这部志书是路朝霖编于清朝同治九年(1870),于清光绪13年(1887)刊,共3 万余字。该部志书没有严格的编写体例,材料基本来源于《太平御览》、《水经注》、《河南府志》、《文苑英华》、《全唐诗》、《全唐文》和其他几十种个人文集,没有经过编者的细致加工。其内容主要是汉魏至明清关于龙门的一些人物、碑刻题记、佛龛等,也有许多文人游龙门后的一些诗文,是研究洛阳佛教的宝贵资料。尚由路朝霖作《麦积山石窟寺记》作于清光绪年间。此外,还有路朝霖手书,《曼陀螺诗龛》匾,现珍藏于毕节地区博物馆。据说“曼陀罗”是一件古董,是清光绪年间西藏哒赖喇嘛进贡朝廷的贡品,光绪帝赠送给老师路朝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