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师——毕节路朝霖及其先祖(3)
辛亥革命网 2013-01-11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望船坡》
丛篁深箐午鸡啼,怪石嶙嶙高复低。莫道前山归去早,斜阳人在断桥西。
(二)
路朝霖父路璜,字渔宾,毕节人。道光乙巳进士,官洛阳知县。光绪初中蜚语落职,主讲旉文经舍。著有《黔灵山樵集》、《蒲编堂诗存》,纂修《路氏宗谱》。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刘启瑞著录略云:“《蒲编堂诗存》四卷附《小桥吟稿》一卷(咸丰丙辰自刻本)。清路璜编。路氏自胜国时以武勇世其家,入清遂昌儒业者五六代,其高祖南征公,始登甲科,为上杭令,工文,而诗散佚无存。今所存者,为曾祖路仰,字建夫,号毅斋,以乾隆戊子举人,任黄岩等县,号为能诗。毅斋有子三人:长曰斯京,字翰宗,号玉山,附贡生;次曰斯亮,字子顾,号咨亭,乾隆乙卯举人;三曰斯云,字矩庵,号得青,嘉庆甲子举人,大挑二等,任湄潭县学;玉山子孟逵,字希舆,号竹舟, 嘉庆戊辰举人,甲戌进士,任山西榆次县;渔宾竹舟子,玉山孙,渔宾以名进士从事大梁城守,及与防剿之役,数有功以叙得为郡守武陟,治号繁剧,而指挥谈笑之裕.。如与兄莲槎农部名章,俱以诗嗣其先业兄弟诗皆另编。而独以所受业师熊攀龙之诗附刻卷末,为第五卷。熊字生云,号小桥,乾隆乙酉拔贡,候选州学正。以父执为业,诗不忘所自,特附先集以传之。首有越岘宗稷辰序,序言先人与毅斋季子得青为同年,而渔宾伯仲又素相识,谓渔宾举所师承而附传为礼以义起。熊诗尤学之能自立。虽语涉浮泛,要亦抑扬有致,次列松寿朋序,则各极其推崇之论,未免誉言失平矣。次罗田陈吕纶序,河内李棠阶题词。计路邵诗五十四首;路斯京一百四十三首;路斯亮十一首;路斯云四十五首;路孟逵二百四十六首,共四百九十九首。又熊攀龙九十九首。熊一生困顿,自谓穷且益工。渔宾则谓曾见赏于简斋船山。今考其诗亦殊平平无奇,惟洞庭湖口守风,读父刊凭湖记感赋,附凭湖记,记谓乾隆三十四年四月十三日。舟次岳州之新墻湖口暴风大作,巨浪滔天,收帆不能,舟从右覆桅向左倾,乃率家人悉赴蓬桅之上,未几漂来大艪一只,移取横架于两桅间,用绳索紧系,夜祷于洞庭君,须臾风浪息,天曙遥见一山耸翠将近已刻,已傍山边,苍翠见二小艇,向岛来曰:神言不谬,问之曰:山名石枕,离岸百余里。夜梦洞庭君告曰:明日有一官被难到此,命尔等济之。此长官福也。分坐渔舟,日夕抵岸,一身之外,别无长物,巴陵令黄同年友也。申报各上台,送具衣冠。又陈子光朝佽助,乃得赴粤云云。其诗并不能称,盖笔力弱也。”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由韩承铎著录略云:“《黔灵山樵诗钞》四卷(退畊堂印本。)清路璜撰。璜先后宰洛阳三十余年,政绩最著。落职,主讲旉文经舍。卒后,徐世昌检其遗稿既采其尤雅者入《晚晴簃诗汇》,复为甄择付梓是编,区为四卷。其诗高古苍凉,有唐人遗韵,出东门四章,情词兼善,落墨无俗,不愧工部嗣响。世长序其书云:璜虽在官亦不废吟咏,民间疾苦久在怀抱,又累值兵役凶危颠迫,实有同感,一发于诗,遂不禁其宕荡莫遏,豪气逼人矣。世昌与路氏谊属姻娅,故梓其三世集,虽情关戚倘,而殊有裨于黔诗。陈田辑黔诗纪略续编不及路氏父子诗,度由未见定稿,遂尔阙如,世昌是举,殆亦后之言黔风者所必取矣。”
《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六》载:《诗话》云:“渔宾先生历宰中州大邑,多惠政,笃好吟咏,簿书填委之际,顷刻成章。曾文正督师驻周家口,不以俗吏相待。公子访岩观察,甫弱冠,进见呈诗,文正并器之。先生尤喜诱掖后进,课士亲为改削。分校豫闱,得人称盛。去官后,主讲游梁书院,多所造就。余少时从游洛阳,官署谈艺,亹亹不倦。每有诗,必令门弟子属和。赴乡勘事,肩舆中诗稿积寸,多倩余录之。丁丑春,遣其一侄,两孙,同余游龙门、香山,曾刊《嵩洛纪游草》。后余为编订诗集,多和平安雅之音。观察,余姑夫也。诗承家学,博雅好古,多华赡之作。孙承鋆亦能诗,早卒。” 收诗有:
五言律诗
明月庵(清·路璜)
五言律诗 押覃韵
绝顶构茅庵,禅心一镜参。
片云留野鹤,明月印秋潭。
室小生虚白,江空曳蔚蓝。
此中谁遁迹,孤磬下危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