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与《苍虬阁诗》

辛亥革命网 2012-09-14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陈曾寿,湖北蕲水(今浠水)人。字仁先,号苍虬,亦作沧虬,还有耐寂、复志、焦庵等称。室名陈庄,苍虬阁、旧月簃、石如意斋等。嘉道间
 

  陈曾寿(1877—1949)湖北蕲水(今浠水)人。字仁先,号苍虬,亦作沧虬,还有耐寂、复志、焦庵等称。室名陈庄,苍虬阁、旧月簃、石如意斋等。嘉道间诗人陈沆之曾孙,诗渊源于家学。少肆业于武昌两湖书院,师从梁鼎芬。中举后,曾作《平定粤匪战事图说》。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任刑部主事。一度游日本。三十二年(1906),调学部,迁郎中。曾为张之洞幕客,于新政多所赞助。后官擢都察院广东道监察御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邀陈曾寿出任提学使,陈曾寿不就,而是寓居杭州西湖。后来,他迁居上海,以卖画为生。他和寓居青岛的刘廷琛交往密切,曾经一同于1917年赴北京参加张勋复辟,获授学部侍郎。后筑室于杭州南湖,幽居奉母。与俞明震为近邻,时相唱酬。1925年赴天津,追随溥仪,为婉容师傅。后任伪满执政秘书,近侍处长,内廷局长等职。1937年为清陵庙事务触怒日人而被免职,迁居北京,晚岁南归。晚年,陈曾寿寓居浙江杭州西湖,于苏堤第一桥筑“陈庄”抗日战争胜利后,他迁居上海1949年,他在上海逝世。著有《苍虬阁诗》。

  陈衍《石遗室诗话》所载陈仁先论诗记事:

  陈仁先为太初先生曾孙,诗学自有渊源。初相见于武昌两湖书院梁节山长座上。弱冠璧人,饮酒温克,喜就余言诗。出其所作,则皆抗希《骚 《选》,唐以下若无足留意者。余不敢深言置可否,但曰:君甚似苏堪年少不作 七言诗之时,恐可言者耳。自是相见不言诗者数年。别去不相见者又数年。丁未  余入都,君已中甲科,官刑部,调学部。闻余至,约游枣花寺观牡丹。稍谈诗,知常与周少朴(树模)、左笏卿(绍佐)两侍御倡和,所祈向乃在昌黎、义山、荆公、山谷,大异昔日宗旨。继读近作,则古体雄深雅健,今体悱恻缠绵,不禁为之狂喜,急赠诗云:“昔读君诗笔崭然,只愁宝剑罕成篇。岂知江海频年别,忽睹云霞变态妍。兴会每从探讨出,深苍也要取材坚。羌无利禄荒寒路,肯与周 旋定是贤。”

  仁先论诗,极有独到处。尝云:“杜诗‘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 填沟壑’已极沈郁顿挫之致矣,更足以‘相如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二语,此是古人拙处,即是古人不可及处。渔洋不能解此,宜其小成就也。”又云:“‘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何等恢丽。首句以‘不戒严’三字起 之,严重之至,又承以‘谁省谏书函’五字,朴质之至。古人之诗如是,否则可 入小仓《诗话》矣。”又云:“读苏诗有悟以极边际之语,达极圆满之理乃妙,否则如程、邵之作,不免腐气,且正面说理,亦并不能圆满。”余谓吾辈生古人后,好诗已被古人说尽,尚有著笔处者,有无穷新哲理出,可以边际之语写之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