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国学热与民族国家精神构建

辛亥革命网 2013-10-21 00:00 来源:土豆网 作者:王今诚 杜镇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从近现代思想史的角度看,启蒙与救亡始终是中国完成国家、民族近代化的时代主题。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诉求,即是要构建新型民族国家和塑造

  从近现代思想史的角度看,启蒙与救亡始终是中国完成国家、民族近代化的时代主题。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诉求,即是要构建新型民族国家和塑造现代民族精神。因此,20世纪上半叶,作为对“西学东渐”的反应和对民族文化价值的重估,中国知识界出现了一股发掘整理国故,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价值的国学热潮。

  界定

  “国学”是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有很多种定义。那么当初提出“国学”概念的民国学者们,是怎么界定这一概念的呢?《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发刊词》(1923年)指出:“国学”在我们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该文梳理了明末至民国的学术流变,认为中国近300年学术的主脉实际上是整理、发现古书和古物。这说明,传统意义上的国学研究,范围十分局限、缺乏系统性和“博采比较”。因此,理想的国学研究应扩大关注范围、注重系统性和比较研究。从学术实践看,《国立北京大学国学季刊》的刊载内容主要涵盖历史、文献、语言、考古等学科,包容了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和学术。

  一时之间风气大开,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厦门、成都等地的国学研究社、研究会纷纷成立,国学杂志、月刊、季刊、丛刊灿若星空,国学研究论文数量更是蔚为壮观。据王重民、刘修业二先生统计,1905年至1928年7月约有3000余篇论文发表在80余种国学报刊上,国学之热度可见一斑。

  受冷

  晚清民国时期,国家政治动荡、内外交困,传统政治体制和民族文化受到严峻挑战,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为抵御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最直接的选择自然是从技术(器物)层面“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从引进枪炮、舰艇到兴办洋务企业,从派遣留学生到创办洋务学堂,从机械制造到数学、化学、物理学,时彦趋之若鹜。但技术上的紧追直上,仍旧避免不了甲午海战的惨败。因此,中国需要政治层面的变革。从君主立宪到辛亥革命,从清末新政到民主共和肇建,专职皇权成为浮云,民有、民治、民享政治深入人心,引得无数中华儿女竞折腰。科举制废除,新学制颁行,传统士绅阶层逐渐消亡,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代之而起。国人在剧烈变化中调整认知自身与世界的角度,迫切希望重估传统文化与西方理念的价值,构建新型民族国家精神内核,改造国民塑造现代公民。至此,中国的近代化深入到了文化层面,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全盘西化”的呼声方兴未艾。

  然而,面临社会转型,思想多元的现实,如何建设一个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又充分体现民族特色与自信的文化价值体系呢?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民族国家精神的构建必须植根于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与本国文化土壤、历史背景血肉相连,才能铸成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价值目标、理念、规范等。正如鲁迅所言,在倡导学习西方剥离民族文化糟粕时,不能把“孩子”连同脏水一块泼掉。

  实际上,随着国门洞开,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着一场危机与浩劫。西方探险家、学者纷至沓来,如攫取敦煌文书的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法国汉学家伯希和、日本佛教遗迹探险家大谷光瑞,发现西夏黑水城遗址的俄国考古学家科兹洛夫,组织中瑞西北科考团的核心成员瑞典人斯文·赫定;敦煌文书、黑水城文献被大量盗走;由于对一手资料的垄断,西方世界很快建立起了敦煌学、西夏学、东方学等学科。陈垣先生在《敦煌劫余录》中感叹“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在此背景下,传统学术体系已无法与西学以及新学一较高下了。

  回暖

  传统学者被归入“旧学”阵营,作何考虑呢?语言学家黄侃先生认为,“方今华夏雕瘁,国闻沦失,西学殊来,荡灭旧贯。怀古君子,徒用旧伤,寻其痟残,岂诚无故?老聃有言,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然则持老不衰者,必复丁乎壮矣;于穆不已者,必自除其道矣”(《国故论衡赞》)。传统学术研究,以经学、理学、史学为代表,至明清臻于烂熟,新材料、新视角、新方法匮乏,导致学术缺乏活力,发展迟滞,即“物壮则老,是谓不道”。然而,传统文化迎接新文化运动的挑战,则必采取坚守与变革并存、回顾与展望并重的策略,才能焕发新生机。以黄侃为代表的旧学家深刻认识到国故要得以生存、发展,关键在于适应世界潮流,并遵循学术发展、生息的规律。可见,国学热不单纯是对西学或新学回应的产物。

  从社会发生学的角度看,西学或新学是在一定形势下,经过中西对比而作出的应激反应。而国学热则是在对比古今中外、反思自身、重估价值的基础上,对引领中国近代化的西学的呼应,是民族文化自觉的强烈表现。

  国学研究的热潮在学者间不断升腾。诸如王国维、梁启超、章太炎、陈寅恪、黄侃、刘师培、顾颉刚、钱穆、吕思勉等先生,不盲目否定传统文化的价值,利用新研究方法整理国故潜心研究多有建树,对当代、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