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兰捐资创办首所中国公共图书馆

辛亥革命网 2013-05-09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徐树兰于清光绪二十六至二十八年(1900―1902年)独家捐资银四万一千五百六十余两, 在自己家乡绍兴府城古贡院,开办了始创向读者开放的中
 

  徐树兰于清光绪二十六至二十八年(1900―1902年)独家捐资银四万一千五百六十余两, 在自己家乡绍兴府城古贡院,开办了始创向读者开放的中国第一所公共图书馆――古越藏书楼。并订《古越藏书楼章程》,为近代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编有《古越藏书楼书目》二十卷首一卷。其藏书选择新、旧两方面之实用书,并进行特殊分类,分出丛书子目,开近代图书馆编制目录之先河。极大地推进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古越藏书楼的诞生,是中国图书馆事业史上从封闭的封建藏书楼向近代公共图书馆过渡的一次重大文化创新,不仅对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具有开创意义,而且对中国近代教育,特别是社会教育事业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古越藏书楼的创办过程,是楼主徐树兰及其后继人学习并融会古今中外文明成果,创造所处时代先进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革新藏书理论创新,藏书制度创新和藏书分编技术创新来实现的。徐树兰创立的崭新的藏书理论和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对藏书制度和藏书编目技术进行改革,直至罄其所有,建成向公众开放的古越藏书楼,正是他在执着藏书事业、热心维新救国的实践基础上勇于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结果。

  徐树兰 (1838~1902.6.15) 祖籍浙江绍兴。清浙江山阴人。字仲凡,号检庵,光绪二年(1876)举人,授兵部郎中,旋改任河南某地知府、盐运使,因母病告归。不再出仕,任地方公益,如筑捍海塘,建西湖闸,创设豫仓。每筹本省及各省赈款至数十万金,以及设救疫局,置赡族田,建清节堂,集相验费,皆有案牍可稽。以诗书自娱,尤以购书、读书、藏书、写书和印书为乐事。并热衷于乡邦公益事业。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他捐资创办了绍兴中西学堂,设有译学、算学、化学等科目。光绪二十六年(1900),体弱多病的徐树兰在绍 城鲤鱼桥西古贡院首购地一亩六分,耗银八千六百余两,随后购书用银两万三千五百六十余两,添置桌椅等器物用银八百余两,共用银四万一千五百六十余两,创办了古越藏书楼。不但捐出了全部家藏书籍,还购置了7万余卷中外书籍。古越藏书楼为我国近代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

  古越藏书楼计四进楼舍,第二进便是可容60人阅览书报的阅览厅,正中悬有“育芬堂”匾额,两旁有抢对多副,其中之一是“吾越多才由续学,斯楼不朽在藏书”,为蔡元培所撰。徐树兰亲拟《古越藏书楼章程》,延清慈溪孝廉冯一梅编纂书目。古越藏书楼的藏书范围很广,既有徐树兰捐赠的家藏经史子集等旧籍,也有实用著作,所有近年新版译书及未译之书一律入藏,兼收各种图画等。还收藏各种学报、日报,以资学者考求;购藏物理化学器械及动物、植物、矿物样本,以为读书之助。

  应该说,上述古今藏书平等的思想深得中庸之道精髓,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说:“存古 只是幌子,开新才是实质。”因为当时处于“西学东渐”的时代,徐树兰本人远见卓识,在今人之书、西人之书尚不太多的年月,就提出古今中外并重的藏书思想,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多收今人与西人著作的作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