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心源与《皕宋楼藏书志》

辛亥革命网 2013-04-16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王桂云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陆心源是清末著名四大藏书家之一,陆心源的皕宋楼,与聊城杨以增的海源阁、常熟瞿镛的铁琴铜剑楼、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并称“清末四大藏
 

  陆心源是清末著名四大藏书家之一,陆心源的皕宋楼,与聊城杨以增的海源阁、常熟瞿镛的铁琴铜剑楼、杭州丁丙的八千卷楼并称“清末四大藏书楼”。其号称200部宋版(即“皕宋楼”的藏书,在佞宋成风的藏书界独占鳌头。

  陆心源是藏书家,曾撰《皕宋楼藏书志》一百二十卷续志四卷;又是方志收藏家与纂修者,曾纂修《〔同治〕湖州府志》与《〔光绪〕归安县志》共一百四十八卷。并富收藏,精金石之学,光绪十二年(一八八六)著《金石学录补》成书;十八年(一八九二)《穰梨馆过眼录自序》成书。另辑有《皕宋楼藏印》、《千甓亭古专图释》、《书画书录解题》、《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等书。此外,尚有其他著述多种。

陆心源像

  陆心源(1834-1894)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字刚甫、刚父,号子稼,又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穰梨馆主、显安人老人。私淑慕顾炎武、故以仪顾名其书斋为仪顾堂。室名尚有潜园、皕宋楼、千甓亭、穰梨馆、守先阁、鬲鼎楼、恭俭堂、知足庐、邾钟鼎室、干闲草堂、十万卷楼等称。生于清道光十四年,卒于光绪二十年,享年六十一,资禀奇颖,年十三通九经,尤精于郑许之学。与先辈徐有壬、朱绪曾等引为忘年交;与同郡姚宗谌、戴望、施补华、俞劲叔、王竹侣、凌霞研习学问,有“笤上七才子”之称。清咸丰九年(1859)中恩科举人,同治二年(1863)奉调直隶,督办直、豫、鲁三省边境“剿匪”的军需山后,有功擢道员。清同治四年(1865)曾任广东南韶兵备道。清同治六年(1867)调高廉道。清同治十一年(1872)赴闽,总办税厘、通商、善后等事务,并兼任海防、粮盐等事宜,后由于与上司不和,借故告官回乡。清光绪十四年(1888)进书国子监一百五十种,二千四百余卷,附以所刻丛书三百余卷,奉旨褒奖。归里后,在城东莲花庄北,营建“潜园”,园内有池有林,假山点缀,清旷幽雅。曾出资建升山桥,修复安定,爱山两书院和仁济善堂,举办义学。清光绪十八年(1892),经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举荐,官复原职,曾得光绪帝召见。不久,在天津得病,次年卒于湖州,享年六十一岁。

  陆心源的藏书楼名为皕宋楼和十万卷楼,系陆心源在华楼桥南堍的月河陆氏老宅中改建而成。又于潜园建“守先阁”,贮藏一般书籍。陆氏大宅约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是一座由四条轴线组合成的庞大建筑群,现存月河街4号、6号两条轴线的建筑。

  最南侧一轴(6号)前为千甓亭,是陆心源集藏汉、晋古砖一千余方的处所,这些古砖大多出于湖州及三县六朝古墓,砖上花纹别致、字迹奇异,特别保留着许多古代纪元、地理、官制、姓氏等资料,现大部分存于省、市博物馆。亭旁有院,由角亭、瓢形水池及园林小品、四面花厅(干闲草堂)、小洋楼(知足庐)组成,近代词家、书法家杨岘手书的“千甓亭”匾悬于角亭,实际上那些陆心源视若珍甓的古砖主要藏于四面厅中,厅、楼在三十年代都被其孙陆熙咸改造成西式,四面厅为歇山中式层顶、嵌西洋花玻璃的门窗、花地砖铺地,小洋楼也是头戴“瓜皮帽”(观音兜)、身着“西装革履”的模样,一见就是那个年代的时尚。

  月河街4号为陆宅主轴。前有门厅、轿厅、第三进为陆宅老屋祖堂,名“恭俭堂”(与小洋楼平行)。第四进厅,则因景仰明代大学者顾炎武而被陆心源名为“仪顾堂”(背靠文昌阁巷),是陆与“苕上七才子”们切磋学问的书斋。仪顾堂与小洋楼后的三间楼屋平行,两楼楼上就是“皕宋楼”和“十万卷楼”,前檐为晾书之需另搭棚式敞轩(宽2米),上铺大方砖,沿口置青石板;楼板均加铺成双层,以增加荷载,满足藏书功能。陆心源还在宅内设“穰梨馆”,收藏金石文物,现存二十多方名家法帖,有朱熹、文天祥、赵孟頫等人的墨迹。

  陆心源皕宋楼藏书的聚而复散,是湖州千年藏书史上一个凄美的片断。湖州,被王国维盛誉为“藏书之乡”,在其1500年的藏书史上,涌现了近百个大大小小的“藏书之家”。

  陆心源酷嗜藏书,藏书约有48000余册。他重金购得同县严氏芳茉堂,刘氏眠琴山馆,福州陈氏带经堂,归安韩子蘧等遗藏,10年间藏书总数达15万卷以上。陆心源将藏书分别藏于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清末,宋刻本为稀世之珍,他搜购竟达100余种,将月河街藏书楼一分为二,其一名“皕宋楼”,为晚清全国四大藏书楼之一,专藏宋元旧版;其二称为“十万卷楼”,藏明以后的秘刻及精抄本,精校本,与珍贵刻本、名人钞校本及名人著述手稿;于潜园建“守先阁”,贮藏一般书籍,藏普通刻本和钞本,并开放供士人阅览。陆心源的藏书尤以富宋元刊本而著称。本世纪30年代有人据日本静嘉堂文库所藏统计,其实数是:北宋刊本7部80册,南宋刊本114部2611册,元刊本109部1999册,都是极其名贵的海内孤本。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