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师生抗日战场前仆后继声名鹊起(6)

辛亥革命网 2014-11-04 16: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蒋生 查看:

全面抗战前,黄埔军校教育长张治中的另一个秘密身份是京沪国防区军事长官。在该校新设的“高级教官室”秘密备战1年,日军都未侦查到。

  为了扩大军队的需要,黄埔军校一再扩大招生规模,每期招生人均达到3000以上。19期生唐矼熙回忆,当时吃的饭叫“八宝饭”,里面老鼠屎、谷子都有。可是学校里没有人抱怨,觉得这是全国的苦,不单单是我们军人的苦,老百姓也苦。

  1943年,18期学生佩戴着“中正剑”毕业,打点好行囊后,随即开赴惨烈无比的常德会战。

  战末

  从西南到滇缅,黄埔系几大战役艰苦卓绝

  1943年的常德会战中,余程万(黄埔1期)率57师8315人守城,日军总兵力达十余万人。在小西门,日军弃尸城下,近4米的护城河被填了2/3.当时中、美、英首脑举行开罗峰会,此战役之惨烈引起“各友邦最大之敬意”。《泰晤士报》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次年的衡阳保卫战中,第10军军长方先觉(黄埔3期)以1.7万人守城,日军数万人攻城。竟喋血孤城47天,日军死伤1.9万人。日军认为,该战“不独严重地妨碍了‘打通大陆’的日程”,并且遭受了重大伤亡,是“苦难的战役”。

  而日军打通大陆的意图,不外乎牵制中国国门之外的滇缅战场。随着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形势扭转,中国军队已开始大规模主动反击。

  杜聿明彼时已成长为第一次远征缅甸的统帅,其创办的机械化部队也已成为国军中的精锐。

  入缅之时,杜聿明一手建立的200师已扩充至第5军,配备了炮战车59辆,枪战车55辆,各型汽车1000辆。其得力战将包括:荣誉第1师的郑洞国(黄埔1期)、第22师的廖耀湘(黄埔6期),200师的戴安澜(黄埔3期)。

  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史迪威在初次见面时对杜聿明观感良好。杜一走进作战室,发现墙上挂有二十万分之一和百万分之一的缅甸全图,系英军于1941年航测而制,十分详细新颖,顿时眼睛为之一亮。还未落座,杜就转身对史迪威说:“地图对战地指挥官何等重要!我们军中却还在用30年代中期英军测制的老图,这种过了时的军用地形图早就应当销毁了,岂能发给作战部队使用?”

  不想,史迪威非但不尴尬,立时握住杜的手,主动历数起杜聿明在古北口与昆仑关作战中树立的声威。杜聿明的实干作风,让史迪威一反常态地放下轻视国军将领而不假辞色的常态。

  此后的作战中,杜聿明敢于放言“能以一师兵力抵挡日军一师团(相当于两师兵力)”,颇得性喜“攻势作战”的盟军指挥部赞赏。直至制定曼德勒会战计划时,盟军参战各方的战略目标分歧,导致杜当场与指挥过诺曼底撤退的英军名将亚历山大翻脸,“贵军既然决心放弃现阵地,继续撤退,那就请你们自便吧!中国军队有能力独自发动攻势。”

  结果到了战场上,英国人临阵退却,终致使杜聿明手下戴安澜率领的200师虽在同古作战英勇,但几遭覆灭之灾;廖耀湘率新22师在曼德拉以东孤军难支。1942年5月26日,戴安澜殒命缅北。

  在扭转“二战”格局重要的“偷袭珍珠港”(1941年)战役中,戴笠(黄埔6期)领导的“军统”提前破译了日本海军的密电,通知美国海军却未引起重视。到了日本战降的1945年,戴已秘密部署发起内战的特务工作。

  与诸多黄埔中共人物关系良好的张治中,则作为国民党谈判首席代表,参与重庆谈判。

  杜聿明部从滇缅调往东北战场。他要面对的对手,正是那位在抗战初期闪亮登场的师弟———林彪。

  参考资料

  曾庆榴,《黄埔军校》,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1

  张雄文,《蒋介石的枪杆子———从黄埔军校到黄埔系》,人民出版社,2013

  傅建文,《天下谁不识黄埔》,九州出版社,2013

  文闻编,《原国民党将领口述抗战回忆录》系列丛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中华书局,1979

  汪朝光主编,《蒋介石的人际网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黄修毅马怡敏,《1924- 2014最后的黄埔》,南都周刊,2014年度第22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