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师生抗日战场前仆后继声名鹊起(4)

辛亥革命网 2014-11-04 16:10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蒋生 查看:

全面抗战前,黄埔军校教育长张治中的另一个秘密身份是京沪国防区军事长官。在该校新设的“高级教官室”秘密备战1年,日军都未侦查到。

  但8月24日张治中到嘉定后,生了“一肚子闷气”。这里部队已被划归陈诚(黄埔教官),陈升为第15集团军总司令,指挥蕴藻浜以北的防务,而张并未接到通知。按此前任命,张为第9集团军总司令,指挥淞沪附近的全军作战。

  张治中在嘉定部署后,赶至苏州后方商量布防。由于此前电话不通,到苏州张立即给蒋介石电话,本想申说内心苦闷,蒋在得知张在苏州后大声责骂:两天找不到你,跑到后方来了!

  蒋介石听不进张治中的解释,挂了电话。张气得把电话也砸了。

  随着战事的升级,陈诚的4个师、胡宗南的第1军等黄埔师生精锐部队均挺近上海。以黄埔师生为主力的蒋嫡系部队中,没有到上海的仅两个军。粤、桂、湘、东北、川、滇等各地地方军都投入到淞沪会战。

  此战后,黄埔军内部之间、黄埔军与地方军(又称杂牌部队)之间微妙的关系,竟被日军利用。

  战中

  冈村宁次欲策反杂牌军孤立黄埔少壮派

  1939年,时任日军第11军军长的冈村宁次上书大本营总参谋部说:“看来敌军抗日力量的中心不在于4亿中国民众,也不是以各类杂牌军混合而成的200万军队,乃是以蒋介石为核心,以黄埔军校青年军官阶层为主体的中央军。”“黄埔军校教育之彻底,由此可见……有此军队存在,要想和平解决事变,无异是缘木求鱼。”

  因此,冈村宁次制定对中国第5、第9战区方针时,重点对付以黄埔军校少壮系为主的中央军。以政治、军事和派遣特务等各种手段,策反杂牌军,孤立中央军,然后歼灭中央军。

1944年6月27日,重庆《大公报》刊载衡阳前线战报。 蒋生翻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