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革命空军沧桑史略与空军先进杨仙逸生平事(3)

辛亥革命网 2013-09-10 00:00 来源:中山政协 作者:郑梓湘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国空军,在过去参加革命和抗战,曾多所贡献。然而今日,不谈空军历史则已,要谈的话,则饮水思源,首先得提到广东空军。因广东空军,

  当民国十八年(1929),张惠长晋京就任中央航空署长后,所遗广东航空处长职务,由广东空军第一队队长黄光锐接充。其时第二队队长杨官宇亦已随同张惠长晋京服务。第一、二两队,改由胡锦雅、邓粤铭分任队长。是年广东空军学校第四期亦已开学。该校开学不久,福建“华侨航空学校”因事停办,该校主持人李逢煊,为福建人,早年在粤参加革命服务,及后回福建创办这所学校,专收华侨子弟学习航空。因此于停办后,商得粤方同意该校学生及飞机由广东接收,拨入第四期受训(二十名)而成四期正式学生(随后不久李逢煊在广州飞行失事殒命)。

  至于谈到广东空军学校,则以第三期为“承先启后”之一期,亦即广东空军中期发展的主要干部。盖中山先生首创这一革命空军,由民国六年(1917)年至十六年(1927)年的十的期间。由国民党及杨仙逸在美国先后所训练空军人员,以及先后回来的各国航空华侨,与广东空军学校第一、二两期毕业的参加服务,可以说是前期的人员。在此十年间,先后为航空而牺牲的,以及年龄与体健关系,而不能服行空中任务的,实在不少。而这一空军且复积极日加扩展,所需人才,亟待接续补充,故乃有赖于第三期的人才,接续担负承先启后的使命。该期人才除继续担承发展这一空军的使命外,复于民国十八九年间,调出一部份随同张惠长氏晋京,调入中央空军机队以及训练航空人才的主要干部。此外又是楚材普用,后应广西、湖南、福建(厦门海军航空处)等省邀往协助建立军事航空与训练航空人才,因其时各省多是自行创办军事航空的(当年广东空军学校第二期有一女学生,名李玉英,技术胆色俱佳,但她毕业后,服务了一段时期,则已脱离空军,此为我国航空军校而有女生的蒿夭。第三期有一印度籍学生,取名为朱达先,他原是留学英国的,因同情我国革命,当时得到有力人士的介绍,而进入该期学习飞行,毕业后随同张惠长晋京服务中央空军,迨后于参加我国对日抗战而告失踪)。

  民国十九年(1930)年春,广东空军学校校长周宝衡因事辞职,由张惠长兼任校长(其时张氏在南京任航空署长),以教育长刘植炎代理校长职务。是年第五期学生进校开学。同时增辟广州“天河”机场与各县机场多处。是年秋间,中原大会战(即中央与阎锡山、冯玉祥之战),中央令调广东空军由第二队队长邓粤铭率队由广州北上参战,胜利后,邓即率队回粤。此为广东空军听命中央调动的当年情形。

  张惠长氏由民国十八年(1929)至二十年(1931)间,在中央航空署长任内,一切设施,业经依照计划,妥善进行,已是奠定中央空军建军的基础。讵正在深具成绩,更进一步求谋发展之际,无如于民国二十年(1931)春间,政治上发生巨变,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中正先生,与立法院院长胡汉民先生,在政见上有所 失和。胡氏旋即幽居汤山。因此之故,立法院副院长林森先生与在京所有粤籍军政要员孙科、古应芬等,互相号召,概行相率离京赴粤,联同唐绍仪、汪精卫、许崇智、陈济棠、李宗仁等,在粤另行组织国民政府(当时谓为宁粤分裂)。而其时在南京任航空署长的张惠长,处在这种政治复杂情状之下,无可讳言的,逼于政治上的当时形势,乃亦不得不率同所有粤籍在京空军人员随同回粤。至此,广东空军人员参加中央空军建军工作有年的热烈心愿与抱负,也为之烟消云散!笔者写到此处,回忆国事前情,也为之掷笔三叹!

  民国二十年(1931)春,张惠长由京率领粤籍空军人员回粤后,其时粤方正式另行成立国民政府。张氏奉命扩编空军实力,成立空军总司令部,张氏奉命任总司令。黄光锐任参谋长兼空军第一路司令,胡锦雅任空军第二路司令。谭秀、邓粤铭、陈友胜、丁纪徐、刘植炎、吴建文分任队长(扩编为六队),杨官宇任空军学校校长。至此,中央空军与广东空军遂告分途发展。而中山先生手创此一革命空军至此以后,乃亦演变成为地方上的广东空军。然而广东空军因此更加积极从事于发展,扩充实力。

  民国廿一年(1932)一月廿八日,日军侵华,十九路军奋起浴血抗战。广东空军首先响应,不辞艰险,派出空军第四队队长丁纪徐率队,由粤飞沪参战(由广州北上经长沙汉口到达苏州,以苏州为驻防作战基地)。同时中央空军派出队长石邦藩率队参战。嗣因我国格于当时之国际上形势,中日双方乃举行淞?停战协定而告停战。此次我空军作战结果,队长石邦藩受伤,战斗员黄毓铨、赵普明于激烈空战中殉难(黄为广东台山县人,赵为广东三水县人),两队受伤的人员也属不少。此为中央空军与广东空军之共同抗战,亦即为我国空军对外作战的先声。由是而言,中央空军与广东空军虽然各自发展,但遇到外患危急时,则不约而同的,自然会合共同抗战,可于此役表现无遗。

  民国二十年(1931)至廿一年(1932),广东空军学校第六期甲乙丙三班学生相继入学。其时桂省当局徵得粤方同意,选派学生三十名加入第六期乙班受训(民国廿一年即1932年笔者与同学多人应邀协助空军先进林伟成创立广西空军,同时成立广西空军学校,后来该校第一、二两期学生连同由广东受训回桂之学生,成为广西空军发展的得力人员,而且后来参加我国对日抗战,极具战绩,此为粤桂两省空军,其渊源之由来有自)。而中央亦于是年(民廿一即1932年)在杭州苋桥成立中央空军军官学校,积极造育人才。

  民国廿一年(1932)秋间,张惠长以其个人而言,领导发展空军多年,后起人才已告日渐与盛,接班有人(其时宁粤分裂已告和解),于是将空军总司令部改组,成立广东空军司令部。其本人则脱离空军转而从政。虽然这是他个人的脱离空军,但回念这位空军先进,初时协助中山先生创办革命空军,领导发展广东空军以及奉命主持中央空军而奠定中央空军建军的基础。其在空军的丰功伟绩,彰彰在人耳目,一旦脱离空军而去,不无有令人感慨怀念于不置!广东空军司令部成立后,由黄光锐任司令,林福元为参谋长,胡汉贤为空军学校校长。广东空军后期的全盛发展与演变“归并中央参加全国抗战完成中山先生航空救国使命”。

  广东空军随宁粤和解之后,撤消空军总司令部,成立广东空军司令部之后,此是广东空军后期的开始。这时广东在陈济棠主持之下,以广东空军乃中山先生所手创,在国防上最属需要,而且此一时期的财力,与中山先生当年革命政府时期之财力,完全不同。盖当年革命政府所在地的广东各地,多为驻防的客军所盘踞,截留税收,以致革命政府财力短绌,故当年发展空军,极感艰苦。而此时的广东,完全统一税收,而且此时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海外各地华侨的经济侨汇,亦完全络绎不断的集结于广东,故以广东得天独厚的财富条件,陈济棠得以悉力于从事发展空军。除陆续增购外国的新式军用各机种,与积极训练人才外,相继派遣空军人员前往欧美各国考察军事航空,以资借镜。复聘请美国优良航空军事人员到粤,协助筹谋建立“现代空军”的策划。此外对飞机制造厂与修护厂的设立,全省各县各地空军基地纲的普编开辟(飞机场),驱逐、侦察、轰炸机队实力的加强,又复成立驱逐、侦察、轰炸训练总队,以及华侨航空教导队(因各国航空华侨陆续回到广东投效空军)。尤其空军学校的刷新设备,无不力求臻于现代的空军建设。其时广东空军所聘请美国航空军事顾问人员的总顾问,为美国极有望的将军。该将军即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率领美国强大机群,首次轰炸日本本土,名震各国的美国空军在队司令杜立德(DOOLITTLE)将军(当年广东空军是聘请杜立德将军为总顾问,中央空军是聘请陈纳德将军为总顾问)。广东空军由民国六年(1917)开始创立,逮至民国廿一年(1932)至廿五年(1936)期间,为后期发展的全盛时期。空军机队已增至九队(谭秀、丁纪徐、陶佐德、谢莽、敖源清、马庭槐、何泾渭、郭汉庭、邓显刚分任队长)。所有各种军用飞机,均是采购美国与德国新式出产。空军学校已办至第八期,单独在广州一地,除大沙头原有机场外,复增辟天河、白云、从化一共四个机场使用。故此一时期广东的空军,而为我国最具现代化的空军。当时与中央空军所互相发展,成为国内,中央与地方上的两大空军。虽然,广东空军在当时而言,处在国内政治的复杂环境中,以一省的财力自行独立建设,但归根的说一句,也是为了国防上建设准备的大前题。而且这一空军是中山先生当年历尽艰辛所手创唯一革命空军的前身,亦即国民党首创的空军,我国民政府唯一具有历史性的空军,这是无可否认的史实。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