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革命空军沧桑史略与空军先进杨仙逸生平事
辛亥革命网 2013-09-10 00:00 来源:中山政协 作者:郑梓湘 查看:
我国空军,在过去参加革命和抗战,曾多所贡献。然而今日,不谈空军历史则已,要谈的话,则饮水思源,首先得提到广东空军。因广东空军,是国父孙中山先生所手创的革命空军,亦即革命武装,再肯定一点,它可以说是我国民政府空军锦衍的源流。
在革命空军没有创立之前,有一段富有历史性的航空和革命的事迹,值得在这里一提。那就是清朝末年,粤籍华侨冯如,在美国学习航空完成后,由美国携带飞机一架回粤,在广州东较场,作首次公开飞行表演,提倡航空事业。当时的军民,尚不知飞机为何物,前赴参观的,踊跃异常。革命志士温生才,就乘了这个机会,刺杀满洲大员驻广州将军孚奇于参观回程途中。但不幸,温志士亦当堂被执,壮烈成仁,轰动全国。而温志士此一举动,亦成为中华民国开国史上革命壮烈史迹。同在这一日的广州,由于航空表演,引起这一场革命表演,一时播为革命的美谈。嗣又于民国二三年间,美国航空华侨谭根,带同飞机一架回粤,继续在广州公开表演,颇获成功。自粤军民经过这两次航空表演后,也就增加不少航空兴趣和信念,所以粤省得风气之先,开后来热烈发展航空的先河。
广东空军首期创办的经过于参加革命诸战役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山先生继续积极提倡“航空救国”不遗余力。嗣因袁世凯称帝,于北方军阀继起,乃不得不号召革命势力南下,从事挽救中国,继续进革命。其时世界各国,如火如荼的竟相发展空军,故对于革命空军亦亟谋建立,惟其时革命政府财政支绌,一时无法举办而耿耿于怀。那时有一位留美航空青年华侨杨仙逸君,热心革命思想,早由檀香山回粤,追随中山先生左右,参加革命行列有年。睹此情形,慨然自负,向中山先生建议策动华侨,进行赞助,并誓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于是亲到美国,计划进行。正好其时中国国民党驻美洲总支部部长林森先生,正在积极进行计划训练国民党空军人才。于是协助林森先生发动华侨赞助,倡办“中国国民党空军学校”。这所学校,设在纽约州拔夫罗市(BUF FALO),寇提斯飞行学校内美国式空军军事训练,该期学生为张惠长、陈庆云、吴东华、叶少毅、陈乾、李光辉等,俱为深具革命思想的强健青年。于民国六年(1917)毕业,俱皆领有美国的飞行证书。毕业后,在美国组成“中国国民党飞机队”。连同人机,由杨仙逸偕同回到广州。其时中山先生护法南下在广州成立革命政府,由中山先生领导,创办革命空军。首先开辟广州东郊滨临珠江之“大沙头”为水陆飞机场,以杨君为队长,由中山先生直接指挥。此为杨仙逸、张惠长、陈庆云诸氏协助中山先生首期正式创办革命空军的开始(由民国六年起亦即为后来的广东空军)。
民国七年(1918年),由于桂系强大兵力的陆荣廷于北方军阀勾结,盘踞广东,中山先生离粤赴沪,着由陈炯明、许崇智统率粤军退驻建漳州,同时杨仙逸亦率领空军退驻闽漳。民国九年(1920年),粤军由漳州回师,驱使盘踞广东的军阀集团,陆荣廷所部的莫荣新(广东督军)、陈炳坤(广东省长)、谭浩明(广西督军)、马济(桂系主要悍将)。其时粤军分为两军,陈炯明为总司令兼第一军长,邓铿为参谋长。许崇智为第二军长,蒋介石为参谋长。杨仙逸为空军总指挥。当时空军除协同陆军作战外,复以飞机飞向广东全省各县各地散发傅单,唤起敌后的四方民众,武装起来参加讨逆。当时我国人民看到如天女散花般在空散发五色缤予纷的傅单,尚属初次。记得当时的傅单其中有一款式是写着驱逐“谭陈莫马”的标题。虽然距今已是六十二年,笔者还记得很清楚。因此军民一致,乃获得迅速胜利,重行光复革命策源地,重奠革命政府于广州。中山先生于翌年(民国十年即1921年)就任非常大总统于广州。在这一战役中,空军已发挥了相当效能,和造成不少的战绩。事后,中山先生对于空军亦极为嘉许。
粤军回粤,重奠革命政府后,其时杨仙逸以空军人员及飞机,急不容缓的须加补充。惟其时环顾情境,革命政府确属财力困难。然他是有抱负,有毅力,有气魄,深具热诚的革命空军青年勇者,抱定宗旨,决心为党国继续发展这一革命武装的空军,而为中山先生分担责任起见,乃得到中山先生的赞成。于是他于民国九年(1920),将广东空军的台事物,交由张惠长、陈庆云几位主持,他个人即回檀香山,徵得其父的赞助,乃出其父私人财力,罗致国内外有志于航空的一班青年,集中美国(约三十人),送入美国航空专门学校,施以飞行、机械各种航空技术训练。出钱出力,苦心孤诣,卒使这一班青年完成所学。人才暂时的补充后,还要有飞机的补充,这又谈何容易的一椿事?但是他秉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誓言,于是再后商得其父的同意,尽倾了所有资财产,以及其叔父的部份资财以从事。其父因倾家捐献发展空军而告破产(他是其父的独生子)。由于他的热心提倡捐机运动,各地华侨受到感动,也就竞相踊跃捐助,以助他的成功,于是就在美国购了一批飞机,以及由他一手训练完成的航空青年:林伟成、黄光锐、杨官宇、陈卓霖、周宝衡、胡锦雅、吴顾之、李逢煊、邓亮、邓佐治、林安等,于民国十一年(1922),连同人机带回广州献给于中山先生。中山先生为之喜出望外。而且其时在英、美、德、法、日各国的其他学习航空的华侨青年黄秉衡、林福元、关荣、陈秀、胡汉贤、陈友胜、聂开一等多人也陆续回到广州投效革命空军阵营服务。咸愿相随杨仙逸领导。而最先在广州的张惠长、陈庆云等的第一批人员,遂乃一致同心协力的继续共同发展这一革命空军为职志(关荣君早年在美国空军服役,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此次回国并携有飞机两架、装箱船运回粤,献给中山先生)。
民国十年(1921),革命政府为彻底消灭陆荣廷的军阀集团起见,出师入桂讨伐。此一段,空军方面,由张惠长、陈庆云两氏率领航空队,进驻肇庆,参加作战。在陆协同之下,完全将陆荣廷全部军阀集团击溃消灭,收服广西全省,归置于革命政府之下。中山先生乃驻节桂林,统筹出师北伐。无如,嗣因陈炯明在广州叛变,中山先生乃不得不回师东下返粤。陈炯明率部退据东江惠州。
民国十一年(1922)中山先生命令成立“航空局”以杨仙逸为局长,积极发展空军,加强革命军事行动(因自陈炯明叛变后,广东各地继续有反革命的武装势力存在)。其时中山先生眼见这一革命空军的艰难创立,着事有赖于杨仙逸之致力为多,所以当年就有誉杨氏为革命空军之父的赞言。
当年革命政府财政困难,空军人员,没有什么待遇可言,完全是为着革命而奋斗,安之若素,尤以杨氏始终未有接受过政府待遇。而中山先生亦以革命子弟亲切之情善视他们。尤以杨氏殚精竭宪,废枕忘餐,求谋于建设空军的擘划,更深嘉许。杨氏除具有湛深的飞行技术外,对于飞机工程学、机械学以及研制炸弹的各种技能,均有相当学识。他并自制了飞机一架。其时他聘有美籍飞机工程师WILD与机械工程师COLWELL两人,俱是其父私人出资所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