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鲁东及青岛抗战纪实(8)(4)

辛亥革命网 2012-12-10 00:00 来源:辛亥革命网 作者:李先良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我们据之以为抗战的游击根据地,以华严寺作为我们的战时市政府,以太清宫作为军事干部及保甲长训练的基地,以白云洞为修械所,以太平宫

  我们把崂山里的敌伪据点攻克,饬工协助将尚未破坏的白云洞道观修复一部份的房屋,使胶东各地前来崂山接洽公务的抗战志士,得以到此胜景游览并招待住宿。此外偶有自重庆化装通过敌伪地区前来视察的大员,我便常伴同这些远来的宾客,在洞内作村酒野蔬的宴会,别有愉快滋味,而在敌人进犯崂山的时候,有时以此为藏身之地。民国三十四年八月胜利后,我们已把崂山的敌伪据点完全攻克,于是饬工修复白云洞的房屋。在胜利后之二年,老道将白云洞客厅重建,益显得宏伟壮丽,我就题名该厅为「迎宾馆」,并在洞门口大石之上镌刻「白云为家」四字,以作永久纪念。

  (4)艰难的服装

  没有武器固然根本不能打击敌人,有了武器没有服装也不能部勒成为队伍。我们隔绝后方,无法得到国家的补给,于是部队的服装,就成为严重的问题。敌人对沦陷区施行经济封锁,都市的物资,不容易偷漏出去。纵然有些作买卖的老百姓,想尽方法把白布运到游击区内,我们也没有购买的法币。至于可制军服的颜色布料,更无从得到。我们最初勉强凑合的军服,一年只发两套。一套单的,一套棉的。这套单服穿上了身,须经过暑往寒来,足足七个月的节候,须经过炎天赤日之下,操作劳动、野战行军所分泌出来的汗液无数次的浸透;除了在涧里溪边洗澡的时候,他们可以把衣裤脱下洗濯,晾干再穿之外,平时是身不离衣,衣不离身。那种稀薄粗劣的布料,经过日晒雨淋,汗血浸湿,等到棉服上身以前,那种邋遢破碎的样子,恐怕无法不使人作呕。至于那套棉的,在北方的气候,实在不够御寒。穿上以后,又是经冬入夏。到了春暖时节,就把棉花取出变成夹服;天气再暖,单衣未发,还得撕开里子变成单服。

  我们在这种穷苦情现之下,只有打敌人纱厂仓库的主意,凭血肉去换取敌人的物资;于是就有了向敌人纱厂抢布的故事。

  本来日本人在青岛经营的纱厂,都在我们撤退的时候予以炸毁,但敌寇踏进青市之后,积极重建,恢复了从前的规模。当时进入纱厂的工人,不少与我们暗通声气,各厂生产概况及管理储藏的情形,我们都纤细尽悉;所以有排闼直入劫取物资的可能。我们第一次行动在民国三十二年九月的时候,事先派出一个连的兵力,准备夜间进入市区拿布,当时招募民夫百名,明确宣示到敌人工厂取布,约定每人所拿的布,应交给我们三疋,如果能够多拿一两疋,甚至三四疋都归他们自己所有。他们觉得太冒危险,都是趦趄不前。可是这次进入富士纱厂,打开仓库,尽这一百人的力量,把布疋搬了一部份出去,敌人竟毫无知晓。这些民夫每人得到几疋布,都喜出望外。到第二次拿布的时候,我们出动兵力较多,需要民夫二百人,这时老百姓报名的却有三百人左右,争先恐后的要去;我们计划只用两百人,超过的人数未容许参加,他们都徘徊路侧,若有所失。这一次又告成功,敌人仍无觉察,军队、民夫皆大欢喜。

  因为当时沦陷区的物资缺少,布疋很贵,我们取来的都是质料最好的卡叽布,这些老百姓每人得到几疋,就可以维持家庭一时的生活。于是崂山的老百姓,又把进市内纱厂拿布当作发洋财的事。到了第三次,我们根本不通知老百姓,但是队伍夜间经过每个村庄,他们知道又是到青市去拿布,就跟着后面跑,一路跟上五六百人,前进的行列拖得很长,声势浩荡。这次我们事先已经知道,敌人在前两次丢布之后,查悉游击队拿布情形,每厂驻扎了二三十个敌兵,严密戒备。但是我们消息准确,运用内应极为灵活,仍有机会从敌人戒备不及的地方进厂。于是一面以较多的兵力监视敌兵,使他们不敢动作。万一发生冲突,我们在黑夜里还是进退自如。他们平时对于崂山游击队,早已感觉很伤脑筋,这一次又忽然听说我们动员了几千人,而在黑夜的行动,更显得人马众多,于是厂内的敌兵,只好匐伏不劲,免得吃眼前亏。我们人多手快,不到一刻钟,把布疋搬出了工厂,转回游击区内。这时敌兵才忙着向上面报告,旋即放出汽笛,来一个紧急出动,向郊外追击,实则知道对方早已扬长而去,黑夜之中也无法展开战斗,不过利用如此,以便报案而已。

     我们得来的布疋,质料甚佳,无钱另配里子,只好两面一样,所以后来服装之好,在部队中,算是全国第一。而山东人民,尤其这些志愿投効的游击队兵,多是身材高大,每个穿上这样一套头号卡叽布的军服,真能呈现出桓桓武士的气概。这又是我们艰苦中的快乐。

  我们拿布共七八次,这使青岛驻屯的敌兵大失体面,不好对军部报案。因为在敌人占领青岛的时候,已经呈报附近无重庆方面的国军部队,由军部正式公布,并在敌阁会议席上提出报告。后来据报游击队居然进入市区搬布,军部颇为骇然,严令迅速讨伐,于是敌人立即开始「扫荡」。结果此进彼退,一无所获;甚至或在黑夜,或在归途,还会遇着化整为零的伏兵予以狙击。他们这样举行扫荡一次,就立即报告军部,渲染战斗状况,声称游击队业已灭迹,造成了「赫赫战果」,但是过了一个时期又重演进入市区拿布的一幕,只好再下令来讨伐。所以每回抢布之后,敌人准来扫荡一次。到了后来次数太多,青岛敌军无法再把军部瞒着,而各个纱厂的厂主或经理也不能不向东京报告。因而在日本内阁会议一再提出,使军部无词以答,大为震怒;于是严令青岛敌军,迅予彻底肃清。但是青岛的敌军,并无防制的方法。后来竟传出消息,只要崂山游击队不越惠民沟进入市区,他们就不拟再加扫荡。我们听到这种变相求和的消息,也就一笑置之。知道他们不想扫荡,根本是扫荡不了;否则肘腋之下,决不容许敌方的存在。所以我们并不想相安无事,仍然进出市区,真是敌人的苦恼,我们的欢喜!

     3、太平宫——军品粮秣库

     太平宫在崂山的西北隅,由华岩寺往北行下到五里,地很僻静,我在抗战期间第一次登临崂山,就在此住宿。这个道观屋宇不大,可是十分清净,记得那是在民国三十二年夏天盛暑时节的一个月夜里,经过由鲁东莱阳到崂山途上一百五十余里的星夜跋涉,直奔太平宫。那种深霄庭院,花木扶疏,月华如水的光景,使我感觉身心异常舒适愉快,疲倦顿释,至今犹留着深刻的印象。

  太平宫道观并不甚大,但是道观后面,可由曲折的山路走到悬崖天然大石的洞中,初达洞口,需侧身低首而入,洞内深约二十余丈,宽约十尺,高约六、七尺,为长方形,两边有自然的石阶、石座,座上有十八罗汉像,像高三、四尺不等,洞口虽小,内部光线甚亮,夜间虽无灯火,而内中犹明,最奇特的是此洞除地上有崎岖不平之砂石外,其余全洞及神像等,全是一块巨石铸成。洞外,太平宫旁因巨石堆积,石缝洞穴到处连接,曲折贯通,入其中者一如走进八阵图,不得其口而出,所以躲藏的人,好比狡兔入窟。游击队在此躲藏,敌人决不会冒着投身虎穴的危险,来普遍搜索这些洞穴。因此太平宫后山的洞穴,是我们军械、被服、粮秣的贮藏库,敌人纵然偶尔到了太平宫,也就停步不前,不敢再越雷池,望而兴叹,祇有掉头而去了。

  民国三十三年春敌人曾集结部队,分路围剿,作为它的所谓剔抉扫荡。我每到情况紧急的时候,即率少数卫队从闲道走到太平宫后山上,俯瞰敌人的行动,如果看到有一路敌兵确是奔向我们而来,我们就转到后面二、三里的地方,凭险等候,那里是鸟道巉岩,敌人行走一段步履维艰,只有望而兴叹,便停止转头回去;就是他们继续上来,也无法找到我们的踪迹,同时还会遭我们伏击,受到创伤。我对于八年游击战的经验,悟到游击战势,颇能极尽奇正变化之妙,如孙子所谓「少则能逃,不若则能避」,「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致人而不致于人」,使敌「不知其所守,不知其所攻」,游击战真乃合乎孙子兵法的原理,一个弱势的国家,以游击战可以拖垮强国的攻势,越战对于美国,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么?

  崂山里的太平宫,以后每逢敌寇的猖獗『扫荡』,即来此躲避。在抗战八年期间始终安全无事,这真是名符其实的太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