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到底是什么?(2)

辛亥革命网 2011-04-23 00:00 来源:《江汉论坛》 作者:宋亚平 查看: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县域政府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到底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认真遵循县域经济运行的内在的客观规律,并按照这个客

        这种状态似乎成了县域经济无可奈何的 “顽疾”。为什么 “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壮大特色经济”的调子喊了多年,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发展特色经济和消灭地方经济保护主义的政策与措施也出台了不少,很多地方仍然还是“我行我素”,老是不见有大的成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在照葫芦画瓢,一窝风地跟进,形成砖坯配瓦楞,要么 “方”,要么 “圆”。我不大相信全国 2700 多个县 (市)都能够做到一县一业,50000 多个乡 (镇)都能够形成一乡一品,从而打造出独具自身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因为,你的那个某 “业”或某 “品”,放在一县或一乡的范围看好像是特色经济,但放在全省、全国的范围来看,则是有它不为多,缺它不为少的 “沧海一粟”。

        我从不反对县域经济应该具有鲜明的特色,并认为这是一个地方的经济建设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获取比较优势的可靠途径。但我想提醒人们必须弄清楚一个基本的概念:县域经济的本质不是特色经济,而是以城镇乡村为范围、以自身的资源禀赋为条件,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为起点,以满足本地生产生活的日常需求为导向,以促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不断富裕为根本目标的一种 “民生经济”或者叫做 “草根经济”。像普通老百姓过日子一样,开门 “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都少不得,很难说有什么特色。县域经济的这种民生性或草根性,从本质上讲,也就是一般的、常规的、平凡的社会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不要片面地、刻意地去追求所谓的特色化,而是应当坚持为本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的方针路线,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统筹兼顾为基本原则,先把一般的、常规的各项社会经济活动扎扎实实地深入开展好。

        关于县域经济如何发展,恐怕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模式。我想,有一条基本法则应无大错,即必须与本地的历史地理、资源禀赋、人文环境等重要因素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统筹安排。根据各地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来看,县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其实有许多路径可选择: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旅游则旅游,并不是非要 “吊死”在某一棵树上。特色往往寓于常规之中。常规经济活动的繁荣发展,必然为特色经济活动提供坚实基础,使我们比较容易选择某些具有主导意义的产业领域,通过有关政策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逐渐形成特色经济的发展格局。

        县域经济最终能不能形成一定的特色,不仅要看县域经济建设者们的智慧与造化,更要看本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任何具有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经济活动,都将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厚积薄发的历史过程。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所以,不要指望在短时间甚至本届任期内通过一场 “运动”式的突击,就能够形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大好局面的。县域经济的建设者们,一方面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历史紧迫感和熊熊燃烧的业绩创造激情,一方面又要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困难中打基础,在平凡中求实效,在常规中出特色,一步一个脚印,推动县域经济不断前进。

        二、县域经济是开放经济吗

        许多专家学者包括我们一些基层干部都普遍认为,县域经济应该也必然是开放经济。实际情况恐怕并不都是这样。在我看来,多数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社会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严重缺乏这种开放基因,而且对市场经济的许多内在法则一直表现出某种或明或暗的抗拒甚至是叛逆行为。这种状况是好是坏?需要依据时间和空间条件来判断。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到处是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生产。老百姓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几千年来一直在田园牧歌中守望,甚至困顿于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式生活之中。以山川地势、道路交通和水利体系为核心纽带的每一个县域,几乎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始终是在沿着一条 “内生型”的古老河流 “随波逐流”,很少与外界有开放式的汇通。县域在社会经济的整体生活中实际上就是一个个可以不相互联系、不相互依存的 “独立王国”。因此,县域经济自古以来所表现出的综合性、独立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封性,这是自然地理条件和小农经济社会等因素延续而来的历史遗产。

        有人会说,如今时代不同了,无孔不入的市场经济早已把整个地区、整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连为一体,地球都变得越来越小了,不要说是县域,任何一个地方再也不可能游离于统一的市场化体系之外。但是,这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逻辑分析,或者是一定条件下的推演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县域经济的生存空间虽然正在遭遇强大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经济的不断渗透和挤压,但其形态特殊,就像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样,整体上仍旧是综合型的。从计划经济年代到改革开放以来,下有 “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农业经济基础,上有 “小而全、大而全”的工商业经济体系,第一、二、三产业领域相对完备,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链条紧密,加之县级政府财税体制的独立运作,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 “山高皇帝远、万事不求人”的经济格局。用俗话说,这叫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三国时期赤壁大战的古战场是我生活了22年的老家,也是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得比较好的一个县级市。那里的城关与乡村,至今还有许多传统的诸如酿酒、制糖、造鞋、家具、印刷、陶瓷等手工作坊。他们的生产领域很宽,规模却很小。还有一些由县乡政府兴办的现代小工厂,如小五金、小日化、小机械、小食品等企业,从上世纪 70 年代的计划经济时期起,就一直在与上海、武汉、广州等城市里来的大工业产品进行着 “你死我活”的激烈抗争。但是,这些产业领域近似原始的产品在本地仍然拥有广阔的市场。相当一部分企业像沙家浜的 “芦荡火种”一样顽强地坚持下来了。现在,这些原来属于集体所有的手工作坊和地方国有的中小企业,通过改制基本上成了民营性质或者干脆就是私人所有。据我的调查和了解,这些在县域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比例的经济活动不但没有萎缩,反而像满天的星斗更加繁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