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教仁与《间岛问题》及其爱国主义思想

辛亥革命网 2017-04-19 08:39 来源: 作者: 查看:

宋教仁与《间岛问题》及其爱国主义思想

      宋教仁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20世纪初,在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侵占我国间岛地区的危难之际,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搜集史证,撰写了《间岛问题》一书,在中日边务谈判中提供了铁的史证,保住了国土不被日寇侵占。
     一、文武珠联璧合,携手保家卫国
      所谓“间岛”,原是我国吉林省延边府所辖的图门江北岸的一块约二千余亩的滩地。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中朝两国划定以图门江为国界,这块滩地位于中国一侧,自然属于中国领土。
     1907年7月30日,日俄在俄都彼得堡签订了瞒天过海的《日俄协约》,同日还签订了旨在瓜分我国东北三省的《日俄密约》。伊藤博文认为条件成熟,立即于8月18日急电斋藤季治郎,命其于19日由会宁出发,率领日本宪兵进入我国延边。同一天,清廷接到日本驻华公使阿部守太郎的照会:“为照会事,兹奉帝国政府训开,间岛为中国领土,抑或为朝国领土,久未解决,该处韩民十万余,受马贼及无赖凌虐,拟即由统监派员至间岛保护,请速电该处华官,免生误会为要!”
     毫无戒备的满清王朝,一时惊恐万状。还没有等到中方前去交涉阻止,日军斋藤季治郎大佐已率两个宪兵中队,侵入我国延边数十里,并在龙井村天宝矿主程光第的大院门口挂出了“统监府临时间岛派出所”的牌子。斋藤季治郎在延边地区划定了会宁间岛、钟城间岛、茂山间岛等五区,又在局子街、头道沟等要地设宪兵分遣所14个,所辖区域达千余平方公里,分土设官,发号施令,俨然成为中国境内的外国政府。
在国难当头之际,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荐举,清廷仓促任命吴禄贞为吉林省边务帮办,兼陆军协都统,负责处理“间岛”之争,保住满廷的龙兴之地。吴禄贞到延吉上任后,率领周维桢、李恩荣等六名测绘员,深入中韩边境,勘测地形,绘制边务军事地图,编制边务报告。着重加强对胡殿甲所辖的吉强军四个营,进行军事速训,及时补充武器弹药,调整军事部署。他把这四个营分别部署到敦化、龙井、珲春、和龙等边塞要地。吴不愧是一位颇有政治远见、又懂军事、敢作敢为的军事将才。他根据我边防军事薄弱的实际,积极与韩登举等地方势力加强联络,晓明大义,保国护家。经他半年多的运筹帷幄,联络组建了近一万人的地方军队,在与入侵日军数量的对比上占了绝对优势。此时,吴竭力坚持用武力驱逐入侵日军。然而,自甲午战争以来,清廷患了“恐日症”,到了“谈日色变”的地步,所以一再命令吴禄贞不得“擅自开衅。”吴在百般无奈之际,只好指挥地方军把入侵的日军团团包围起来,让他们动弹不得。
      就在此时,宋教仁根据同盟会总部制订的“南北交攻,共图大业”的战略部署,为配合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他于1907年秋天,化名桃源宗介潜往长白山一带,积极运动“马贼”,力求把各路马军英雄组织起来,进攻长春、奉天,形成南北夹击之势,直捣黄龙!然而,就在他去大孤山运动“马贼”时,日人向导古川清被捕旋即叛变。在清廷追捕宋教仁的危急关头,吴禄贞派人将其救到延吉。
      两位多年不见的战友,见面时难免感慨万千。宋教仁传达了同盟会总部的指示,并帮助他成立了同盟会辽东支部,吴禄贞任支部长。吴禄贞也向宋教仁介绍了日本正在制造“间岛”伪说,妄图侵占延吉的阴谋。宋教仁听后义愤填膺,认为自己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保国卫土是第一位的,民族革命是第二位的,所以他暂缓起义计划,配合吴禄贞的部署,保住国土不被日寇侵占!
      他和吴禄贞商定:吴负责指挥军队从正面阻击日寇入侵延吉,宋教仁负责搜集史证,写一部关于《间岛问题》的书,为中日韩边务谈判作史证准备。这一文一武珠联璧合,携手保卫国土成为美谈。
恰在这时,日本友人片山潜来延吉,通过他的帮助,宋教仁化装成日本人——贞村,打入长白山会。他冒着生命危险,从该会侦获了日人伪造的大量假证据,并拍成了照片。紧接着,宋教仁的踪迹被清廷侦悉,派警兵四处搜捕,宋教仁已无立足之地,万不得已,只得化装成日本人返回日本东京。
    二、驳倒间岛伪说,捍卫国土主权
      出于宋教仁对祖国的挚爱,不负战友吴禄贞的重托,他返回东京后,就着手《间岛问题》一书的撰写。他的东北之行,收益颇多,拍摄了康熙五十一年中韩两国勘定边界时所立的界碑,还一鼓作气,重新查看了光绪十三年中韩两国再次所立的十座界碑;为他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史证基础。
      宋教仁用了半年时间,完成了《间岛问题》一书的写作。这部专著长达六万余言,是一部倾注爱国者心血,闪耀着智慧光芒的专著,宋教仁首先运用国际法的理论,从正面论证了“间岛”完全属于中国。他认为,根据国际法,国界的确定必“基于历史的事实”、“地理的事实”与“政治的事实”,即必须考察“其领土主权谁先取得,自然地势谁为便利,国界条约如何协定。”
      从历史上看,他在《间岛问题》一书中运用中韩两国的史籍典志,详细叙述了延吉地区的沿革,间岛的主权从未属于过韩国。唐代中叶,靺鞨族即在此建立渤海王国,接受唐朝封号。宋、辽时,渤海国为辽所灭,其时图门江流域均为女真所居。迄至元代,图门江南北两岸,仍属女真。到明正统年间,朝鲜乘女真各部内部厮杀,便驱逐图门江南岸的女真人,此时才与朝鲜划图门江为国界。后清朝兴起,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间岛便归于清朝版图。历史证明,“间岛与朝鲜国绝无关系,也与朝鲜民族无丝毫关系!”
      特别是在间岛的主权问题上,宋教仁在《间岛问题》一书中打出了两个杀手锏,驳倒了日寇抛出的伪史证,从根本上扭转了中日关于间岛主权谈判的被动局面。
      第一,本来,韩民是因为本国旱灾,才越过图门江,逃难来到中国的间岛地区垦荒谋生的。可日寇却别有用心,颠倒黑白,说什么“间岛地区由韩人耕种,韩人世世代代在此繁衍生息,所以这块土地自然应归属于韩国。”对此,宋教仁在他的《间岛问题》书中指出:“中韩边境,早在康熙五十一年由中韩两国官员对两国边界进行了勘察定界,均以图门江为中韩两国的国界。”特别是朝鲜学者古山子所绘制的《大东舆地图》,图中已明确划定图门江为中韩两国国界。中国人、朝鲜人双方认定图门江为中韩两国国界,那么,日本人还有什么可说的?日寇抛出的第二个伪史证,说什么“朝鲜李氏皇帝的祖先起自满洲,现在豆满江、北珲就有李氏皇帝祖先的皇陵。”对此,宋教仁在他的《间岛问题》书中引证了《朝鲜李氏王朝家谱》以及《朝鲜王陵形制》两书,记载了朝鲜李氏王朝近60位皇帝、皇后陵墓的所葬地,即在汉城、首尔、京畿道、高阳、杨州等地,无可辩驳地论证了朝鲜李氏祖先并非起自满洲,在中国的豆满江、北珲根本就没有李氏皇帝祖先的陵墓。所以说,铁证如山,无可辩驳,中国的间岛地区与朝鲜国没有任何关系。
      三、服务边务谈判,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1908年上半年,在宋教仁的《间岛问题》完稿不久,中日两国就间岛问题已经进行了两轮谈判。尽管中国方面理由堂堂正正,但由于日寇蓄谋多时,准备了大量的伪史证,致使边务谈判一度陷于僵局。把持朝政的慈禧太后,如火燎屁股,成日坐立不安。正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讽刺挖苦她所说的那样:“在间岛问题上,西太后表现得太‘小气’,远远不如割让台湾时那么‘慷慨大方’!”为什么呢?因为长白山一带是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通俗点来说,满清皇帝是从这里发家的,他的祖宗也埋在这里。慈禧太后岂甘心让日寇在她家的祖坟上拉屎撒尿?再则,日寇一旦占领间岛这个战略要塞,就为他的侵略行径打通了朝鲜到满洲的通道,将会长驱直入,奉天、北京难保,直接威胁到满清王朝的生死存亡。所以,慈禧太后密令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要尽快找到外交干才,务保间岛谈判全胜!袁世凯只得密电中国驻日公使李家驹,请他尽快在留日学生中寻找懂得中日韩三国历史的外交人才。不料,这封密电被日本特务机关截获,并且很快打听到留日学生宋教仁最近写了一本关于《间岛问题》的书稿,如果这本书稿落到满清王朝之手,将会对间岛边务谈判时的日方极为不利。于是,日外务省急派外交官找到了宋教仁,表示愿意出巨金收买此书稿,却遭到宋教仁的断然拒绝。宋教仁虽是革命党人,以推翻满清王朝为职志,但他觉得保卫国家疆土主权不受侵犯,是每一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深知日寇狡诈毒辣,所以他以最快的速度将《间岛问题》书稿交给了中国驻日公使李家驹,表示在中日间岛归属谈判时,给满清王朝以史证援助。
      中日外交代表就间岛所属,在北京进行第三轮谈判,唇枪舌剑,十分激烈。由于宋教仁所著《间岛问题》一书在谈判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中方代表提供了铁的史证,所以获得了谈判的全面胜利。于1909年9月4日,清王朝钦命梁敦彦和日本特命全权公使在北京签订了《中韩界务条约》。条款规定:“中日两国政府彼此声明,以图门江为中、朝两国国界。”历史悬案终告结束。在清王朝统治中国的296年间,在四百余次的边务疆土谈判中,这是唯一取胜的一次!
      综上所述,宋教仁所著《间岛问题》一书,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突出表现。在宋教仁深入长白山搜集间岛史证时,清王朝正把他作为“要犯”进行通缉追捕,而他没有半途而废。宋教仁如果不是一个炽热的爱国主义者,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搜集间岛史证。他置生死于度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即维护祖国领土的安全。尤其是一个“要犯”,帮助自已的政敌——清王朝共同捍卫祖国领土主权,这是他宗高爱国主义思想的突出表现。再是《间岛问题》成书后,日本政府想用巨金收买,却遭到宋教仁的断然拒绝。当慈禧太后赏他四品京堂时,他也拒绝了。后来,袁世凯电令驻日公使李家驹给宋教仁酬金二千银元。宋不肯接受,但对方扔下钱就走了,他只好把这笔赏钱散发给那些有经济困难的同学作为学费,并感慨道:“吾著此书,是为保中国一块土,非为个人赚几文钱矣!”宋教仁爱国有功,但他不为金钱高官所惑,所表现出了他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宋教仁著书保国功不可没,将永垂青史!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8-2021 武汉升华天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7968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4076号